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2篇
  免费   216篇
  国内免费   145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122篇
口腔科学   41篇
临床医学   529篇
内科学   301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190篇
特种医学   113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210篇
综合类   899篇
预防医学   382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340篇
  7篇
中国医学   270篇
肿瘤学   93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236篇
  2009年   251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类风关颗粒中挥发油的提取及β-CD包合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类风关颗粒剂中草果、防风挥发油的提取及β-CD包合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变化试验,以草果、防风挥发油出油量为指标优选提取工艺;以包合物挥发油的利用率为指标优选β-CD包合工艺.结果优选挥发油提取工艺条件为:草果、防风不用提前浸泡,以饮片投料,加8倍量水,蒸馏提取6 h;包合物最佳包合工艺为:采用饱和水溶液法,挥发油用15倍量85%乙醇溶解,与β-CD的投料比为1:8,在25℃下,超声包结30 min.结论该工艺可用于草果、防风挥发油的提取及包合.  相似文献   
952.
我院物理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理实验是对高等院校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一门独立的必修基础实验课程,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是培养和提高科学素质、重点突出实验设计思想、方法培养和实验创新意识训练的重要基础。近代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医用物理学和计算机学科的迅速发展并应用于医学,  相似文献   
953.
陈琳  陈正香 《吉林医学》2005,26(5):507-508
脊柱侧凸矫形融合术后并发迟发性感染是一种严重并发症。现代节段性脊柱内固定系统比早先的哈氏棒系统坚固,且能达到脊柱侧凸三维空间的纠正效果。然而这些系统植入体内的构件不仅数量多,而且体积大,以致于术后并发迟发性感染的病例时有报道。有学者认为这是机体组织因金属腐蚀  相似文献   
954.
糖尿病患者泪膜及角结膜上皮稳定性的改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眼表上皮及泪膜稳定性改变情况。方法选50名糖尿病患者100眼,52名健康对照者104眼,性别年龄成组匹配,分别进行角膜知觉检查、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泪膜破裂时间检查(BUT)、角膜荧光素染色、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糖尿病眼底检查、眼底照相或荧光造影,观察杯状细胞及结膜化生情况,问卷调查干眼。结果糖尿病组角膜知觉下降(P<0.05),SchirmerⅠ试验值、BUT值均下降(P<0.05);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增加(P<0.05);杯状细胞丢失、结膜鳞状化生明显(P<0.05)。糖尿病眼底病变程度与SchirmerⅠ试验、BUT呈负相关,与角膜荧光素染色、结膜鳞状化生等级呈正相关(P<0.05),与病程无相关性(P>0.05)。结论糖尿病可导致患者泪液分泌减少、泪膜稳定性下降及角结膜上皮的损害,在伴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中表现尤其明显,且损害程度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55.
目的 采用复合因素迭模法建立大鼠湿热证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清热化湿法(复合治法)封该湿热证模型动物脂类代谢的影响。并同时进行清热解毒(分治法)、宣气化湿法(分治法)的对比研究,探讨清热化湿等法治疗湿热证模型大鼠血脂代谢紊乱的机理。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湿热模型组、清热化湿(A)法治疗组、清热解毒(B)法治疗组、宣气化湿(C)法治疗组、阳性对照(D)治疗组。采用肥甘饮食、高温高湿及外加感染鼠伤寒杆菌等复合囚素模拟建立温病湿热证大鼠模型,观察清热化湿法对温病湿热模型大鼠血清血脂TC、TG、HDL-c、LDL-c的影响。结果 清热化湿法可以改善大鼠湿热证模型血脂代谢异常。结论 1、研究认为:外感湿热、饮食内伤是温病湿热证的主要病因,外湿与内湿相合,湿热困脾,脾胃气机升降及运化失常为本病的病理关键。这也是本实验研究设计技术路线的理论基础。形成湿热证的两大颠致病因子,湿性因子与脂类代谢、水液代谢异常相关。2、清热化湿法封湿热模型大鼠脂类代谢的影响是该法清除湿性致病因子机理之一。湿热证脂类代谢异常,而清热祛湿法可有效地降低大鼠湿热模型丁G、TC、LDL-C,升高HDL-C/LDL-C,促使脂类代谢复常。3、虽然清热化湿(A)法、清热解毒(B)法、宣气化湿(C)法对以上指标都有调节作用,不同程度上都可以使湿热证脂颠代谢异常的状况得以改善,但是,清热化湿(A)法在以上三个方面,都优于清热解毒(B)法和宣气化湿(C)法组;以宣气化湿(C)法与清热解毒(B)法比较,则(C)法优于(B)法;以上实验结果亦说明,清热化湿(A)法作为复合治法,在治疗温病湿热证方面,都优于单一的清热法或者化湿法。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清热化湿的作用及作用机理除了与抗菌、抗病毒、抑制炎症反应与致炎细胞因子、抗遇氧化物反应等密切相关外,亦通过纠正湿热证脂期代谢异常状态等多方面调节而达到治疗温病湿热证、恢复正常脾胃气机升降及运化功能的目的。亦初步揭示了清热化湿法“湿热分治”治疗理论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956.
