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8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49篇
预防医学   67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27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陈岚  李玫 《中国临床康复》2011,(27):5112-5114
背景:成年鼠脑纹状体中已分离出具有分化成神经元及各种胶质细胞潜能的神经干细胞后,医学工作者试图从中寻找新思路用于脑损伤的治疗。目的:总结神经干细胞移植对治疗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前景。方法:电子检索EMbase(1980-01/2011-04),MEDLINE(1966-01/2011-04),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2011-04)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筛查相关文章的参考文献。中文检索词"神经干细胞,脑损伤,脑卒中,脑梗死",英文检索词"neural stem cells,brain injury,stroke,cerebral infarction",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2篇。结果与结论:动物研究结果显示神经干细胞移植可以改善神经功能并且明显降低脑组织炎症反应,沉默NgR基因、GDNF基因修饰和联合移植BDNF可更大程度上恢复神经功能。临床试验发现神经干细胞移植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后遗症。提示神经干细胞移植在动物实验中获取明显效果,可进一步应用于临床并研究其疗效。  相似文献   
92.
陈岚  徐进 《华夏医学》2011,24(3):261-262
目的:探讨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共5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给胺碘酮治疗;对照组29例,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基础上应用利多卡因。结果:治疗组28例中,有效25例,有效率82.29%;对照组29例中,有效18例,有效率62.07%。两组在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人参败毒散对TNB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胃肠功能的影响,及其对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细胞间黏附分子(JAM)蛋白表达的影响,并基于"逆流挽舟"法探索该方对UC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柳氮磺胺吡啶组)及人参败毒散高、中、低剂量组。除正常组以生理盐水灌肠外,其余各组采用TNBS/乙醇灌肠建立UC模型大鼠。造模24 h后,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西药组灌胃给予柳氮磺胺吡啶0.5 g/kg,人参败毒散高、中、低剂量组灌胃分别给予31.2、15.6、7.8 g/kg人参败毒散,给药7 d后,观察大鼠体重、一般状态;测算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取结肠黏膜病变部位,采用RT-PCR和Westerm blot检测细胞间连接黏附分子JAM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西药组、人参败毒散高中低组胃残留率升高(P<0.05),模型组、西药组、人参败毒散高剂量组小肠推进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人参败毒散高中低组胃残留率降低(P<0.05),小肠推进率升高(P<0.05)。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西药组和人参败毒散各组UC大鼠肠黏膜JAMmRNA表达显著性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人参败毒散各组JAM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此外Westerm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人参败毒散高、中剂量组UC大鼠肠黏膜组织中JAM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人参败毒散各组JAM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人参败毒散能降低胃残留率,提高小肠推进率,通过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增加JAM蛋白表达,与调节肠上皮细胞紧密联系相关,这可能是该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4.
目的 研究不同分散机制的粉雾剂装置气流阻力与载体型制剂粉末分散行为间的关系。方法 以Lactohale 206®与马来酸氯苯那敏(CPM)混合粉末为制剂模型,4款不同阻力的吸入器为吸入装置: RS01-L、RS01-M、RS01-H、Handihaler®(HD),借助计算流体力学(CFD)、离散相(DPM)、离散元(DEM)方法,探讨在30、60 L/min 2种体积流量下,制剂载体颗粒在不同阻力装置内的运动、分散情况;同时,运用新一代撞击器(NGI)研究模型制剂在2种体积流量下、通过不同装置后的体外沉积表现,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FD结果表明,装置气流阻力及气流流量均对装置内流场强度有影响,当装置内体积流量提高时,结构类似的RS01-L、RS01-H的装置湍流动能变化集中于旋转腔及格栅处区域,可能会影响胶囊从装置中的递送;而HD装置胶囊仓吸嘴等部件流场紊乱程度均提高。DPM结果表明,载体颗粒在装置内的运动速度随装置阻力及流量提高而增加,对RS01-L、RS01-H类结构而言,流量提高主要促进载体在分散腔内的运动速度,增加颗粒与装置的碰撞次数;HD装置内载体颗粒流量虽提高,但颗粒运动轨迹差异不明显;DEM结果表明,相同体积流量下,RS01系列的L、H装置气流-颗粒相对速度平方值远低于HD装置,HD装置中气流剪切作用强于同等体积流量下RS01装置,HD装置总碰撞能量损失远低于RS01。体外实验结果表明,RS01系列的L、M、H装置递送剂量(DD)受体积流量影响较小;HD装置内体积流量越高,装置残留和胶囊残留越低,DD越大;装置残留RS01系列明显高于HD,且随气流体积流量的升高,L、M装置残留降低显著(P<0.05、0.001);HD装置体积流量提高后,预分离器药物残留显著降低(P<0.001),但颗粒在惯性作用下在喉管的残留则显著增加(P<0.001);RS01系列装置在2种体积流量下喉部沉积无显著性差异,高流量下H装置预分离器沉积较低流速显著增加(P<0.001);2种体积流量下,微细粒子剂量(FPD)均随RS01系列装置阻力增加而显著提高(P<0.05、0.01、0.001),质量中值空气动力学粒径(MMAD)均随装置阻力增加呈下降趋势;RS01系列装置分散药物能力随体积流量增高而显著提高(P<0.001);而对HD装置而言,体积流量增加后,MMAD虽降低,分散能力有所提升,但FPD变化不明显。结论 装置气流阻力是调节装置分散性能的一种可行的方式,体积流量一致时,装置阻力增加(通常由截面积变小造成),气流流速提高,制剂粉末颗粒运动速度升高,颗粒与装置壁面的碰撞作用增强,粉末分散效果得到提升,从而改善了药物分散、沉积表现。  相似文献   
95.
