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陈国富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3):1947-1949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手术安全可靠的麻醉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481例小儿支气管异物患儿分别使用全身麻醉和咽部黏膜表面麻醉进行异物取出术的治疗效果.结果:全身麻醉下行支气管异物取出术296例中1次成功取出异物295例,失败率为0.34%;1%丁卡因咽部黏膜表面麻醉下行支气管异物取出术185例中1次成功取出异物175例,失败率为5.40%,2次成功取出异物8例,术后并发喉头水肿10例,其中使用全身麻醉2例,1%丁卡因咽部黏膜表面麻醉8例;术后并发喉痉挛12例,其中使用全身麻醉1例;行气管切开4例,窒息死亡2例,死亡率为0.42%,皆为使用1%丁卡因咽部黏膜表面麻醉者.结论:全身麻醉下行支气管异物取出术1次成功与失败率明显低于黏膜表面麻醉下行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2.
小儿下颈椎骨折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下颈椎骨折脱位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分析16例小儿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采用前路或后路切开减压复位植骨内固定术,术前、术后用Frankel神经功能评估法比较手术疗效。结果早期死亡1例。15例获1~6年随访,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者7例,明显改善者6例,2例无改善。结论完整的影像学检查对于小儿下颈椎骨折脱位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早期行前路或后路切开减压复位后行棘突“8”字张力带钢丝植骨内固定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声带息肉的手术方式。方法对480例声带息肉病人分别采用支撑喉镜下和间接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摘除术。结果支撑喉镜下手术治疗治愈率为97.1%;间接喉镜下手术治疗治愈率为98.1%;支撑喉镜下表面麻醉手术组和全身麻醉手术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6.2%和97.4%。结论对声带息肉行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P>0.5),各地医院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或医院条件选用不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比较经腓骨骨折端辅助复位和经跟腱内侧辅助复位结合外后侧内固定治疗外后踝合并关节面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治疗外后踝合并关节面压缩骨折52例,采用经腓骨骨折段辅助复位内固定治疗24例(A组),男16例,女8例;年龄20~65岁,平均(35.2±6.4)岁;经跟腱内侧入路辅助复位内固定治疗28例(B组),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22~62岁,平均(36.4±4.8)岁。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X线暴露次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足(AOFAS)评分对两组患者的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A组随访时间13~55个月,平均(27.5±2.5)个月;B组随访时间12~54个月,平均(28.5±2.4)个月。所有患者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0~16周,平均12周。B组有2例出现切口感染,1例出现螺钉松动;A组无切口感染发生,1例出现螺钉松动。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X线暴露次数及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踝关节AOFAS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经跟腱内侧辅助复位相比,经腓骨骨折端辅助复位治疗外后踝合并关节面压缩骨折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X线暴露次数少、踝关节功能恢复好的优点,特别在处理常规入路难以复位的嵌夹的后外侧关节面压缩骨块,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55.
胸腰椎骨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广泛采用的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能有效重建椎体高度,间接复位骨折块,恢复生理曲度,纠正后突畸形,近期疗效明显。但骨折复位后形成的“空壳样”椎体不易骨性愈合,造成椎体矫正度丢失、内固定松动断裂等,从而产生腰背疼痛等后遗症,  相似文献   
56.
刁爱芹  陈国富  潘爱萍 《安徽医药》2016,20(10):2003-2005
针对目前高职学生职业素质不佳的情况,高职教育提出将行业企业文化融入育人理念,本文以我校药学专业为例,探讨将行业企业文化引入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核心课程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提出以核心课程为依托,将医药行业企业文化引入核心课程改革的途径,促进我校药学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7.
<正>股骨粗隆间骨折以往临床上常采用保守治疗,但疗效差,且保守治疗需长时间卧床,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如褥疮、肺炎、关节僵直和畸形愈合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1]。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展及患者对于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手术治疗已成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2]。近年来我们对6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  相似文献   
58.
陈国富 《海峡药学》2012,24(6):216-217
对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675例胃肠肿瘤患者手术切口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诊断依据.结果 675例胃肠肿瘤患者中有56例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感染率为8.30%.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监测发现致病菌73株,细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达100.0%,真菌对酮康唑、氟康唑、制霉菌素敏感率均为100.0%.  相似文献   
59.
腹腔镜脾切除术技术难点及处理方法的合理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992年Delaitre等[1]报道世界首例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以来,有关LS及其与开腹脾切除术的对比研究频频发表。国内也陆续开展了此手术。目前,LS已成为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金标准。它避免了开腹手术的长切口,减轻了患者痛苦,减少了术中出血量,患者能快速康复,缩短了住院时间,术后生活质量提高。但其普及程度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三柱重建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单发爆裂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 1月至 2009年 3月, 采用该术式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单发爆裂型骨折患者 30 例, 男 22例, 女 8例;年龄 17~58岁, 平均 36岁。手术采用后正中入路, 切除伤椎的一侧椎板、椎弓根及 关节突, 创建后外侧通道, 然后行椎体次全切, 椎间植入钛网或人工骨笼,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重建脊柱三柱的稳定性。随访时进行 X线和 CT检查, 比较术前、术后和随访时的伤椎高度、Cobb角、椎管狭窄分级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30例均获得随访, 平均随访 28个月(18~48个月)。手术后胸、腰椎生理曲度恢复满意, Cobb角及伤椎高度与术前相比得到明显改善;椎管狭窄分级, 术前 2级 8例、3级 22例, 术后均为 0级;神经功能明显恢复, 术后 Frankel分级: A级 1例、B级 1例、C级 3例、D级 9例、E级 16 例。结论 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及三柱重建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单发爆裂型骨折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并且具备前后联合入路手术的优势, 为治疗不稳定胸、腰椎单发爆裂型骨折提供一个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