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8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46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68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414篇
内科学   171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125篇
外科学   113篇
综合类   659篇
预防医学   243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349篇
  7篇
中国医学   208篇
肿瘤学   59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目的 分析火针+穴位埋线方法 在囊肿型痤疮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可行性以及对患者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86例囊肿型痤疮患者,随机分组后,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采取火针+穴位埋线治疗干预,总结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皮损评分更低(P<0.05);两组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分析结果 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角质层含水量、皮肤粘脱蛋白质含量、经皮水分丢失情况整体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囊肿型痤疮患者随访一年结果 显示,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囊肿型痤疮患者临床治疗期间,在常规用药方案基础上实施火针+穴位埋线治疗方法 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并且该疗法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可显著改善皮损状态、预防疾病复发,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2.
<正>近年来,妊娠期间诊断癌症的发生率明显上升,妊娠期间癌症的发病率为1/2 000~1/1 000,最常见为乳腺癌、子宫颈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卵巢癌和结直肠肿瘤[1]。治疗妊娠合并肿瘤需要权衡对母亲和胎儿的风险和好处。这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肿瘤生物学和预后、分期、诊断时的孕周、治疗的疗效、药物相关毒性以及孕妇的意愿。  相似文献   
113.
背景:已有研究表明外泌体可以改善低氧性肺动脉高压,而且不同来源、不同环境的外泌体功能存在显著差别。低氧预处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对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探讨低氧预处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对低氧诱导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贴壁法分离培养原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用超滤法提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采用组织消化法分离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用CCK-8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外泌体干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不同时间后的细胞增殖抑制率,确定外泌体作用的适宜质量浓度和干预时间。将第3代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分为常氧对照组、低氧对照组、低氧+常氧外泌体处理组和低氧+低氧外泌体处理组,EdU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核增殖抗原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1)与常氧对照组相比,低氧对照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加;与低氧对照组相比,低氧+常氧外泌体组细胞增殖能力下降,且低氧+低氧外泌体组增殖能力下降更明显;(2)与常氧对照组相比,低氧对照组细胞的细胞核增殖抗原蛋白表达升高;与低氧对照组相比,低氧+常氧外泌体组细胞核...  相似文献   
11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03月至2021年2月期间南阳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入院单双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给予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 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睡眠质量(PSQI)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遵医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HAMA与HAMD评分及NIHSS、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 生活质量评分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HAMA与HAMD评分及NIHSS、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遵医率为93.33%, 满意度为96.67%,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和80.00%(P<0.05)。结论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可有效缓解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心理状态, 改善神经功能和睡眠质量, 提高生活质量、遵医行为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5.
卿尚兰  杨光玉  陈英 《重庆医学》2007,36(22):2355-2356
口腔科各种疾病的治疗,由于疼痛常常使患者产生恐惧心理,延误病情或不能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临床上常常需要应用各种局部麻醉剂.需做深牙周袋刮治术的牙周病患者由于牙周炎症反应较重,对麻醉的要求相对较高.本研究应用斯康杜尼和利多卡因对其进行局部麻醉,以评价二者的临床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明确长期注射胸腺肽对超高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析超老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注射胸腺肽组与对照组外周血T、B、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的表达水平.结果 胸腺肽组CD3+T、CD8+T、CD4+CD45RO+T、CD4+CD45RA+T、CD8+CD45RA+T比例...  相似文献   
117.
  目的  探讨胰腺CT密度和最大截面积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检测在重症胰腺炎预后的评估价值。  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46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40例健康体测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CT检查,结合Image J计算胰腺CT密度和最大截面积,检测NLR,利用ROC曲线分析三者联合对重症胰腺炎预后评估的价值。  结果  观察组患者胰腺CT密度小于对照组(P < 0.05),最大截面积大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患者NLR高于对照组(P < 0.05),BISAP评分较高;CT密度和最大截面积评估重症胰腺炎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786,敏感度为80.31%,特异性为80.84%;NLR评估重症胰腺炎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775,敏感度为62.51%,特异性为56.27%;CT密度及最大截面积联合NLR评估重症胰腺炎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84,敏感度为87.51%,特异性为82.15%。  结论  利用胰腺CT密度和最大截面积联合NLR检测对重症胰腺炎预后进行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8.
目的探讨哈尔滨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CH)患儿的管理模式及管理效果,以最大限度减少病残儿的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方法对2002年3月~2007年10月在哈尔滨出生的新生儿进行甲状腺功能筛查,凡确诊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患儿均建立档案并进行规范化管理,包括早期口服甲状腺素片治疗,定期监测血甲状腺激素浓度、疾病咨询及智力发育和体格发育水平检测。为方便患者家长设置了药物服用观察反应日记表、对建立档案患儿评估。结果共筛查近28万例新生儿,确诊患儿33例。其中有5例患儿因种种原因失访。28例经过系统管理的患儿其智能、体能指数与同龄正常儿相比,经统计学分析两者无显著差异。结论此管理模式简便易行,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家庭式管理,效果显著,能极大限度地减少病残儿的发生率,适宜大范围推广。  相似文献   
119.
目的:分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福建省肿瘤医院均获随访的94例DLBCL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CL-6、MYC、CD10及MUM-1蛋白的表达,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法分析MYC和BCL-2基因的异常;探究D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94例患者中,BCL-2、BCL-6、MYC、CD10及MUM-1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5.53%(71/94)、58.51%(55/94)、52.13%(49/94)、15.96%(15/94)、34.04%(32/94)。MYC基因异常检出率为20.93%(9/43),BCL-2基因异常检出率为44.00%(22/50),2种基因异常均为多拷贝;MYC与BCL-2基因同时异常者2例(2.13%)。94例患者3年中位生存时间为21.79(2-36)个月,1、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2.98%和64.89%。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ECOG评分≥2、国际预后指数(IPI)分级增加、BCL-6蛋白阳性表达、MYC和及BCL-2基因同时异常均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COX风险模型回归分析结果发现,IPI分级、ECOG评分及治疗方法均是影响患者预后效果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IPI分级、ECOG评分及治疗方法对DLBCL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较大,化疗联合放疗或手术的治疗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20.
目的:探讨医务工作者焦虑、抑郁现状与工作强度的相关性,为开展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奉贤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为单位,分层随机抽取1539名医务工作者,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工作强度调查表收集相关信息。结果:奉贤区医务人员焦虑、抑郁检出率分别为21.38%、28.07%;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呈正相关(r=0.753,P0.01);医务人员值夜班频率越高、最长连续工作时间越长,焦虑抑郁检出率越高;随着医务人员年休日、双休日和睡眠时间的减少,焦虑抑郁检出率逐渐增加;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综合医院(OR=1.51)、平均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OR=1.55)、双休日至少一天工作(OR=2.34)、年休假小于3天(3天:OR=1.59;无休:OR=2.06)、每天睡眠不足7小时(OR=3.55)是医务人员焦虑的危险因素;女性(OR=1.48)、专科(OR=1.67)和综合医院(OR=1.43)、值夜班频率5~8次(OR=1.77)、无年休(OR=1.50)、睡眠不足7小时(OR=3.14)是医务人员抑郁的危险因素。结论:医务人员焦虑抑郁情绪与工作强度相关,卫生行政部门应采取健康干预措施提高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