目的分析莆田市乙型流感病毒B/Yamagata系毒株血凝素HA1区基因变异特征和种系进化关系,为流感防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2013—2018年的26株B/Yamagata系原始标本,对HA1区进行测序,运用DNAstar 7.1进行同源性分析,用Mega 7.0构建进化树。结果与相应年份WHO推荐的疫苗株相比,2013年和2015年莆田市B/Yamagata系毒株HA1区同源性分别为94.6%~95.0%和95.8%~95.9%,普遍存在150、165、202抗原决定簇氨基酸位点变异。2016—2018年B/Yamagata系毒株基因变异较小,同源性为98.1%~99.2%,均出现D196N位点的变异。结论莆田市2013年和2015年B/Yamagata系毒株与疫苗株匹配程度不高,且抗原特性改变较大。2016—2018年B/Yamagata系毒株HA1区基因同源性较高,WHO推荐疫苗株B/Phuket/3073/2013对人群仍有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6.
目的分析老年失眠应用中医内科护理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失眠患者7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患者实施护理,观察组选择中医内科护理干预方式对患者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4%;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评分为(39.27±2.91)分、抑郁评分为(36.71±3.94)分,对照组分别为(46.91±2.88)分、(49.52±4.83)分;观察组睡眠障碍发生率为5.71%,明显低于对照组睡眠障碍发生率的20%;观察组护理后睡眠质量评分为(3.04±1.5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后睡眠质量评分的(6.38±2.67)分;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内科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失眠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7.
目的:系统性梳理经典名方苏葶丸的相关古籍以及现代研究文献,进行关键信息的考证,并总结古今应用情况,为后续复方制剂的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苏葶丸”为关键词检索相关古籍文献及现代临床研究文献。依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选取苏葶丸的处方来源、功能主治、组成、药物炮制、用法与用量和临床研究等信息,以考证苏葶丸的古代文献及现代临床应用。结果:经古籍文献检索,苏葶丸首载于清代吴谦所著的《医宗金鉴》,由紫苏子和葶苈子组成,功效为泻肺平喘,随着后世流传,组成及功效主治基本延续至今,其服用剂量及服用方法略有变化。检索其现代应用发现,苏葶丸常与其他方剂合用来治疗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疾病。结论:通过对苏葶丸古今文献进行分析考证,明确了苏葶丸的处方来源、药物基原、炮制规格、功效和用法与用量等关键问题,也对其现代临床应用进行了总结,为苏葶丸的制剂开发及后续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8.
鉴于以往关于老年病人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报道甚少,故作者对老年AIH患者进行研究并与较年轻AIH患者比较,旨在探讨两者间的差异。研究对象为54例循环自身抗体效价≥1:40,肝组织活检符合AIH诊断的患者。选择对象时已排除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胆囊硬化及硬  相似文献   
99.
心肌梗死后合并室壁瘤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心肌梗死(MyocardialInfarction,MI)后室壁瘤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5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左心室造影证实有室壁瘤者为室壁瘤组,其余为非室壁瘤组。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间的病史特点、症状和冠脉造影结果。结果:513例MI患者合并室壁瘤形成62例,发生率为12.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年龄、心绞痛病史、心肌梗死病史、前壁心肌梗死、非有效的溶栓或介入治疗、三支病变、无侧支循环、主要血管的完全闭塞或次全闭塞性病变方面,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前壁心肌梗死、侧支循环、非有效的溶栓或介入治疗、主要血管的完全闭塞或次全闭塞性病变等因素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前壁心肌梗死、非有效的溶栓或介入治疗、主要血管的完全闭塞或次全闭塞性病变是急性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的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00.
陈岚 《实用癌症杂志》2024,(4):540-542+557
目的 研究HRD1、P53,HER2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确诊并实施相关治疗的82例乳腺癌患者为此次试验的对象,收集全部患者的癌旁组织以及癌组织石蜡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两步法比较癌旁组织以及癌组织中HRD1、P53、HER2水平,分析HRD1、P53、HER2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癌组织中HRD1(χ2=5.502,P=0.019)、P53(χ2=6.552,P=0.011)、HER2(χ2=5.512,P=0.023)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脉管侵犯有无、不同肿瘤直径、TNM不同分期以及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患者的P53、HRD1、HER2表达水平存在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患者的肿瘤直径、脉管侵犯、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与患者的HRD1、P53、HER2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HRD1、P53、HER2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呈现显著的相关性,可作为日后治疗的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