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34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6篇
临床医学   82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180篇
综合类   117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39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目的 观察成年大鼠急性脊髓损伤(SCI)后小G蛋白Rho GTPases Rac、Cdc42和Rho的表达变化及Rho-ROK下游底物MLC的过度磷酸化,探讨哺乳动物SCI后轴突再生过程中生长锥易于萎陷的可能机制.方法 成年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SCI4、7、14、21d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共6组,每组6只,SCI组制作Allen's脊髓打击模型并按时序取材,Western印迹检测Rac1、Cdc42和Rho A的表达变化以及MLC磷酸化程度变化,GST Pull down assay 检测RhoA活化程度变化.结果 在SCI后,大鼠脊髓挫伤部位Rac1和Cdc42的表达逐步升高并在第7天达到峰值,之后呈现下降趋势;与之形成对比的是RhoA的表达则无明显变化,但Rho的下游信号通道RhoA-ROK作用底物MLC磷酸化程度却逐步升高;RhoA活性测定则显示GTP-RhoA呈逐步增高趋势. 结论成年大鼠SCI后脊髓中枢轴突再生过程中存在Rho GTPases Rac、Cdc42和Rho的失衡性表达,这可能是外周微环境中吸引性和排斥性因素制约失衡的直接后果;Rho的活性持续异常升高可导致MLC磷酸化程度异常升高.这一变化可刺激肌动-肌球蛋白的收缩性,从而导致大鼠SCI后生长锥的萎陷和再生神经突起的回缩.  相似文献   
122.
IFN-γ对骨肉瘤细胞组织蛋白酶L的表达及侵袭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干扰素γ(interferon-γ, IFN-γ)对骨肉瘤细胞中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 L, CATL)表达的调控,及其对MG-63细胞体外侵袭特性的影响,为临床上应用IFN-γ防治肿瘤转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IFN-γ对体外培养的MG-63骨肉瘤细胞CATL表达进行诱导调节,并利用RT-PCR方法对其表达水平变化进行半定量检测.Boydern小室检测各组细胞侵袭力的差异.结果:IFN-γ对骨肉瘤细胞中CATL的表达有显著的诱导降低作用,且随着浓度增加表达逐渐下降.同时可以使MG-63细胞的体外侵袭力下降.结论:IFN-γ可抑制骨肉瘤细胞中CATL的表达,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骨肉瘤的侵袭转移潜能.  相似文献   
123.
陈安民  肖骏 《健康世界》2014,(1):102-103
如果您发现家里的老人由曾经的身手矫健逐渐变为步履蹒跚,甚至因为关节疼痛而不能行走,特别是上下楼梯或者上厕所时很困难,那么您就要提高警惕了,这可能是骨关节炎在作祟。骨关节炎在民间被称为“不死的癌症”,患者往往疼痛难忍,活动困难,到了疾病晚期会出现关节畸形,甚至丧失运动功能。本病的发病与年龄、遗传、肥胖、损伤以及活动过度等诸多因素有关,且多发于膝、髋和踝等负重较多的关节。  相似文献   
124.
颈椎前路手术时,使用人工骨替代自体髂骨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人工骨的研究已有多年历史,但以往大多应用于修复四肢长骨骨缺损,应用于颈椎的报道不多。事实上从生物力学角度讲,颈椎骨自有其特殊性。本文仅就国内外对人工骨的研究成果应用于颈椎前路手术的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5.
前软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浩  陈安民  游洪波 《中国康复》2004,19(4):198-200
目的:探讨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前软骨干细胞(PCSC),为相关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酶消化法从新生大鼠干骺端中收集细胞,用免疫磁珠法分选出前软骨干细胞,用DMEM-F12培养基进行体外培养,用免疫组化方法鉴定,对分离出的前软骨干细胞进行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从新生大鼠干骺端中成功培养出前软骨干细胞,培养条件下贴壁生长,成团块状,细胞表面有FGFR-3的标记物;细胞生长迅速。结论: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可以从新生大鼠干骺端中培养出前软骨干细胞作为骨和软骨缺损移植治疗的潜在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26.
目的:细菌内毒素易附着于磨损微粒表面,可导致骨溶解,探讨酸处理法去除实验用钛微粒内毒素的有效性及其检测方法,有助于进行人工关节假体松动的相关研究。方法:用0.25g/g硝酸浸泡钛微粒,70°C,1h,加入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制成3g/L钛微粒混悬液,取其浸提液,然后采用凝胶法鲎检验检测其内毒素限值。结果:样品对高灵敏度鲎试剂与内毒素反应不产生干扰作用,钛微粒样品内毒素含量<0.06EU/mL。结论:采用此种酸处理法能有效地将细菌内毒素控制在0.06EU/mL以内,采用高灵敏度鲎试剂进行实验用钛微粒细菌内毒素检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7.
