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21.
背景:研究发现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软骨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具有强烈的促血管增殖作用,但其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尚不清楚。
目的:观察局部注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对骨折愈合过程中骨保护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建立胫骨干骨折模型后实验组动物即刻在骨折断端注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0.1 μg/k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隔日1次。
结果与结论:实验组骨痂组织的早期即可见大量软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实验组骨保护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 < 0.05),并且两者表达的高峰期与对照组相比有所延长,有效缩短了两者表达高峰期之间的时间间隔。提示局部注射外源性生长因子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能增加骨折愈合过程中骨保护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骨痂组织中的表达,并能改变两者的表达高峰期进而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年龄、性别和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与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之间关系。[方法]兰州本地居民958人纳入本研究,获取观察对象的体质资料,检测骨密度,并依据诊断标准确定是否OP。对此人群的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以是否OP的二分变量为因变量,其他因素为自变量,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探索OP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男457人,女501人;年龄40~89岁,平均(61.7±7.5)岁;男性OP检出率为2.7%~21.5%,女性OP检出率11.9%~61.0%。随年龄增加,男性和女性的BMI均呈下降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增加,男性和女性的OP检出率均显著上升(P<0.001)。相同年龄组,男性BMI大于女性,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相同年龄组男性OP的检出率均显著低于女性(P<0.001)。逻辑回归表明:女性(OR=3.782, 95%CI 2.415~5.85, P<0.001),高龄(OR=2.031, 95%CI 1.724~2.831, P...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脊柱后路截骨矫形钉棒固定、前中柱垫高在胸腰段脊柱陈旧骨折继发后凸畸形中的应用。方法回顾研究胸腰段脊柱陈旧骨折继发后凸畸形27例的临床资料,均有脊髓损伤,括约肌功能障碍14例,7例有显著腰背部疼痛,15例既往有手术史。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平均17个月(6~48个月)。术后即刻后凸Cobb角平均15°(4°~26°),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平均为18°(7°~27°)。末次随访时后凸畸形矫正率平均为69.5%。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术前为:A级3例,B级15例,C级6例,D级3例;术后为:A级2例,B级7例,C级15例,D级3例;7例有显著腰背部疼痛患者,6例评分由术前10分改善为2分,1例由10分改善为4分。结论脊柱后路截骨矫形钉棒固定、前中柱垫高是治疗胸腰段脊柱陈旧骨折继发后凸畸形的有效措施,术后矫形效果佳,远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24.
借助CT三维重建手术治疗陈旧性髋臼骨折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借助CT三维重建手术治疗陈旧性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 借助CT三维重建手术治疗21例不同类型的陈旧性髋臼骨折.结果 21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0~38(25±2.07)个月.Matta影像学标准及功能标准评定:解剖复位优4例,复位良15例,复位差2例;功能优4例,良9例,可6,差2例.发生伤口感染1例,深静脉血栓1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异位骨化2例,股骨头坏死1例.结论 CT三维重建在治疗陈旧性髋臼骨折中起关键作用,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5.
