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31.
全球超过3亿人饱受哮喘困扰,且发病率逐年增加,作为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哮喘激发机制复杂,异质性强,是一类免疫介导的炎症疾病。随着基于生理、病理等机制深入研究,陆续推出的治疗性小分子和激素药物已实现对大多数患者的控制和治疗,但仍有5%~10%的患者为难控制、难治疗性哮喘,即重度哮喘。近十年来,得益于生物医药的迅猛发展,蛋白、抗体类药物凭借高有效性、高特异性、高安全性成为关键的重度哮喘治疗药物,然而由于生物制剂通常经注射给药,不可无创、快速地递送药物直接入肺迅速吸收起效,故而临床中亟需起效快、便捷、经济、安全的吸入式生物制剂。本综述通过对哮喘发病机制的阐释,概括现行的小分子、激素类和生物类治疗药物,并总结吸入式哮喘生物制剂的研发历程,对其未来前景进行分析,旨在加深对大分子吸入药物研究方向的认知,更新该领域前沿动态,以期为更多吸入式生物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嗜酸细胞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osinophilia granulomatosis polyangiitis,EGPA)是一种临床少见但可累及全身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当前诱导EGPA缓解和预防复发的药物主要是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出现复发和皮质类固醇依赖相关的问题,因此亟需新的治疗方法。奥马珠单抗(omalizumab,OMA)是一种人源化抗IgE单克隆抗体,在我国于2017年8月获批用于中重度变应性哮喘的治疗,已有超过3万例哮喘患者接受治疗,应用前景广阔。近年来OMA在EGPA中的应用研究日益增多,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使用OMA治疗EGPA的临床研究包括潜在药理机制、临床获益及不良反应等进行综述,为奥马珠单抗的相关临床治疗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瞬时及稳定转染的RNA干扰法对水通道蛋白5(AQP5)的抑制效果,并观察AQP5抑制后细胞株粘蛋白合成、分泌的变化。方法:用化学合成siRNA和质粒介导的shRNA分别转染SPC-A1细胞,并在转染后7d内的不同时点收集细胞,检测AQP5 mRNA和蛋白的变化。用G418筛选稳定转染细胞株,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稳转株AQP5蛋白的抑制情况。用ELISA法检测AQP5抑制后各时点及稳定转染细胞株MUC5AC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siAQP5及shAQP5转染24h对AQP5 mRNA的抑制率分别为65%、79%。对蛋白的抑制在转染后第7d最明显,分别为93%,98%。稳转株(5株)对AQP5蛋白的抑制率为45-64%。ELISA显示瞬转第5d,MUC5AC的合成和分泌分别增加 57.9% 、85.3%。在5株稳定转染细胞中 (shAQP5-G1,G2,G3,A1,A5) MUC5AC的合成和分泌分别增加 59-156% 及33-166% 。结论:化学合成及质粒介导的RNA干扰法均能有效抑制SPC-A1细胞AQP5的表达,后者较前者更经济,抑制效应更优。与瞬时转染比较,稳定转染可长时间抑制特定基因的表达。AQP5抑制后,细胞株粘蛋白的合成、分泌增高。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哮喘)小鼠肺组织中水通道蛋白5(aquaporin 5,AQP5)和黏蛋白5AC(MUC5AC)的变化及地塞米松对其的调节作用.方法:雌性C57BL/6小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地塞米松干预组,每组16只.测定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及湿/干质量比值,应用实时定量PCR法测定其肺组织中AQP5和MUC5AC 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AQP5蛋白在肺组织中的分布,免疫印违法测定AQP5蛋白在肺组织中的表达.ELISA法测定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MUCSAC的含量.结果:哮喘组小鼠肺组织中AQP5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mRNA减少(42.5±3.6)%,蛋白质减少(64.3±8.2)%].而MUC5AC表达显著升高[mRNA升高(93.3±8.1)%;蛋白质水平升高(98.3±7.2)%].地塞米松分别负调节其表达(与模型组比较P<0.05).结论:哮喘小鼠肺组织中AQP5表达明显降低可能与气道MUC5AC表达的升高有关,地塞米松对其显著负调节从而改善气道黏液高分泌、炎性浸润和肺水渗出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35.
