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9篇 |
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10篇 |
内科学 | 1篇 |
外科学 | 13篇 |
综合类 | 18篇 |
预防医学 | 21篇 |
中国医学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5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总结胃大部分切除术误伤胆胰管的教训,以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5例误伤的处理经验,分析其发生原因、预防措施。结果与结论 避免只追求切除病灶范围而伤及胆胰管。主张严格把握十二指肠溃疡手术切除指征。对急性溃疡穿孔病例如无休克、出血、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可用非手术疗法。对于手术中发现病灶周围粘连、充血、水肿严重病例,选用简单、安全的术式,如穿孔修补、明胶海绵加粘胶填塞。病灶范围大、瘢痕、变形严重剥离困难病例宜做病灶旷置,残端处理不满意的宁可插入一根引流管暂时引流减压。对切除标本保留和认真检查是及早发现损伤的确诊依据。 相似文献
42.
肠瘘治疗是腹部外科较为复杂的临床难题,有相当高的病死率,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肠瘘病死率高达50%~60%,目前仍达15%~20%[1].本科于1997年开始采用纤维胆道镜联合医用黏合胶治疗肠瘘,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探讨血管僵硬度指标动脉波速指数(AVI)在不同年龄、性别间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嘉定分院体检者4 311例, 年龄(57.8±12.8)岁。依据年龄分组为青年组(<45岁)755例、中年组(45~59岁)1 260例和老年组(≥60岁)2 296例。采用袖带振荡波获取受试者的AVI。AVI≥33定义为高AVI, 提示动脉硬化, 其中高AVI组122例和正常AVI组4 189例。结果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AVI分别为(12.8±3.7)、(17.5±5.7)、(19.8±6.5), 随增龄AVI呈增加(F趋势=767.819, P<0.01)。中年女性高AVI的发生率为2.8%(20/722), 高于同年龄组男性的0.9%(5/53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1,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超重、高身高和脉搏>80次/min是高AVI发生率的保护因素[OR(95%CI):0.468(0.317~0.690)、0.926(0.895~0.958)、0... 相似文献
46.
血管介入技术在外伤性肝脾破裂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管介入技术在外伤性肝脾破裂中的作用。方法:对16例诊断为外伤性肝脾破裂的伤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及肝、脾动脉栓塞止血治疗。结果:DSA诊断7例肝破裂、8例脾破裂及1例肝挫伤。15例肝脾破裂出血伤者行超选择肝脾动脉栓塞止血均一次成功止血。结论:血管介入技术是外伤性肝脾破裂伤者有效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冷循环式多极射频凝固治疗轻型肝外伤的可行性。方法10只健康家猪开腹直视下采用手术刀片切割肝脏,建立Ⅰ、Ⅱ级肝外伤各10处。Ⅰ、Ⅱ级再各自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均采用冷循环式多极射频进行凝固止血治疗。随机选一组将两根射频针置于肝破裂口内,另一组将射频针置于裂口两侧肝实质内。射频输出功率及其它射频参数相同。观测肝活动性出血中止的治疗时间及凝固范围。结果随着射频热量的提高,肝裂口周围肝实质逐渐被凝固并延伸至肝裂口处,活动性出血逐渐停止;Ⅱ级组治疗时间明显长于Ⅰ级组(P〈0.05);射频针置于裂口两侧组治疗时间少于相同级别的将射频针置于裂口内治疗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冷循环式多极射频针能有效治疗轻型肝外伤,合理布针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48.
郑于剑汪邵平陈建雄霍枫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2022,(6):563-567
<正>近年来肝细胞癌(肝癌)治疗的手段和策略越来越丰富,肝癌的总体疗效有了明显的提高。在众多的治疗手段中,肝移植仍是目前治疗肝癌最有效的方法[1]。肝癌肝移植的例数也在不断增加,《中国器官移植发展报告(2020)》显示肝癌仍是肝移植的最主要适应证,肝癌肝移植占比41.5%[2]。但肝癌肝移植术后5年复发率仍达20%~57.8%[3-6],复发后中位生存时间仅为10.6~12.2个月[7-8]。移植术后肿瘤复发已成为影响肝癌肝移植疗效的重要因素,笔者团队就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评估和管理作深入阐述。 相似文献
49.
50.
单流向持续负压引流加间断冲洗治疗切口感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切口化脓感染是腹部外科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对感染切口采用开放的方式换药是治疗腹部术后切口化脓性感染的传统方法,其不足是治疗时间长,住院时间久,换药频繁,加重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近年来有采用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腹部术后切口化脓性感染的报道,上述情况有所改善,但仍不够理想。作者自2000-07月开始,采用单流向持续负压引流加间断冲洗技术治疗腹部术后切口化脓性感染,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