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5篇 |
免费 | 34篇 |
国内免费 | 34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6篇 |
基础医学 | 36篇 |
临床医学 | 82篇 |
内科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10篇 |
特种医学 | 18篇 |
外科学 | 180篇 |
综合类 | 117篇 |
预防医学 | 14篇 |
药学 | 12篇 |
中国医学 | 15篇 |
肿瘤学 | 39篇 |
出版年
2020年 | 2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25篇 |
2010年 | 46篇 |
2009年 | 42篇 |
2008年 | 51篇 |
2007年 | 47篇 |
2006年 | 61篇 |
2005年 | 47篇 |
2004年 | 47篇 |
2003年 | 26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低剂量他克莫司治疗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低剂量他克莫司(tacrolimus,又名FK506)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是否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2只)、损伤组(30只)和FK506治疗组(30只)。采用Allen’s打击法致伤大鼠T10脊髓,假手术组仅做椎板切除术。FK506治疗组在脊髓损伤后5min一次性经尾静脉注射FK5060.3mg/kg,其余两组以相同方法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致伤后30min、6h、24h、48h、72h取伤段脊髓组织行病理观察及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神经细胞凋亡,伤后1、3、7、14、21d行脊髓功能BBB评分和斜板实验。结果:伤后3、7、14、21d,FK506治疗组斜板实验和BBB评分明显优于损伤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伤后各时间点FK506治疗组脊髓损伤区出血坏死较损伤组轻;伤后6、24、48、72h神经细胞凋亡FK506治疗组较损伤组明显减少,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早期应用低剂量他克莫司(0.3mg/kg)治疗对神经具有保护作用,可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减轻脊髓继发性损伤,促进脊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3.
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骨肉瘤细胞亚株建立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经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染的骨肉瘤细胞亚株并研究其生物特性。方法 利用脂质体转染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质粒(pEGFP-N1)人人骨肉瘤MG63细胞系,通过有限稀释法和细胞电泳,获得两株细胞克隆M6和M8,经体外细胞增殖、软琼脂形成、生长曲线、裸鼠成瘤试验综合分析其生物学行为改变。应用组织形态学观察、染色体分析、软琼脂克隆形成法研究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结果 M6和M8两株在细胞电泳率和侵袭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6的群体倍增时间为38.4h,软琼脂形成率为18.7%,M8群体倍增时间为23.0h,软琼脂形成率为29.3%。裸小鼠背部皮下接种M6和M8,发现M8成瘤时间短,细胞增殖快,但在4周内两者均不发生转移。结论 骨肉瘤细胞亚系有不同的转移特性,GFP的整合及表达未对MG63细胞的生长状态造成明显影响,可作为报告基因进一步了解骨肉瘤细胞转移的差异性分析。 相似文献
24.
骨髓基质干细胞和神经生长因子悬液移植对脊髓损伤修复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移植联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脊髓损伤修复的治疗作用。方法用改良Allen法制成SD大鼠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共32只),1周后分别将DMEM、BMSCs、NGF和BMSCs NGF移植入脊髓损伤部位即制成四组(每组8只),移植1、2个月后分别采用神经核蛋白(NeuN)抗体、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抗体和神经丝蛋白(NF)抗体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移植的BMSCs的存活及分化情况、损伤部位神经纤维的再生情况。HE染色观察脊髓损伤处空洞面积的改变情况。同时采用BBB运动评分观察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移植1、2个月后,部分移植细胞呈NeuN和GFAP阳性,同时实验组可见明显的神经纤维再生。脊髓损伤处的空洞面积明显减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BB评分结果比对照组均有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BMSCs NGF组上述改变更加显著。结论BMSCs可在脊髓损伤处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BMSCs和NGF能够减小脊髓损伤处的空洞面积,促进受损轴突的再生和运动功能的恢复,两者联合应用在脊髓损伤修复治疗中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5.
Ⅰ期前后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Ⅰ期前后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可行性和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对27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患者,Ⅰ期行后路复位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定期X线摄片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率,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以ASIA分级判定脊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随访6~32个月(平均21.5个月),27例患者均获得了完全复位,损伤节段稳定,颈椎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良好,融合率为100%,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植骨块脱出或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脊髓功能平均提高1.4级,无一例患者出现神经症状加重.结论 Ⅰ期前后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可获得满意的复位、彻底的减压和即刻稳定性的重建,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颈椎小关节囊的神经支配来源及其通路,为阐明小关节损伤后弥漫性头颈肩部疼痛的机制及其治疗提供依据。方法:39只SD雄性大鼠,分为颈交感神经未切除组(A组,18只)、切除组(B组,18只)及对照组(C组.3只).A、B组分别于Cl-2、C3—4或C5—6(各6只大鼠)小关节囊内注射5%双雀甲亚胺(Bb)0.6μl.C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8h后检查各组C1~C8脊神经节(DRG)和交感神经节(SG)的荧光标记细胞,片作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脊神经节和交感神经节内均可见到荧光标记细胞,其中,C1-2和C3—4关节囊内注射组的C1~C8DRG内有Bb(+)细胞,C5—6关节囊内注射组的C3~C8DRG内可见Bb(+)细胞;B组注射节段和相邻节段Bh(+)细胞无明显减少,但远节段的Bh(+)细胞明显减少;C组未见Bb(+)细胞。结论:颈椎小关节囊神经支配来源于感觉和交感神经系统,脊神经节和交感神经节间有神经纤维联系,存临床上阻断脊神经和交感神经有可能缓解患者的头颈肩痛症状。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自身悬吊牵引对脊柱侧弯患者术前辅助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将1 20例拟住院行矫形术的脊柱侧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于术前在护士指导下于家中进行自身悬吊牵引,对照组住院期间于术前按常规行骨盆牵引.结果两组牵引后的Cobb角均显著改善(均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自身悬吊牵引是脊柱侧弯术前简单、经济、疗效可靠的一种必要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8.
目的 研究骨巨细胞瘤组织中整合素α4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与骨巨细胞瘤恶性度、侵袭性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48例骨巨细胞瘤组织进行整合素α4检测.结果 整合素α4 48例在骨巨细胞瘤( )的表达率为22.73%,( )的表达率为45.45%;骨巨细胞瘤Ⅰ级、Ⅱ级、Ⅲ级中整合素α4的阳性表达率( ~ )分别为100%、66.67%、43.75%.分化差、恶性度高的整合素α4阳性率明显低于分化好、恶性度低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整合素α4阳性表达与骨肉瘤的侵袭性有密切关系.结论 整合素α4与骨巨细胞瘤的侵袭性、恶性程度有关,可作为骨巨细胞瘤诊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29.
30.
一、制作方法1.化学诱导 :将硅酸锌铍、氧化铍、甲基胆蒽 (methyl chol anthracene)、N 羟基 2 乙酰胺芴的铜螯合物 (cuprio chetaled N hydroxy 2’ acetylamino fluo rene,4HAQO)、4 羟氨基奎啉 1 氧化物(4 hydroxyamino guinoline 1 oxide)等化学物质以一定浓度每日 1次注射于动物肌肉内 ,经 40周以上可诱导出恶性骨肿瘤。化学诱导模型目前应用极少 ,可能与这类制作方法所需时间太长有关。2 .放射性核素诱导 :几乎所有趋骨性放射性核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