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评价经腹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腹腔神经节植入治疗不可切除及复发胰腺癌顽固性癌痛的疗效以及其安全性。 方法对15例不能切除的胰腺癌患者及10例术后局部复发胰腺癌患者行经腹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腹腔神经节植入术,术后每周随访1次,观察腹痛评分、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并记录手术相关的并发症。 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成功,平均每例患者植入4枚粒子(2~8枚)。术后2周,患者的疼痛评分由平均7.56分降至3.36分(P<0.05),所需要麻醉药物的剂量由术前87.60 mg迅速减少到50.00 mg(P<0.05),随访过程中在其生存期内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无1例出现进展;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的生活质量较术前明显好转;术后并发症分析胃潴留1例,腹泻2例,站立性晕厥1例,辅助治疗后消失。 结论经腹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腹腔神经节植入术,对缓解不可切除及复发胰腺癌顽固性癌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过表达(NGFhigh)与10号染色体上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丢失(PTEN)的下调(PTENlow)相结合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提升周围神经再生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OriCellTMSD大鼠MSC(MSC/GFP)分为两组,实验组通过NGF基因稳定转染和PTEN基因的小干扰RNA干扰瞬时沉默构建双基因修饰的NGFhigh/PTENlow大鼠MSC/GFP,对照组为未经基因修饰的大鼠MSC/GFP。采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CCK-8)和氧-葡萄糖剥夺实验检测两组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两组细胞NGF、PTEN和巢蛋白-1(Nestin-1)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CCK-8检测结果显示双基因修饰的NGFhigh/PTENlow大鼠MSC/GFP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氧-葡萄糖剥夺模型中NGFhigh/PTENlow大鼠MSC/GFP具有更强的生存能力;qRT-PCR和Westernblot结果显示,双基因修饰上调了NGF、Nestin-1的表达和下调了PTEN的表达。结论双基因修饰的NGFhigh/PTENlow大鼠MSC/GFP具有更强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能力,因此,双基因定向诱导大鼠MSC分化有利于神经元再生,从而提升周围神经再生能力。  相似文献   
63.
采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模型,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评价茜草炭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损伤活性,同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对各极性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定性研究。结果显示,乙酸乙酯部位与正丁醇部位均可显著提高细胞活力(P0.01),石油醚部位对细胞活力影响不大,水提取部位对损伤的HUVECs有一定的抑制作用。UPLC-Q-TOF-MS分析结果显示,从茜草炭4个极性部位提取物中共鉴定化合物32种,包括31种醌类及其糖苷类和1个烯萜(茜草哌唑嗪C),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水提取部位分别鉴定出化合物23,32,26,15种。关联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表明,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为茜草炭抑制ox-LDL诱导HUVECs损伤的有效部位,为阐明茜草炭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为茜草炭功效-物质相关性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4.
目的评价红细胞输注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治疗患者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rSO2)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在该院神经外科ICU治疗的38例患者,在红细胞输注前、输注结束以及输注后6、12、18和24h检测患者rSO2,同时检测患者血红蛋白、中心静脉压(CVP)、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和体温。计算动脉氧含量(CaO2)、中心静脉氧含量(CcvO)和脑氧摄取分数(CFOE)。评价患者红细胞输注前和输注后24h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输注后患者CaO2(F=4.457,P0.001)、CcvO2(F=7.022,P0.001)与ScvO2(F=3.487,P=0.005)较红细胞输注前(基线期)显著提高,氧提取分数(OE)较基线期显著降低(F=7.022,P=0.001)。在研究期间,患者系统性血液动力学指标如心率(HR,F=0.858,P=0.970)和CVP(F=0.725,P=0.610),血流灌注指数(F=1.520,P=0.184)和灌注变异指数(F=0.611,P=0.695)与基线期比较均未发生显著变化。红细胞输注6h后,患者脑损伤侧与脑正常侧rSO2较基线期均显著提高(P0.05),并在红细胞输注后24h持续保持高水平,而CFOE显著降低(P0.05)。结论红细胞输注能够增加神经外科ICU住院患者脑组织氧饱和度。神经外科和输血科临床医师应当根据患者rSO2变化情况,对患者进行更加合理、有效的红细胞输注治疗。  相似文献   
65.
