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56篇
临床医学   73篇
内科学   6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164篇
预防医学   59篇
药学   77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阐述了神经系统对免疫应答的影响,心理状态对免疫功能的作用,及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活性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反馈,依次地影响神经和内分泌活动,这种体内调节功能是相互的,免疫应答改变了神经和内分泌功能,而神经和内分泌的活性又修饰了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2.
陈睿  宋恒平 《骨科》2011,2(1):53
临床上有时遇见这种情况:症状类同腰椎间盘突出症,但影像学不支持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经脱水治疗及休息后症状减轻不明显,有的甚至加重。搜集本院所见此类病例9例,全部手术治疗,术后证实为"根性非椎间盘软性致压物"。腰椎MRI提示与手术符合者3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3.
Twin-Block联合MBT双期矫治安氏Ⅱ^1错(牙合)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联合MBT直丝弓矫治技术双期矫治快速生长期下颌后缩性安氏Ⅱ^1错(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以下颌后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生长期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16例,采用双期矫治I,期应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Ⅱ^1期应用MBT直丝弓矫治技术,应用X线头影测量分析,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硬组织变化进行分析,并对测量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治疗前后患者外形侧貌及覆盖改善明显。X线测量结果ANB,SNA,Go-Gn,L1-MP,ANS-Me变化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快速生长期的下颌后缩性安氏Ⅱ^1错(牙合)采用双期矫治有明显疗效,可以有效改变前牙的覆盖和磨牙关系,这种改善包括骨骼效应和牙效应。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罗哌卡因中枢及心脏毒性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n=10),生理盐水组(A组)、丙泊酚Ⅰ组(B组)、丙泊酚Ⅱ组(C组)。实验前5min,A组大鼠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kg,B组大鼠股静脉注射0.5%丙泊酚5mL/kg,C组大鼠股静脉注射1%丙泊酚5mL/kg。所有实验动物股静脉置管泵注0.5%罗哌卡因,速度为2.5mL/(kg-min)并记录大鼠出现抽搐、心律失常和心跳停止的时间及罗哌卡因用量。结果 A组、B组、C组泵入罗哌卡因后均出现抽搐、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跳停止的中枢及心脏毒性反应,预注丙泊酚B组、C组出现抽搐、心律失常及心跳停止时的中毒剂量明显大于预注生理盐水A组的动物(P<0.01),C组出现抽搐、心律失常及心跳停止的中毒剂量大于B组(P<0.01)。结论短时间内过量罗哌卡因引起大鼠的中枢及心脏毒性反应,预先给予丙泊酚可明显减轻罗哌卡因对大鼠的中枢及心脏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对治疗硬膜外麻醉寒战反应的疗效。方法:将90例硬膜外麻醉后出现寒战反应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0例,分别静脉注射布托啡诺0.01mg/kg(A组)、哌替啶0.5mg/kg(B组)、咪达唑仑0.05mg/kg(C组)。记录用药后寒战停止所需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消除寒战的有效率分别为100%(30例)、97%(29例)、63%(19例);A、B两组与C组比较,治疗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托啡诺(0.01mg/kg)、哌替啶(0.5mg/kg)和咪达唑仑(0.05mg/kg)均可治疗硬膜外麻醉期间的寒战,但布托啡诺起效快、副作用少、安全性高,对治疗硬膜外寒战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6.
