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3篇
肿瘤学   20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 探讨HIFU联合微泡造影剂损伤山羊肝脏的超声声像图变化及其对损伤的监控.方法 经静脉注入微泡造影剂后,对15只山羊肝脏进行HIFU定点辐照,观测HIFU辐照后靶区的灰阶值和回声增强范围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并比较研究回声增强范围的面积与实际损伤最大面积的关系.结果 靶区强回声范围的面积、灰阶值在HIFU辐照后5 min趋于稳定;HIFU辐照后5 min时靶区强回声范围的面积与实际损伤面积一致,较白色凝固性坏死面积略大.结论 可通过实时超声监控HIFU联合微泡造影剂损伤山羊肝脏的靶区声像图变化来指导治疗和判断疗效.  相似文献   
132.
高强度聚焦超声体外辐照兔股动脉后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体外辐照兔股动脉后血管的破坏情况。方法HIFU的工作频率为0.8MHz,焦距135mm,焦点平均强度为8000w/cm^2。30只兔随机分为三组,采用弹力纤维维多利亚蓝和丽春红S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HIFU辐照兔股动脉后即日、3d和7d的病理学变化。结果HIFU辐照后,各实验组均可见兔股动脉血管内皮细胞脱落、消失,管腔有微小血栓形成;平滑肌细胞出现核固缩,细胞排列紊乱;血管弹力纤维出现崩溃和断裂等现象。结论HIFU体外辐照可以造成兔股动脉血管损伤,并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  相似文献   
133.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前后肝癌患者外周血AFPmRNA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 (HIFU)是否促进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源性转移。方法 :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测定 10例肝癌患者 HIFU治疗前后外周血甲胎蛋白信使核糖核酸 (AFPm RNA)的表达。结果 :10例肝癌患者治疗前外周血 AFPm RNA表达 8例阳性、 2例阴性 ;HIFU治疗后 8例阳性、 2例阴性 ,治疗前后外周血 AFPm RNA阳性例数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结论 :HIFU治疗肝癌不会促进肿瘤的血源性转移  相似文献   
134.
目的 研究非常规剂量缩宫素减少子宫肌瘤血供的可行性及其安全性.方法 对拟行超声消融治疗的118例子宫肌瘤患者,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肌瘤周边及内部供血动脉在静脉滴注缩宫素(0.12 U/min)前后的变化情况,定量比较使用缩宫素前后肌瘤血供的差异;同时比较主要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 静脉滴注缩宫素后肌瘤周边及内部供血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平均血流速度(Vmean)、直径、血流量减小,而阻力指数(RI)增大,与静脉滴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滴注前后患者主要生命体征包括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常规剂量缩宫素可以安全且有效地减少肌瘤的血供,可能是一种提高超声消融效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5.
高强度聚焦超声体外破坏原发性肝癌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39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体外破坏原发性肝癌(HCC)的病理学变化。方法 HIFU治疗56例HCC患者,6例患者治疗后外科手术切除肿瘤,观察其病理学变化。结果 在光镜下,HIFU治疗区和非治疗区边界清楚,治疗区内肿瘤细胞核出现固缩、碎裂或溶解等不可逆性细胞损伤现象,血窦结构塌陷,内皮细胞受损严重,靶区边缘有新生肉芽组织形成,逐渐修复坏死组织,在电镜下,肿瘤细胞、细胞器和细胞核出现明显损伤,细胞膜、核膜连续性丧失,核碎裂,细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的小泡样结构。结论 HIFU体外治疗HCC是安全、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6.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表浅性膀胱肿瘤和肾肿瘤的可行性。方法 用膀胱癌细胞株、小型香猪和兔肾Vx2肿瘤模型进行实验研究。结果 随着HIFU声强增强,膀胱癌细胞存活率迅速下降,其治疗时间与膀胱癌细胞存活率呈直线相关;HIFU对小型香猪膀胱定点损伤效果好。HIFU照射兔肾肿瘤后发生凝固性坏死,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论从肿瘤体积或是肺转移情况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HIFU治疗膀胱癌和肾肿  相似文献   
137.
目的,对超声监控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乳腺癌的准确性及疗效判断声像图进行评价。方法:海扶超声聚焦刀治疗乳腺癌37例,治疗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实时定位,监控及疗效观察。结果:通过37例治疗表明,超声引导焦点定位准确可靠,未损伤周期结构,回声增强是治疗有效的判断指标。结论:超声仪能准确引导超声聚焦刀治疗乳腺癌的定位,实时监控治疗及客观评价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8.
VX2兔恶性骨肿瘤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建立恶性骨肿瘤的大型动物模型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组织块移植法,将VX2肿瘤组织块移植于只兔胫骨干骺端内,通过软组织肿块大小的测定、线摄片、病理学检查和自然生存时间等指标,观察该模型的生物学51X特征。结果:肿瘤原位移植成功率,荷瘤兔自然存活时间±天,肿瘤移植后周出现肺等部位的转移。放射学特征1005113为骨质破坏、骨膜反应和软组织肿块影。病理学检查见骨质破坏、骨膜增生,原发灶和转移灶的组织学类型一致,均为鳞癌。结论:此模型移植成功率高,生物学特征稳定,其生物学和放射学特征类似人恶性骨肿瘤,为恶性骨肿瘤的研究提供一种大型动物类型。  相似文献   
139.
高强度聚焦超声对恶性实体肿瘤血管的破坏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体外破坏恶性实体肿瘤血管的临床影像学变化和病理学变化。方法:HIFU治疗恶性实体肿瘤患者164例,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彩超、放射性核素显影分析肿瘤血管治疗前后的功能状态;30例患者治疗后常规外科手术,观察肿瘤血管的病理学变化。结果:临床影像学检查显示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肿瘤异常血管网被破坏,肿瘤内血供减少或消失;光镜下肿瘤毛细血管、小血管管壁结构出现不可逆性损伤表现,腔内有血栓形成。结论:HIFU能从体外破坏肿瘤血管,加强了HIFU杀死肿瘤细胞的直接效应,这种选择性破坏血管作用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0.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研究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3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超声监测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观察76例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外阴白色病变的患者,聚焦超声治疗期间及治疗后,症状、体征及局部组织结构的变化.采用链霉卵白素-过氧化物酶(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外阴白色病变组织(石蜡切片)中,血管内皮细胞分化抗原决定簇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of endothelial cell, CD34)及髓磷脂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 MBP)的阳性表达率.结果聚焦超声治疗后,患者的局部瘙痒症状明显缓解,甚至完全消失,外阴的形态和色泽基本恢复正常,治疗有效率达94.7%.治疗后局部皮肤的表皮完整,真皮组织有一过性的充血、水肿,水肿的高峰期在治疗后的24~48 h,以后逐渐消退,至治疗后7~10 d恢复正常.治疗后1个月复查,外阴白色病变部位的皮肤逐渐恢复正常形态,并有色素沉着,局部表皮保持完整.聚焦超声治疗前后的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治疗后表皮及真皮层组织结构均逐渐恢复正常,基底层细胞色素沉积,真皮内的微血管明显增多,且管腔形态正常,浸润的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外阴皮肤内CD34、MBP等的阳性表达率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聚焦超声用于治疗外阴白色病变安全、有效,是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