抚触对早产儿睡眠及黄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抚触对早产儿睡眠及黄疸的影响。方法对随机分为抚触组和对照组的40例早产儿进行第1次胎粪变黄时间、生后第7天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生理性黄疸的经皮测黄的测评。结果两组比较,抚触组早产儿第1次胎粪变黄时间短,生后第7天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生理性黄疸的经皮测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抚触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适于在社区及医院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心理弹性模型建构的相关因素,构建学龄前儿童心理弹性模型指标。方法 2011年对幼儿教师进行《儿童在园适应调查问卷》调查,根据在园适应情况的调查,选取适应良好组与适应不良组儿童121名为研究对象,对其所在班级的50名幼儿教师进行学龄前儿童在园适应情况访谈,结合文献查阅,采用词语编码、因子分析法构建学龄前儿童心理弹性模型指标。结果 采用词语编码构建了43项反映学龄前儿童心理弹性特质的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23项反映学龄前儿童心理弹性特质的指标。经过指标内容的合并与删减,构建学龄前儿童心理弹性模型指标61项。结论 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构建了学龄前儿童心理弹性模型指标,为构建本土化的学龄前儿童心理弹性模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7.
目的:评价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成本-效果。方法:将我院孕早期自愿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240例随机均分为丙泊酚组和联合用药组。丙泊酚组患者仅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联合用药组采用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患者术中体动反应次数及丙泊酚总药量,并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联合用药组的镇痛总有效率(77.50%)显著高于丙泊酚组(56.67%),且其除头晕外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术中体动反应次数和丙泊酚总药量均低于丙泊酚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组和联合用药组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27、3.93元;联合用药组相对于丙泊酚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8.45。经敏感度分析结果不变。结论: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效果较好,治疗费用高于单用丙泊酚,但每提高一个单位的效果仅需多支付8.45元,因此条件允许时采用联合用药方案更佳。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在早期人工流产后大出血中的疗效。方法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08年1月-2012年3月,43例早期人工流产后出血并运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病例,其中28例出血原因为剖宫产后切口部位妊娠;10例出血原因为胎盘因素(8例为胎盘植入,2例为前置胎盘);3例出血原因为子宫颈妊娠;2例出血原因为子宫动静脉瘘。结果43例病例中41例成功栓塞避免了子宫切除,2例经栓塞后仍有活动性出血,行次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栓塞后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对早期人工流产后大出血,子宫动脉栓塞术是一种及时有效的止血方法,并能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  相似文献   
69.
背景:小块组织工程骨植入动物体内后,早期依靠组织液的渗透可获得营养,但大块组织工程骨的营养仅靠组织液的渗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血管再生来获得。目的:观察转染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载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组织工程骨植入动物体内后的血管形成能力。方法:制作日本大耳白兔双侧尺骨中段骨缺损模型,左侧尺骨缺损植入转染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载体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脱钙脱脂去蛋白的牛松质骨支架组织工程骨为实验组,右侧尺骨缺损植入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脱钙脱脂去蛋白的牛松质骨支架组织工程骨为对照组。术后12周行X射线摄片观察、大体标本观察、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组织切片观察、MiFas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结果与结论:实验组与对照组尺骨缺损处均有连续骨痂形成;组织切片经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三色法染色及MiFas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可见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有大量的新生骨,但实验组新生血管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且血管较粗大,而且与新生骨接近。说明将转染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载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在组织工程骨上植入动物体内可明显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RNA 干扰沉默第10 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TEN)PTEN基因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氧糖
剥夺模型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对Bcl-2 敏感的凋亡通路的影响,分析其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BMSC并鉴定,
通过脂质体法转染PTEN基因特异的siRNA 沉默PTEN基因;RT-PCR 检测PTEN基因的表达;制备体外氧糖剥夺模型观察
PTEN基因的沉默对细胞的保护作用。Western blot 检测Bcl-2 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成功培养BMSC并鉴定。RT-PCR 检测
结果显示siRNA 成功干扰了PTEN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PTEN基因沉默后的细胞对氧糖剥夺模型有较强的
耐受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Bcl-2 蛋白明显增多。结论PTEN基因的沉默使BMSC 更能耐受氧糖剥夺的环境,增强
了细胞的存活能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Bcl-2 敏感的凋亡通路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