骨疏康冲剂与钙剂联合应用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骨疏康冲剂与钙剂联合应用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 选择50-75岁,绝经5-30年确诊为骨质疏松症的妇女62例,同分为骨疏康冲剂加钙剂联合用药组,单用骨疏康冲剂组和单用钙剂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观察患临床症,用DEXA监测髋部骨密度,测定知清碱性磷酸酶(ALP),血钙,血磷,结果 骨疏康冲剂与钙剂联合应用组服药后6个月,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单用骨疏康冲剂组(P<0.01),其骨密度也高于单用骨疏康冲剂组(P<0.05),但骨代谢指标各组间无显差异(P>0.05)。结论 骨疏康冲与钙剂联合应用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较单用骨疏康冲剂有着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Ticron缝线内固定治疗股骨头骨折的疗效。方法直视下复位股骨头骨折后,经骨折块向股骨头外侧非关节面处钻2-3孔,切开孔之间的关节软骨,从孔中穿过缝线在外倒打结固定。结果1995年3月-2005年1月,用Ticmn缝线治疗16例股骨头骨折,平均随访14个月(6—60个月),优良率88%。结论Ticron缝线内固定治疗股骨头骨折手术简单,内固定坚强,是股骨头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骨疏康冲剂与钙剂联合应用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选择50~75岁、绝经5~30年确诊为骨质疏松症的妇女62例,随机分为骨疏康冲剂加钙剂联合用药组、单用骨疏康冲剂组和单用钙剂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用DEXA监测髋部骨密度,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钙、血磷。结果骨疏康冲剂与钙剂联合应用组服药后6个月,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单用骨疏康冲剂组(P<0.01),其骨密度也高于单用骨疏康冲剂组(P<0.05),但骨代谢指标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骨疏康冲剂与钙剂联合应用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较单用骨疏康冲剂有着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8.
[目的]评价后路半椎体切除钉棒固定术治疗婴幼儿青少年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施行后路半椎体切除术的先天性脊柱侧后凸16例幼儿和12例青少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及钉棒固定融合术。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前后Cobb角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幼儿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185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375 ml,平均输血量450 ml;固定节段平均5.1个椎体。青少年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275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765 ml,平均输血量850 ml;固定节段平均8个椎体。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326个月,平均18.5个月。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示侧凸Cobb角幼儿组平均为12°,平均矫正率68.4%;终末随访时侧凸Cobb角平均17°,丢失5°,平均矫正率55.3%。青少年组侧凸Cobb角平均47°,平均矫正率13.0%;终末随访时侧凸Cobb角平均48°,丢失2°。幼儿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伤口愈合不良1例,无神经系统并发症。青少年组伤口愈合不良2例,神经损害2例。[结论]后路半椎体切除可直接去除致畸因素,后路钉棒固定在幼儿组可获得良好的矫形。青少年组患者由于脊柱侧凸僵硬,矫形不佳,并且术后患者神经损害并发症较高。因此,对于先天性半椎体脊柱侧凸患者,幼儿期即行手术矫形,可以获得较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9.
AO肱骨非扩髓交锁髓内钉在肱骨干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估AO肱骨非扩髓交锁髓内钉在肱骨干骨折中的疗效。方法利用AO肱骨非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42例(44处)。术后患肢予以三角巾悬吊。结果随访5个月~6年,平均39个月。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41处骨折一期愈合,2处延迟愈合,1处再次手术植骨后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2~41周,平均17周。6例出现肩峰撞击综合征。1例术后出现短暂的桡神经损害症状。结论AO肱骨非扩髓交锁髓内钉在肱骨干骨折中的疗效是肯定的、可靠的。 相似文献
30.
背景:STAR踝关节假体可以提供踝关节的自由运动,平衡,且截骨量小。目的: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来对STAR假体的发展史、评价系统进行综述。配套的器械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安装时保证假体的设计特点、临床应用适应证、禁忌证、临床疗效及其方法:以下列英文检索词:ankl ereplacement AND star、ankle arthroplasty AND star、ankle prosthesis AND star,以及中文检索词:踝关节,置换,STAR假体,检索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Medline、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的相关文献。选择与踝关节假体进展、踝关节假体置换的适应证及禁忌证有关文献,以及踝关节置换与Kofoed评分、Mazur评分、AOFAS评价系统有关研究文献。纳入36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分析阐述。结果与结论:至今已有3代全踝关节假体相继问世,国内使用最广的是STAR假体。改进的假体均采用踝关节运动载荷型设计,对假体的骨内部分、切骨、固定方式以及消除有害应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善。对15篇文献回顾STAR假体置换导致失败的原因,最常见为假体松动、力线异常、感染。踝关节的解剖结构以及独特的生物力学特点决定了人工踝关节置换后并发症的复杂性,对置换患者的选择以及踝关节置换技术水平的提高都能降低置换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