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56篇
临床医学   73篇
内科学   6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165篇
预防医学   59篇
药学   77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 将建立的不同酯酶类型的库蚊有机磷抗性品系杂交,分析抗性酯酶基因之间遗传关系。方法 通过单卵块传代和杀虫剂筛选建立酯酶类型分别为B1、B2的品系JH1、JH2,并将两种酯品系进行杂交,杂种子代与敏感品系杂交,根据子代酯酶类型分析两种酯酶之间的遗传关系。结果 杂种队工与敏感品系杂交后,128个子代库蚊个体中,有121个(95.3%)表现出与亲代一致的表型,其余7个(4.7%)为重组个体。结论 抗性酯酶原因B1、B2是分别独立进行遗传的。  相似文献   
132.
目的 评估现阶段不同疾病类型的儿童介入手术患儿的受照剂量,并对临床中与辐射剂量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以降低患儿的辐射剂量。方法 回顾性的收集2019年7—9月济南某儿科三甲医院导管室手术间所进行的所有介入手术病例,记录患儿的个人情况及辐射剂量报告。结果 纳入263例患儿中,血管瘤所占比例为27%、脉管畸形49%、母细胞瘤14%、先天性心脏病8%、其他疾病2%,剂量面积乘积(DAP)的中位数最大的为毛细血管畸形66.0 mGy·m2、最小的为视网膜母细胞瘤 0.6 mGy·m2和淋巴管畸形0.02 mGy·m2。累积剂量中位数最大的为毛细血管畸形4132.0 mGy、最小的为淋巴管畸形1.2 mGy。对具有分析意义的血管瘤、视网膜母细胞瘤和静脉畸形组进行组间比较,结果静脉畸形组和血管瘤组的DAP值表现均显著高于视网膜母细胞瘤组(P < 0.05),静脉畸形组和血管瘤组间无显著差异性(P > 0.05);血管瘤组的CD值表现均显著高于视网膜母细胞瘤组和静脉畸形组(P < 0.05),视网膜母细胞瘤组和静脉畸形组间无显著差异性(P > 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手术中年龄(β = 0.188,P < 0.05)、体重(β = -0.185,P < 0.05)、球管电压(β = 0.565,P < 0.05)、球管电流(β = -0.061,P < 0.05)和光野大小(β = 0.335,P < 0.05)因素均会对患儿的受照剂量产生影响,脉冲时间和铜过滤与患儿受照剂量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本研究总结了儿童介入手术的类型和比例,评估了每种介入手术的患儿受照剂量水平,患儿本体特性、设备的曝光参数与患儿辐射剂量相关,可用于儿童介入手术辐射剂量与防护的初步评估。  相似文献   
133.
目的探讨全面风险管理在骨科专科医院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全面风险管理的7个步骤,对我院护理风险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根绝分析结果进行风险管理结果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投诉率、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结论全面风险管理理论适用于骨科专科医院护理风险管理,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4.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人类抗缪勒氏管激素(AMH)在早期诊断卵巢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确诊卵巢癌患者43例为恶性组,良性卵巢肿瘤患者33例为良性组,体检健康女性47例为对照组。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A125、HE4、β-HCG、AMH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和诊断性能评价。结果 CA125、HE4、AMH 3个指标联合检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95,与CA125、HE4、β-HCG、AMH 4个指标联合检测AUC相同,优于传统的CA125、HE4二联检(AUC=0.91)。结论 CA125、HE4、AMH联合检测能提高早期卵巢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5.
张婧  陈睿 《内蒙古中医药》2014,(18):133-134
医院是各类人群聚集、疾病传播的公共场所,其特殊的工作环境使得从事医疗服务的医务人员常处于各种职业伤害的危险因素中,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状态以及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严重影响着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医务人员职业伤害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希望能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为广大医务人员营造良好的从业环境。  相似文献   
136.