目的:在嗅鞘细胞移植手术的研究基础上,进行了1例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手术,探讨对本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取胚胎嗅球,消化成单个嗅鞘细胞后,培养2~3周,然后将其移植到脊髓病变部位的上下处。TANAYATASOY,女,25岁,因“四肢运动障碍25年余”在土耳其Hacettepeu血versitesi Tip Fakuhesi Hastanesi诊断为“脊髓性肌萎缩症”。嗅鞘细胞移植手术后定期进行疗效随访,以及副作用、肌萎缩侧索硬化(A坫)改良的Norris量表评价。结果:患者右上肢肌力增强,写字、持餐具功能正常。结论: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是目前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57.
阴沟肠杆菌耐药性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监测从我院患者中分离到的阴沟肠杆菌耐药性。方法用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阴沟肠杆菌对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并应用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结果从医院住院患者分离到的74株阴沟肠杆菌对9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40.5%~91.8%),且分离到ESBLs及AmpC酶分别为31株(41.89%)和10株(13.5%),两种酶同时存在者为6株(6.1%),总产酶株47株,占63.5%。而亚胺培南却对74株阴沟肠杆菌均敏感。结论亚胺培南可作为治疗产ESBLs酶和AmpC酶阴沟肠杆菌所引起的严重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958.
大蒜油是百合科葱属植物大蒜Allium sativumL.的地下鳞茎外皮干燥后经水蒸气蒸馏提取而得到的挥发油。大蒜油具有抗菌、调血脂、降血糖、降压利尿、抗血小板凝集、增加纤维蛋白溶解性、保肝、抗衰老、抗肿瘤等多种功能[1,2],特别是对心血管、肿瘤有很好的生理活性,使其在新药开发、保健品生产上存在着很大潜力。我国每年约有20t大蒜油出口,也给大蒜油的生产厂家带来巨大的商机。但我国目前没有完善的大蒜油生产质量标准,仅依据挥发油的物理常数,使生产和出口受到一定的限制。为此本实验选择大蒜油中主要活性成分二烯丙基三硫和二烯丙基二硫…  相似文献   
959.
小儿胸廓出口综合征七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小儿胸廓出口综合征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了4-9岁患T.O.S小儿的症状和体征,采用了切断前、中、小斜角肌,切断颈5、6神经根旁的前、中斜角肌起始纤维的手术方法。结果随访2月至2年2月,6例患者感觉恢复正常,肌力明显增加,肢体增大。  相似文献   
960.
不同产地大蒜中二烯丙基二硫和二烯丙基三硫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了不同产地大蒜中二烯丙基二硫和二烯丙基三硫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Zorbaxextend-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0.17%甲酸溶液(80∶20);检测波长:240nm;流速:1.0mL/min;柱温:35℃。结果二烯丙基二硫在0.368~7.36μg(r=0.9999)范围内、二烯丙基三硫在0.2288~4.576μg(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二烯丙基二硫和二烯丙基三硫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53%(RSD=0.93%)和97.57%(RSD=1.36%)。结论不同产地大蒜中二烯丙基二硫和二烯丙基三硫的含量差别较大,应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