目的 繁殖和基因型鉴定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1,AQP-1)基因敲除小鼠。方法 将所引进的杂合子小鼠进行饲养并繁殖,繁殖成功后其子代中将会出现野生型、杂合子以及纯合子3种基因型,提取每只小鼠尾部基因组DNA,用PCR法进行鉴定,一旦获得雄性纯合子,将其与雌性杂合子交配,依照孟德尔遗传定律就有可能获得较多的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结果AQP-1基因敲除杂合子小鼠的饲养和繁殖及鉴定均获得成功,并得到较多的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结论正确的饲养繁殖以及鉴定方法是从亲代杂合子小鼠中获得AQP-1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6.
目的 分析2003年4月至2011年12月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临床诊断肺高压患者102例的临床特点及评估其严重度.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肺高压的好发年龄,病因分布,临床症状,超声心动图及右心导管检查结果的相关性及其对疾病严重度的评估.结果 肺高压中女性患者占多数为72.5%,其发病的峰值年龄段为中青年.肺高压的主要症状为活动后气促(81.4%),静息或活动时胸闷(51.9%).病因前三位为:特发性肺高压49例(占48.0%),先天性体-肺分流19例(占18.6%),慢性肺血栓栓塞10例(占9.8%).用超声心动图法测定的肺动脉收缩压(sPAP)与“金标准”右心导管法比较,在绝对数值上存在差异:数值之差(绝对值)为1~10 mm Hg的占33.4%,11~20 mmHg占33.3%,≥21 mm Hg占33.3%.两法经直线回归分析,相关系数r=0.634(P<0.01).9例经右心导管测压证实为轻~中度肺高压中,超声心动图结果均为高估.但超声心动图在判断重度肺高压时准确性高,其与右心导管的一致性高达95.23%.结论 超声心动图与右心导管检测的一致性较好,它是诊断肺高压的重要线索.超声检查阴性预测值高,阴性基本可排除肺高压诊断.超声判断重度肺动脉高压准确性高.超声判断的轻~中度肺高压需结合病史、症状、生化指标等综合分析,必要时推荐行右心导管检查.  相似文献   
37.
目的对24例确诊为HIV/AIDS病人的临床特征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对1997年以来上海市中山医院的病例索引,走访当时的收治医生并收集资料,对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HIV/AIDS病人的分布为门诊9例,住院15例。住院病人中外科4例,内科11例;无症状HIV感染者3例,AIDS病人12例,58.4%(7/12)为HIV相关机会性感染,33.3%(4/12)为HIV相关淋巴结病,8.3%(1/12)为/卡波氏肉瘤。结论HIV/AIDS发病呈逐年增长势头,AIDS期病人以呼吸道机会性感染起病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38.
 克拉拉细胞分泌蛋白16(clara cell secretory protein-16,CC16)是呼吸道上皮的club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又被称为CC10、子宫珠蛋白、club细胞分泌蛋白(club cell secretory protein,CCSP)、尿蛋白1和人类蛋白1,其主要存在于气道、肺部、血液中。研究表明CC16具有抗炎效应,在慢性气道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还可能是慢性气道疾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本文主要对CC16结构、抑制炎症的细胞和分子机制进行总结,并就其作为临床上判断慢性气道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比较重度哮喘与非重度哮喘患者的临床特征、外周血炎症细胞和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的差异,分析中性粒细胞及氧化应激分子对哮喘严重程度的影响,构建早期预测重度哮喘的生物模型。方法 纳入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诊的成人稳定期哮喘患者67例,分为重度哮喘组与非重度哮喘组。对两组的临床特征、外周血炎症细胞和氧化应激指标水平进行组间比较,并对重度哮喘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最重要的5个变量,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重度哮喘预测模型。结果 重度哮喘25例,较非重度哮喘患者病程长、急性发作频繁、哮喘控制差、外周血中性粒细胞高、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更严重、髓过氧化酶(myeloperoxidase,MPO)水平降低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升高。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或比例越高的哮喘患者易表现为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更频繁,肺通气功能降低更明显。以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氧化应激指标SOD、8-异前列腺素F2α(human 8-epi-prostaglandin F2α,8-iso-PGF2α)等为中心的一...  相似文献   
40.
树突状细胞(DCs)是调节免疫反应的关键细胞,通过呈递抗原参与机体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耐受型DC(tolDC)主要通过抑制效应T细胞反应及诱导调节性T细胞(Tregs)发挥免疫耐受作用。tolDC以致免疫耐受这一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自身免疫病和器官移植的治疗,其是否可用于炎症、过敏性疾病的治疗已成为近年的一大研究热点。本文对tolDC的细胞分型、表面标志物,其参与抑制炎症反应可能的免疫细胞、酶、细胞因子、信号转导通路等机制进行总结,并对其在炎症相关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