目的 证实VEGF通路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建立VEGF通路相关基因的预后风险模型,并且评价模型的预测价值和临床运用价值.方法 下载TCGA公共数据库中胃癌的转录组数据和临床数据,使用GESA富集分析验证VEGF通路在胃癌组织样品和癌旁组织样品中的富集情况.单因素COX风险回归分析和生存曲线用来筛选胃癌预后相关基因,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确定VEGF通路相关基因胃癌预后模型.ROC曲线和森林图验证该模型的预测能力.最后绘制列线图验证模型的临床价值.结果 在TCGA公共数据库下载了375例胃癌组织样品和32例癌旁正常组织样品及相应的临床数据.GESA富集显示:与正常组织比较,VEGF通路在胃癌组织中显著富集(P<0.05).单因素COX风险回归分析结果 表明有28个VEGF通路相关基因与胃癌预后息息相关.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确定预后模型风险值公式:ANKRD1,ITGAV,NOS3,NRP1,COL6A3和POSTN的基因表达量与其相应系数β相乘累加得到.生存曲线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显示该模型可以准确预测胃癌患者预后,其中1、3年和5年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65.4%,72.2%和73.0%.临床单因素和多因素COX风险回归分析显示:该模型可以成为独立于胃癌患者分级分期以外的预后因素.列线图显示:该模型具有较准确的临床运用前景.结论 本研究从生物信息学角度进一步确定了VEGF通路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且建立预后相关的预后模型,为临床基因检测和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7.
田红  陈睿  易光杰 《吉林医学》2011,(24):5180-5180
目的:探讨ICU中存在的医疗安全隐患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报告收治患者中涉及的医疗纠纷和事故,并分析总结。结果:收治患者1 800例次,涉及医疗投诉12例,医疗事故2例,严重医疗纠纷6例,均为原发科室责任并造成经济赔偿,4例由ICU原因引起医院内投诉,无经济赔偿。结论:充分认识及早发现医疗安全隐患,积极预防,可明显减少医疗纠纷和事故,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38.
绞股蓝治疗灼口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志晓  张红旗  陈睿 《四川医学》2001,22(11):1082-1083
灼口综合征 (burning mouth syndrome,BMS)是临床常见的口腔粘膜病之一 ,病因不明 ,无特效疗法 ,是口腔医师在临床治疗中感到棘手的一个疾病。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多采用对症、镇静和激素替代疗法等。绞股蓝是葫芦科绞股蓝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 ,具有镇静 ,增强免疫功能、抗溃疡、抗炎、抗疲劳、改善微循环等多种作用 ,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1] ,应用其治疗 BMS患者 ,取得较好疗效。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5 6例 BMS患者 ,其中男 10例 ,女 4 6例 ,年龄 32~ 61岁。病程 6个月至 5年 ,以舌灼痛 ,口干、失眠为主要症状 ,伴…  相似文献   
139.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药物灌注及透明质酸钠滞留联合泪道探通术治疗完全重度泪道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完全重度泪道阻塞的患者46例(49眼)按常规泪道探通法探通泪道,取0.02%丝裂霉素C(MMC)液1~1.5ml,经探针注入泪道保留10min后用生理盐水冲洗泪道及结膜囊,并用带冲洗式泪道探通针向泪道内注入透明质酸钠0.5ml滞留。结果治疗完全重度泪道阻塞49眼中,治愈21眼(42.86%),好转18眼(36.73%),有效率79.59%;无效10眼(20.41%);未发生MMC引起的并发症。结论在泪道探通术中应用MMC联合透明质酸钠可以有效治疗完全重度泪道阻塞。  相似文献   
140.
左氟沙星缓释胶囊研制及其体内外相关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占氟沙星(Levofloxacin)是氯氟沙星的左旋活性体,又叫左旋氧氟沙星,广谱抗菌新药。日本第一制药首先研制,于1994年日本上市,国内浙江新昌制药厂首获本品原料、片剂、胶囊批文,口服剂量一般为氧氟沙星的一半,通常每次。服100mg[1],每天3次[2]。口服吸收良好,半衰衰期4~5h[3],其血浓一时间曲线峰谷明显,口服7~8h后失效。我们设计研究口服缓释胶囊,以改善其体内药代状态,使之口服一次能全日有效。左氟沙星溶于水,设计采用羧丙甲基纤维素纳(CMC-Na)的水凝胶骨架胃溶颗粒和高分子材料丙烯酸树脂与乙基纤维素(E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