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4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2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了解广州大学城高校教师亚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分层随机抽取广州大学城高校468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校教师亚健康发生率73.3%,以疲劳、活力减退、肩或腿麻木僵硬、记忆力差等表现为主;影响高校教师亚健康的主要因素为工作不愉快,无朋友谈心,觉得工作竞争激烈,不锻炼,每天睡眠6h,常饮酒,现在吸烟等;其次为对性生活不满意,节假日经常加班,校内外有较多兼职,不午休等因素。结论我国高校教师的健康状况不甚乐观,提出将健康管理融入高校教师亚健康改善策略研究中,从而改善教师健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52.
<正>近年来,国家及各级部门加大了大学生毕业生择业、就业的指导力度,但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究其原因,除了与毕业学生数和就业需求相对失衡有直接关系外,亦与高校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足、学生缺乏相关技能等密切相关。本文就我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开展相关调查研究,并就如何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3.
当前,传统中医药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面临难得的国际化发展机遇.文章论述了中医药国际化过程中需要破除的屏障,并从搭建中医药与西医药沟通桥梁、传统中医药学与现代基础科学的融合、以精细化促进中医理论的现代化发展、中医药名词术语的规范化研究、中药标准化和疗效量化研究、提升中医药的品质等方面,探讨了国际化背景下的传统中医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4.
目的:科学评估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斑秃患者分为三组,A组为复方红花酊组,B组为复方红花酊+适宜技术(刮痧)组,C组为复方红花酊+适宜技术(梅花针)组,每组各60例,观察周期为3个月,分别于用药前、用药1个月、3个月后测量、记录各组患者秃斑大小、数目及毛发生长情况,完整填写CRF表,判定疗效。结果:综合治疗3个月后,A、B、C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87.67%、94.04%、96.64%,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适宜技术联合复方红花酊外搽,对斑秃的治疗效果更佳优于单纯复方红花酊外搽。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分别联合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2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阿莫西林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联合泮托拉唑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4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81%,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阿司匹林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胃溃疡治疗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更小,是治疗胃溃疡的良好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6.
胸腺五肽辅助治疗老年空洞性耐药肺结核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陈雁  乔旭霞 《安徽医学》2014,(3):353-355
目的:探讨胸腺五肽辅助治疗老年空洞性耐药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老年性耐药性肺结核空洞形成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2HRZES/6H3R3E3的化疗方案,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日肌肉注射胸腺五肽,1 mg/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所需时间、治疗8个月后X线片结果及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中咳嗽咳痰、全身无力及午后潮热的缓解时间均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病灶吸收例数和空洞闭合例数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CD3、CD4比率和CD4/CD8比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对照组(P<0.05),CD8比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对照组(P<0.05)。结论胸腺五肽辅助治疗老年空洞形成性耐药肺结核能有效的提高患者免疫力,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病灶吸收和空洞闭合。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对宫颈鳞癌同步放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1月于我院行同步放化疗、并于治疗前、治疗末(常规治疗结束时)行DCE—MRI扫描的88例宫颈鳞癌患者。测量治疗前肿瘤及肌层DCE—MRI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及半定量参数,并计算肿瘤与肌层的比值,包括相对正性增强积分(rPEI)、相对最大上升斜率(rMsI)、相对最大下降斜率(rMSD)、增强后15S、30s、45s及60s的相对信号增强比率(rSER)、相对最大信号增强比率(rSERmax)及肿瘤达峰时间(TTP)。于治疗末依据肿瘤残存情况分为完全缓解(CR)组(56例)及部分缓解(PR)组(32例),对组间DcE-MRI半定量参数进行统计学比较,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治疗前参数预测治疗末肿瘤残存的诊断闽值及效能。结果:CR组治疗前rPEI、rMSI、rSER、rSER。及rSER。均高于PR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1、0.045、〈0.001及〈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以治疗前rPEI≤0.84预测肿瘤同步放化疗后残存,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5.0%、69.6%、58.5%、83.O%及71.6%,曲线下面积(AUC)为0.785(P〈0.001)。结论:治疗前DCE-MRI半定量参数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宫颈鳞癌治疗结束时的疗效,有助于临床实施肿瘤个体化精确治疗。  相似文献   
58.
肾嫌色细胞癌的3.0T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肾嫌色细胞癌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切除并病理证实的肾嫌色细胞癌的肿瘤大小、部位、形态、边界、坏死、岀血、假包膜、信号(T1WI、T2WI)、ADC值测定及强化特点.结果 所有14例均为单侧单发病例;9例(64.28%)形态规则;12例(85.71%)边界清楚;4例(28.57%)伴岀血;7例(50.00%)伴有不同程度坏死,但所有病例坏死范围均<30%;9例(64.28%)可见假包膜;T1WI 7例(50.00%)主要表现为等信号,4例主要表现为高信号,3例主要表现为低信号;T2WI 12例(85.71%)主要表现为低信号,2例主要表现为等信号.DWI 中13例病变实性区域ADC值平均为1.38×10-3 mm2 /s,正常肾脏对照ADC平均值为2.34×10-3 mm2 /s.多期动态增强扫描(11例):72.73%(8例)轻度强化,2例中等程度强化,1例明显强化.8例(72.73%)均匀强化,3例不均匀强化.5例可见病变内部轮辐状或分隔状强化.2例病灶内平扫可见粗大流空血管影走行,增强扫描可见血管强化.结论 嫌色细胞癌MR检查有一定的特异性征象,超高场强的应用尤其是多期动态增强扫描为正确诊断本病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59.
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病理及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雁  周纯武 《癌症》2001,20(3):335-336
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是肝脏第二高发的原发恶性肿瘤,仅次于肝细胞癌,占所有胆管细胞癌的10%,另90%源于肝外胆管或为Klastkin瘤(肝门区胆管细胞癌)。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是起源于肝内小胆管或末梢胆管上皮的腺癌,常伴发华支睾血吸虫感染、Caroli氏病、肝内胆石症等。因为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多数仅表现为肝内肿物,故其必须与肝内其它占位性病变鉴别。本文就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病理及影像学表现作一综述。 1 病理特征   大体表现: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常较大,直径5~20cm,质地较硬,切面常有硬化表现,中心可有致密的纤维条索,坏死、出血范围小且少见,囊性变罕见,可以有卫星灶。这些特征与典型肝细胞癌的大体表现(质地较软,中心常伴坏死、出血及囊性变等)有所不同。然而,纤维板层样肝癌及硬化性肝细胞癌在大体形态上则无法与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区分。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灸)和对照组(热熨)各50例,共100例,治疗周期为3个月,每月观察1次,采用积分评估。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后2组临床中医主观症状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灸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值得社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