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7篇
临床医学   18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氯吡格雷抵抗患者服用双倍剂量氯吡格雷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依据血栓弹力图(TEG)的测定结果,将入选的134例氯吡格雷抵抗患者分为常规剂量组67例与双倍剂量组67例,随访观察两组患者PCI术后6个月时临床缺血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双倍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患者相比较,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而出血事件发生率在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增加氯吡格雷的维持剂量,可以减少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缺血事件的发生,且不增加患者的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急诊经皮介入治疗术(PCI)是否设置心肌梗死后处理方式,将101 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缺血后处理组(46 例)和常规PCI组(55 例),比较两组术后4 h、8 h、12 h、16 h、20 h、24 h、36 h 和48 h 血清SOD及MDA动态变化,比较两组PCI后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TIMI 心肌灌注分级(TMPG)、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酶峰,术后10 d 核素心肌显像计分以及30 d 内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与常规PCI 组比较,术后缺血后处理组血清SOD值明显升高(P<0.01),MDA值明显降低(P<0.001);SOD谷值明显增高(P<0.01),MDA峰值显著降低(P<0.001);TIMI 血流3 级和TMPG 3 级患者均增多(P<0.05);血清CK-MB峰值明显降低(P<0.01);心肌显像计分降低(P<0.05)。术后30 d 内缺血后处理组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PCI 组(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中,缺血后处理能升高PCI 术后血清SOD浓度,减少MDA产生,改善心肌灌注,减小梗死面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高尿酸血症对阴茎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实验组给予高尿酸饮食。4周后分别检测各组大鼠阴茎勃起功能,并检测血清尿酸和睾酮(T),以及阴茎海绵体组织NO含量。结果实验组血清尿酸水平(57.44±5.3)较对照组(39.85±3.6)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阴茎勃起功能、血清睾酮水平,以及阴茎海绵体组织NO含量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大鼠阴茎勃起功能显著降低,其机制可能与尿酸通过抑制血清睾酮及阴茎海绵体NO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4.
经颅交流电刺激(tACS)是一种通过在头皮施加微弱交流电刺激、从而进行神经调节的非侵入刺激技术,已经被证实可以调节大脑的认知功能。心理旋转是一种想像客体或自身旋转的空间表征转换能力,是衡量空间认知能力的重要标尺之一。探索tACS对心理旋转认知能力的影响,利用心理旋转实验范式,以行为学表现和ERP、ERD等电生理参数作为主要评判指标,分析tACS对心理旋转产生的作用。行为学结果表明,alpha节律的tACS可以显著减少反映时间(P <0.05),并且反映时随着刺激图片旋转角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比较对照组和8~12 Hz刺激组的心理旋转相关的负波(RRN),发现刺激组的RRN幅值比对照组幅值低(刺激组vs对照组,P<0.05),同时发现RRN幅值随着刺激图片旋转角度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时频分析结果显示,刺激组的alpha和beta频段的事件相关去同步(ERD)现象比对照组更弱(刺激组vs对照组,P <0.05),且ERD开始时间更早。有研究表明,ERD强弱与大脑激活水平有关,说明tACS作用后,大脑激活水平降低;进而提示tACS可以提高被试的心理旋转能力,有望成为提高空间认知能力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5.
脊柱损伤性疾病整治手法研究共介绍两大类十八种手法。其一是脊柱软组织炎变或肌痉挛引起病症的八种整治手法:①推散法②活筋松解法③理顺法④拿筋法⑤叩击法⑥传导法⑦反射法⑧调理法。其二是脊柱小关节错位引起病证的十种整治手法:①单人旋转复位法②角度复位法③侧旋提推法(以上三种均用于颈椎)④掌推法⑤膝顶法(以上二种均用于胸椎)⑥斜搬法⑦旋转复位法(以上二种均用于腰椎)⑧单髋过伸复位法⑨单髋过屈复位法(以上二种均用于骶髂关节)⑩耻骨联合用侧卧挤压法。  相似文献   
66.
《骨伤学》是骨伤专业最主要的课程之一,安排120学时。为此,我们对骨伤专业88级《骨伤学》期考成绩进行分析与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提高骨伤专业《骨伤学》教学水平,办好我院骨伤专业,提供科学依据。 一、成绩分析 骨伤专业88级共40人,全部参加考试。期考总分(∑X)3323.5分,平均分数()83.88分,标准差(S)6.98分。最高分95分,最低分61分。及格率100%。分数在±1.96S范围的学生38人,占考生总数的95%,呈负偏态分布。见表1及直方图。  相似文献   
67.
我们通过多年的努力 ,研究出多项有一定特点的成果。如 :旋转复位治疗颈椎性血压异常疗效研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等奖 ) ,脊柱损伤性疾病整治手法研究及实践 (自治区级二等奖 )。这些成果是在中医整体观念理论指导下 ,以中医传统手法为基础 ,吸取了现代解剖学、生理病理学、生物力学的有关内容 ,经反复临床实践及动物实验的结果。据专家鉴定 ,这些成果属国内首创 ,达国内先进水平 ,为脊柱损伤性疾病的诊治开拓了新的思路与途径 ,而且在治疗上以手法为主 ,针对性强 ,疗效显著 ,病人无痛苦 ,不受医疗条件的太多限制 ,既减少了过去使用大量药…  相似文献   
68.
伸膝抬腿手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9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1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在采用透明质酸酶行神经根封闭和基本手法的基础上,重点施行伸膝抬腿手法,治疗优良率达85.7%,提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关键是恢复腰椎内外力学平衡,消除炎症。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术后肾包膜下血肿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4年8月共9例经皮肾镜术后肾包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两组,A组5例,行经皮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局部注射清除血肿.B组4例,行经腹腹腔镜手术清除血肿.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住院费用、并发症及复发率等指标.结果 A组比B组住院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评分、住院费用,A组均比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与经腹腹腔镜清除经皮肾镜术后肾包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无显著差异,但经皮穿刺引流术联合尿激酶局部注射方法简单,住院费用低,创伤小,患者痛苦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0.
本文观察了妊娠妇女尿中的免疫活性降钙素(iCT)水平及其分子形式的不均一性。用亲和层析取尿中iCT,并用放射免疫分析进行测定,20名妊娠妇女和非妊娠妇女尿中iCT水平分别为393.7±81.6pg/mgCr和145.8±45.9pg/mgCr(P<0.001).提取的尿中CT稀释曲线和CT标准曲线相平行。用sephadex凝胶色谱分析中iCT分子的不均一性,显示正常妇女尿中主要为CT单体峰,而妊娠妇女则呈现四个免疫活性峰,分子量均大于CT单体,其意义有待阐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