目的:利用普萘洛尔(心得安)对β受体的抑制作用,在运动试验阳性的患儿中再行普萘洛尔后运动试验,以除外儿童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频发室性早搏和器质性室性早搏。方法(1)选择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小儿心血管专业门诊或病房住院的频发室性早搏患儿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1.5~12岁,平均6.7岁);(2)除外心肌炎、心肌病和先心病;(3)运动试验:<2岁儿童采取辅助仰卧起坐运动试验;2~6岁采取蹲起运动试验,>6岁,按Bruce方案,采取平板运动试验;(4)判定标准:心率达到预定频率(≥180次/min或心率较运动前增加>30%)后,室性早搏明显减少或消失者为阴性;无明显改变或增多者为阳性,后者再口服普萘洛尔按照0.5 mg/kg,最大20 mg,1.5 h后再行运动试验,如果运动中患儿心率较运动前心率增加>30%、室性早搏明显减少或消失者考虑β受体功能亢进引起的频发室性早搏;无明显改变或增多者,考虑病理性室性早搏。结果(1)34例中32例运动后早搏减少均>50%,甚至消失;1例10岁患儿平板运动后频发室性早搏无明显减少,经口服普萘洛尔后再行运动试验达目标心率后早搏消失;另1例2.5岁患儿蹲起运动试验后频发室性早搏较前增加,经口服普萘洛尔后再行运动试验,早搏较前无改变。(2)34例患儿提前指数均>0.85;易激指数均<1.1,均提示不易引起室颤及室速。结论在除外器质性心脏病的频发室性早搏小儿中,即便有感染史,其多为良性的;部分年长儿运动后室性早搏不减少的患儿还可能是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异常所致;口服普萘洛尔后行运动试验早搏仍未减少者,尤其是幼儿,病理性早搏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87.
目的建立用于检测糜蛋白酶原料药中磷酸三丁酯残留量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方法供试品采用正己烷提取,内标法测定。TM—FFAP毛细管柱,载气为高纯氮气,正己烷为溶解介质,柱温为恒温160℃,进样口温度为200℃,检测器温度为230℃,进样量1.0μL,分流进样,分流比1:5,FID检测器。结果被测物磷酸三丁酯在所考察的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0.9966,平均回收率为96.28%~103.54%,精密度的RSD〈5%,完全符合残留溶剂测定的技术要求。结论本试验建立的方法简单、准确、精密度高,可用于糜蛋白酶中磷酸三丁酯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88.
陈睿  季玲玲  汪洁  程雪霞  曹彬 《山东医药》2011,51(45):51-52
目的比较色素内镜与电子染色内镜检查胃黏膜不典型病变中癌前病变(AGC)、早期胃癌(EGC)的阳性率,为提高胃癌的诊断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362例胃黏膜表现不典型患者,随机分为色素内镜组123例(A组)、电子染色内镜组119例(B组)、常规内镜组120例(C组),分别在其病变部位取活检,送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A组胃黏膜上皮正常或慢性炎症25例,肠上皮化生(IM)48例,轻—中度不典型增生(DYS)26例,重度DYS7例,EGC术后病理证实病灶仅限于黏膜层且无淋巴结转移7例;B组分别为27、45、33、6、8例;C组胃黏膜上皮有IM 18例,轻—中度DYS 15例,重度DYS 2例,无EGC。A组EGC检出率为14.00%(7/50),AGC检出率为79.67%(98/123);B组分别为16.67%(8/48)、77.31%(92/119);A、B组EGC、AGC检出率均明显高于C组(P〈0.01),A、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色素内镜、电子染色内镜指导下进行活检,可提高胃黏膜DYS、AGC及EGC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89.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与雷米普利单用或联用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210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低分子肝素2500~5000 IU/d皮下注射;B组:口服雷米普利5~10 mg/d;C组: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和雷米普利,剂量同前.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肾功能、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和血脂等指标变化.结果 三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24 h尿蛋白、尿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和血压均降低(P<0.05或P<0.01),联合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另两组(均P<0.05);三组治疗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均升高(P<0.05),联合治疗组升高幅度大于另两组(均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与雷米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均可获得良好作用,且两药合用较两药单用肾保护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血清前反应蛋白(PA)和C反应蛋白(CRP)两种血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WBC)以及中性粒细胞比例(GRA%)、淋巴细胞比例(LYM%)在新生儿急性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50例临床诊断急性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入院时均做PA和CRP以及WBC和分类(DC)检测,细菌培养和病毒检测。有效治疗1周后再次检测血清PA和CRP以及WBC和DC。根据细菌培养和病毒检测结果,回顾性将以上150例患儿分为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将上诉检测项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清PA和CRP、GRA、LYM%4项异常率两组有差异,P〈0.05。WB(项异常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综合分析血清PA和CRP两种血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和WB(以及GRA%、LYM%的变化,对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疗效监测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