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7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88篇
耳鼻咽喉   58篇
儿科学   54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83篇
口腔科学   34篇
临床医学   407篇
内科学   147篇
皮肤病学   46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171篇
外科学   407篇
综合类   948篇
预防医学   375篇
眼科学   157篇
药学   370篇
  4篇
中国医学   228篇
肿瘤学   51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238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83.
84.
85.
患者女,22岁,因间断发热、咳嗽伴呕吐13 d于2020年2月12日至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就诊。患者于2020年1月29日晨起出现发热,最高38.6 ℃,伴畏寒、嗜睡、咳嗽,1月31日出现呕吐、腹泻,自服复方金银花颗粒、解毒感冒颗粒、藿香正气丸、阿莫西林,症状无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中药对结直肠炎病变后诱发结直肠癌小鼠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和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蛋白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偶氮氧化甲烷/葡聚糖硫酸钠方法建立结直肠炎相关结直肠癌小鼠模型,治疗组以加减四君子汤颗粒加蒸馏水配成溶液,药物质量浓度19.92%,3.32 g/kg灌胃,模型组以蒸馏水灌胃。4周后处死各组小鼠并留取血液和结直肠组织组织标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method,ELISA)法检测血清IL-6浓度,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简称HE染色法)染色镜下观察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EGF蛋白表达。结果:健脾益气治疗组小鼠的体质量较模型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小鼠血清IL-6表达量比模型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小鼠的EGF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气中药能增加结直肠炎病变后诱发结直肠癌小鼠的体质量,减少炎症因子IL-6的表达和降低EGF蛋白表达,可为健脾益气中药抗结肠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7.
目的:建立尿液中锰元素的原子吸光广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石墨炉的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法测定尿样中锰元素的含量。并且加入基体改善剂,采用程序升温的办法进行测定。结果:当锰元素的含量范围在0~80μg/L内,其线性回归方程为[ABS]=0.03532C+0.0542,其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为0.9991。在此范围内其线性良好。精密度试验,其变异系数,分别是4.2%,4.4%以及3.8%;本方法的回收率在93%到103%之间,回收率符合要求。结论:原子吸收光谱测定尿样中的锰元素含量,能够节省样品的预处理过程,并且相关性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联合头孢类药物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抗感染治疗中的疗效,为制订合理的临床抗感染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0月的AECOPD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头孢克肟胶囊进行抗感染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肺炎支原体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滴度进行检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第1s肺活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1/FVC)、最大呼气速度(PEF)分别为(73.24±3.67)%、(71.18±4.06)%高于对照组(62.19±3.16)%、(59.05±3.44)%(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肺炎支原体IgG抗体滴度分别为(242.13±48.85)和(368.75±5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41%和5.5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AECOPD抗感染治疗中,应用阿奇霉素与头孢类药物联合进行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抑制肺炎支原体的繁殖,且不会增加治疗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9.
90.
目的重建含有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单链抗体1929#(single-chain Fv antibody 1929#,scFv1929#)基因的载体并在大肠杆菌(E.coli)进行表达,提高scFv1929#的可溶性表达量。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法(PCR)扩增载体pHEN1中的scFv1929#结构基因,将扩增产物定向克隆至载体pET32a(+)的多克隆位点中构建新的载体pET32a(+)-scFv1929#,经EcoR v和NotⅠ双酶切后进行鉴定,并将所构建载体转化入表达宿主E.coli BL21(DE3)plysS菌株内诱导表达后集菌并裂菌,将诱导前菌体、诱导后菌体,以及裂菌后所得诱导后上清、诱导后沉淀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并采用Western blot(WB)法进行鉴定。结果鉴定结果显示载体pET32a(+)-scFv1929#中所插入的scFv1929#基因片段大小为730bp,与预计相符,经测序确定该基因序列无误。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37℃下诱导前菌体、诱导后菌体、诱导后上清、诱导后沉淀中均可在相对分子质量(Mr)接近44 000处见到蛋白条带,其中诱导后菌体及诱导后沉淀中的条带较粗大。经WB法证实融合蛋白scFv1929#具有较高特异性。结论 scFv1929#表达载体pET32a(+)-scFv1929#被成功构建,并可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其表达产物具有较好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