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49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130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41.
陈国荣  刘学兰 《山东医药》2004,44(26):F004-F004
2000年6月~2003年8月,我们共收治209例口服毒物中毒患者,现将其洗胃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2.
目的比较医用胶和钛板钛钉固定兔上颌窦游离骨折片的骨愈合状况,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取兔8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例采用医用胶固定上颌窦游离骨折片;对照组4例采用钛板钛钉固定上颌窦游离骨折片。两组均人造成约1.0cm×0.5cm长方形上颌窦游离骨折片,然后通过两种不同方法固定骨折片,8周后处死。通过大体标本、组织学切片来评估。结果两组兔上颌窦骨折片均愈合良好,组织学HE切片也显示为正常骨小梁。结论医用胶固定兔上颌窦游离骨折片短期内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3.
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心房颤动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预测因子,具有很高的致死性和致残性。因此,积极预防和控制心房颤动的发生.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虽然非药物方式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如射频导管消融等手术可显著改善恶性心律失常的预后,但心房颤动的射频导管消融疗效不确切。因此,复律药物仍是心房颤动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本文就心房颤动复律药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4.
上腔静脉综合征(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SVCS)是肿瘤科常见急症,一般需从速处理以防危及病人生命。自1997年12月至2003年12月,我们采用中药支持加化放序贯治疗上腔静脉综合征43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5.
46.
3-吡咯烷酮盐酸盐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甘氨酸为起始原料,与丙烯腈加成后,经水解酯化、酰化、成环、脱羧等5步合成了3-吡咯烷酮盐酸盐,后4步中间体无需纯化。反应操作简单,总收率达到51.1%。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线粒体的保护作用。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EGb治疗组,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检测心肌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S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以及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糖尿病大鼠心肌线粒体主要表现为肿胀,嵴变短,空泡化;SDH、SOD活性下降,NOS活性及MDA、NO含量增高。EGb治疗组病变较糖尿病组明显减轻,心肌线粒体SDH、SOD活性升高,NOS活性及NO、MDA含量下降。结论EGb能保护自由基和过量一氧化氮对心肌线粒体的损伤,提高SDH活性,从而对糖尿病大鼠心肌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小腿外侧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15例手部皮肤缺损面积大小约2.5 cm×3.2 cm~3.8 cm×5.0 cm的患者,采用小腿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皮瓣穿支动脉与手部动脉、伴行静脉或皮下静脉与手背静脉吻合,小腿供区创面直接缝合.结果 15例皮瓣全部存活,1例皮瓣术后出现血管危象,行手术探查重新吻合血管后存活,4例皮瓣术后3个月行皮瓣整形术.术后随访时间为2个月至2年,平均11个月,手部皮瓣外观满意,功能恢复良好;小腿供区隐蔽,创面仅留线状瘢痕.结论 小腿外侧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9.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囊肾(autosomal recessive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RPKD)是婴幼儿和儿童的一种以肾脏囊性变为特征遗传性疾病,约占新生儿的1/6 000~14 000.我们曾遇1例同一父母连续两胎所产的患儿,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末节指动脉侧支的解剖学特点,探讨吻合单根动脉指尖再植的侧支回流的流体力学机制。方法对10只新鲜成人尸体手标本进行乳胶灌注,显微解剖观测手指末节指动脉侧支的数量、侧支的外径.结合指动脉铸型标本观测侧支和主干的角度。用简易装置建立模拟吻合单根动脉指尖再植流体力学模型,观察模拟侧支回流现象。结果(1)指动脉末节侧支数为(12.7±3.2)支,侧支外径为(0.32±0.08)mm。约60.3%的末节指动脉侧支与主干的角度在30°~60°,指动脉弓处侧支角接近90°(2)从模拟指尖再植流体力学模型上观察到理想液体的模拟侧支回流现象。结论(1)在指尖再植术中应尽量保留指动脉吻合口近端侧支,尽量缩短指动脉吻合口与侧支的距离。(2)利用伯努利定律(ρgh±1/2ρv^2±P=C)分析指动脉侧支回流现象,这种现象是吻合单根动脉指尖再植成活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