背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神经细胞的凋亡在继发性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有研究表明二甲胺四环素抑制凋亡对脑组织缺血有明显的神经保护功能。目的:探讨二甲胺四环素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和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对损伤脊髓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材料:实验于2003-11/2004-12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完成。成年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成4组:①空白组6只。②损伤组10只。③二甲胺四环素治疗组10只。④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组10只。方法:建立脊髓损伤模型,空白组只暴露脊髓,不损伤;损伤组损伤脊髓,不治疗;二甲胺四环素治疗组大鼠伤后1h给予腹腔内注射二甲胺四环素(50mg/kg),24h后再次给予50mg/kg剂量注射,然后再给予5d的25mg/kg的剂量治疗。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组大鼠伤后1h予腹腔内注射甲基强的松龙(100mg/kg)。空白组和损伤组予生理盐水注射,给药方法同二甲胺四环素治疗组。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估结果。②免疫组化法检测损伤脊髓神经细胞凋亡因子(Bcl-2,Bcl-xl,Bax)的表达。③各组大鼠脊髓组织细胞凋亡指数。结果:36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二甲胺四环素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较损伤组提高(P<0.05),与甲基强的松龙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二甲胺四环素治疗组Bcl-2阳性表达细胞多于损伤组,差异有显著性(62.53±7.76)%,(35.14±3.70)%,P<0.05,Bcl-xl,Bax表达与损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损伤组的凋亡阳性细胞多于二甲胺四环素治疗组和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组(44.63±5.90)%,(32.71±5.26)%,(34.31±6.84)%,P<0.05。结论:二甲胺四环素能上调Bcl-2的表达,改变Bcl-2/Bax的比值,从而抑制脊髓神经细胞凋亡,对损伤脊髓的神经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8.
喻伟  程鹏  黄晖  黄鑫  陈安民 《骨科》2015,6(2):62-65
目的探讨感觉神经肽P物质(substance P,SP)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揭示其中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D(Sprague-Dawley)大鼠BMSCs。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SP刺激下的BMSCs增殖活性;在10-8 mol/L的SP刺激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PCR,RT-qPCR)检测第1、3、5和7天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β-catenin、c-myc、cyclin D)的表达情况。SP组单纯添加10-8 mol/L的SP,SP+LiCl(糖原合成激酶-3的抑制剂LiCl)组在SP组基础上添加6×10-3 mol/L的LiCl,SP+Dkk-1(Dickkopf-1)组在SP组基础上添加10-9 mol/L的Dkk-1,以添加等量聚丁烯琥珀酸酯(poly butylenes succinate,PBS)为空白对照组。结果 CCK-8法显示SP明显促进BMSCs增殖,以10-8 mol/L的SP作用最为显著。RT-qPCR结果显示SP刺激下,β-catenin、c-myc、cyclin D的mRNA表达有显著差异,10-8 mol/L的浓度差异最为显著,并且呈明显的时间依赖,第5天mRNA表达出现顶峰。并且SP+LiCl组β-catenin、c-myc、cyclin D的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增强,而SP+Dkk-1组明显抑制。结论 SP通过激活Wnt/β-catenin通路而显著促进BMSCs增殖。  相似文献   
129.
秦亮  陈安民  郭风劲  杨卿  任晔  徐飞  廖晖 《骨科》2015,6(6):285-289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PPARγ)配体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GZ)对前列腺癌PC-3细胞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应用细胞增殖与毒性检测(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观察罗格列酮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的影响;体外建立matrigel三维培养系统,观察罗格列酮对PC-3细胞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 形成的影响;应用RT-qPCR和ELISA的方法检测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ascular endothelial cadherin,VE-cadherin)、EphA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mRNA和 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 罗格列酮在48 h后明显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前列腺癌PC-3细胞在体外三维培养条件下能够形成环状和网络样结构。罗格列酮能够抑制PC-3细胞VEGF、VE-cadherin、EphA2 mRNA及VEGF蛋白的表达,并使其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的能力明显降低。结论 罗格列酮可能通过下调前列腺癌细胞VEGF、VE-cadherin、EphA2的表达抑制血管生成拟态形成。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