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 观察咪唑安定和依托咪酯联合用药行先心病手术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情况。方法 对24例择期先心病矫治手术的病人,给予依托咪酯0.3mg/kg、潘库溴胺0.1mg/kg、芬太尼10μg/kg、咪唑安定0.1mg/kg行麻醉诱导以及潘库溴胺0.05mg/kg、芬太尼20μg/kg、咪唑安定0.1mg/kg麻醉维持,观察麻醉诱导前、诱导药后3min、插管后即刻、1min,3min,5min,切皮药后1min,切皮、锯胸骨、剪心包、术毕各时段血压、心率等参数变化情况,并与基础值作对比。结果 麻醉诱导后SBP、DBP、MAP均分别降低10.2%、5.0%、4.9%,插管后各时段血压均有上升,与基础值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药后SBP下降与基础值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时恢复至术前水平,而DBP、MAP无变化(P>0.05)。麻醉后各时段心率稍增快与基础值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时心率增快,与基础值相比有差异(P<0.05)。结论 对先心病手术患者,采用依托咪酯和咪唑安定的联合诱导显示了良好的协同作用,再加用一定量芬太尼、极大地减轻了插管反应,又维持了稳定的循环功能,其合适的剂量搭配和临床麻醉作用充分体现出较好的药物效应/价值比。  相似文献   
132.
患儿,男性,9岁,体重34 kg。主因"咳嗽、发热1月余"入住我院胸外科。患儿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有羊狗接触史。就诊时,患儿体温正常,右上肺呼吸音低。行双肺CT检查示:(1)右肺上叶空洞,包虫可能;(2)两肺多发渗出影,考虑感染。实验室检查:包虫抗体(+),血沉33 mm/h。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基本正常。术前诊断:右肺上叶包裹性占位并感染:肺包虫?拟行"右侧开胸探查:右肺上叶包虫内囊摘除术"。患儿术前禁食8 h。入手术室后,开放外周静脉。常规监测NIBP、心电图、呼吸、SpO2。BP 124/88 mm Hg,HR 83  相似文献   
133.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缺血再灌注小鼠脑组织中细胞因子IL-10含量、mRNA的表达、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复制清醒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于再灌注期间行0.25MPa(CBFATA)HBO治疗5次,在处死动物前1h经尾静脉注射2%伊文思兰(Evansblue,EB),采用比色法、ABC—ELISA、RT—PCR分别检测脑组织中细胞因子IL-10含量、mRNA的表达及EB的含量的变化。结果:脑组织EB的渗出于缺血再灌注后第4h为最多,于再灌注后第11h、23h、48h、72h逐渐下降;HBO+脑缺血再灌注组脑组织EB的渗出与相应时间的脑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HBO组脑组织EB的渗出与相应时间的假手术组相比变化不明显(P〉0.05)。脑缺血再灌注组细胞因子IL-10含量于再灌注11h开始增加并于再灌注23h达到高峰,再灌注48h、72h逐渐下降。脑缺血再灌注组细胞因子IL-10含量与相应时间的假手术组相比于再灌注后11h、23h、48h、72h都明显增高(P〈0.01)。HBO+脑缺血再灌注组细胞因子IL-10含量于再灌注后11h、23h、48h、72h与相应时间的脑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变化不明显(P〉0.05);而IL-10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HBO组与相应时间的假手术组相比IL一10含量和mRNA的表达变化都不明显(P〉0.05)。结论:HBO从基因水平可明显增加脑缺血再灌注72h细胞因子IL-10mRNA的表达,从而具有保护血脑屏障的作用;HBO对正常脑组织中IL-10含量、mRNA的表达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4.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对BT474人乳腺导管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BT474人乳腺导管癌细胞,随机将细胞分为对照组(C组)和舒芬太尼组,C组仅使用1640完全型培养基培养,舒芬太尼组分别给予含不同剂量舒芬太尼[0.1 nmol·L-1(L组),1 nmol·L-1(M组),10 nmol·L-1L(H组)]的1640完全型培养基培养;处理时间24 h。采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血管形成实验检测血管生成能力,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生长、转移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舒芬太尼组细胞克隆形成能力逐渐降低、细胞迁移率和细胞侵袭数逐渐减少(P均<0.05)、血管生成能力逐渐降低且均与浓度呈剂量相关性(P均<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组比较,L组MMP-9、E-cadher...  相似文献   
135.
目的:研究全凭静脉麻醉中镇静程度与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胃癌患者30例,行全凭静脉麻醉,监测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有创平均动脉压(MAP).时间点取值:入室平卧10 min基础值(T1),诱导后气管插管前1min(T2),气管插管后3 min(T3),手术切皮前1 min(T4),切皮后3 min(T5),麻醉诱导给药后1 h(T6),拔管前1 min(T7),清醒时(T8),并抽取动脉血测定丙泊酚血药浓度、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和β-内啡肽的含量.术中行麻醉深度控制(MAP±20%基础值和BIS值40~60).结果:麻醉后各指标较基础值明显降低(P<0.01),拔管前较基础值明显升高(P<0.01),大部分指标在清醒时较拔管前明显升高(P<0.01).血液浓度与BIS,MAP,HR,E,NE,β-内啡肽的总相关系数分别为-0.929,-0.336,-0.197,-0.648,-0.815,-0.752(P<0.01).BIS与MAP,E,NE,β-内啡肽的总相关系数分别为0.424,0.409,0.650,0.479(P<0.01).当血压和HR进行控制(或只控制血压),得出BIS与E,NE和β-内啡肽相关系数分别为0.347(0.334),0.572(0.571),0.362(0.36),P<0.01.结论:在麻醉深度监测中BIS不但可以反映患者的镇静程度而且可反映体内应激反应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6.
目的研究静脉全麻中置入喉罩或气管导管对患者血流动力学、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的影响及麻醉用药等方面的差别。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静脉全麻病人60例,随机分为喉罩组与插管组,行机械通气,监测不同时间点病人SBP、DBP、HR、BIS的变化,根据SBP和BIS调控麻醉深度,记录整个麻醉过程中麻醉药用量,术毕病人清醒拔管。结果麻醉时间、术后拔管患者烦躁发生率,咽、喉疼痛发生率,清醒时间、异丙酚的用量及瑞芬太尼用量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出通气管后3min喉罩组BIS高于插管组(P<0.05)。结论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麻醉用药等方面使用喉罩明显优于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