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治疗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8例患者均接受经后腹腔途径的腹腔镜输尿管端端吻合术。结果 8例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40 m in,术中出血量10~100 mL,无手术并发症发生,随访3个月至6年,肾积水均有改善,肾功能有恢复。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端端吻合术治疗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22.
膀胱癌膀胱全切术后早期并发症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中国人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13例行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的膀胱癌患者的术后早期并发症,对并发症进行分级和分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313例膀胱癌膀胱全切术患者术后共118例(37.7%)出现159例次19种早期并发症,重度术后早期并发症占22.9%,死亡4例占总并发症的3.4%(4/118),死亡率为1.3%。并发症中术后不全性肠梗阻出现最多(27例次,17.0%),分类分析显示生殖泌尿系统相关并发症比例最高(59例次,37.1%)。回归分析示年龄(P=0.014)和ASA分级(P=0.019)是术后早期并发症的高危因素,而尿流重建方式并不影响术后早期并发症。结论膀胱癌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但重度并发症发生率低,死亡率低。膀胱癌患者的年龄、ASA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及输血量和术后早期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223.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24例癌旁组织、1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HPA mRNA的水平及蛋白表达定位,并结合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中HPA mRNA检出阳性41例(60.3%),24例癌旁组织中阳性1例(4.2%),1 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全部阴性,分别与癌组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A mRNA的表达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与否分组中显著不同(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HPA定位于细胞质及细胞核,阳性率为77.9%(53例),在膀胱移行细胞癌淋巴结转移与否分组中显著不同(P<0.01).结论:HPA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生长浸润、侵袭转移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可为膀胱移行细胞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判断提供较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24.
抑癌基因Rb、MTS1的表达与膀胱癌的预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Rb、MTS1的表达与膀胱癌的预后。方法:用S-P免疫组化法同步检测6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抑癌基因Rb、MTS1的表达,观察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PRb、p16表达阳性组生存率明显优于阴性组。结论:PRb与p16均具有膀胱癌的预后价值,而同步检测两者的预后价值优于单一检测。  相似文献   
225.
目的 探讨磺达肝癸钠、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这2种不同抗凝方案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2年4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CRR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在CRRT期间使用磺达肝癸钠还是LMWH抗凝,分为磺达肝癸钠组和LMWH组。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体外循环寿命、凝血事件、出血事件、血红蛋白、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最终纳入78例次患者,其中LMWH组38例,磺达肝癸钠组40例。LMWH组患者年龄比磺达肝癸钠组大[76.0(57.0,85.0) vs. 63.0(52.3,76.0)岁,P=0.016],2组患者其余临床基线情况(包括性别、血管通路部位、治疗指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磺达肝癸钠组患者的体外循环寿命优于LMWH组[67.1(35.0,72.0) vs. 42.0(20.0,55.3)h,P=0.003]。磺达肝癸钠组24、48、72 h体外循环存活率均高于...  相似文献   
226.
目的探讨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检测3、7和17号染色体及p16位点异常在预测尿路上皮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尿路上皮肿瘤患者和健康成人作正常对照组尿液,同时行尿脱落细胞学及FISH检测3、7、17号染色体及p16位点异常。采用正常对照组各染色体异常数据设定阈值用于肿瘤患者的实验室诊断。分别计算FISH和尿脱落细胞对尿路上皮肿瘤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析各染色体畸变与尿路上皮肿瘤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 1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的肿瘤阳性检出率为11.5%,FISH为97.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各染色体及区带均呈现较高的畸变发生率,其中多体畸变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82.6%(7号)、71.7%(17号)、66.6%(3号)和49.2%(p16位点),单体畸变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53.6%(p16位点)、36.9%(7号)、34.7%(3号)和28.9%(17号),单体缺失畸变p16位点17.3%。37号染色体的多体畸变与肿瘤的病理分级间呈正相关(r=18.632,P<0.001),其余三种染色体畸变与肿瘤的病理分级无相关性。结论对尿路上皮肿瘤患者进行FISH检侧是一种无创、有效的检测方法。尿路上皮肿瘤在3、7和17号染色体及p16位点同时存在多种畸变类型,7号染色体多体畸变可预测尿路上皮肿瘤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