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不典型子宫病灶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或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证实。结果:本组经病理诊断子宫肌瘤22例,常规超声诊断符合率86.4%,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95.5%;子宫腺肌瘤16例,常规超声诊断符合率81.3%,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93.8%。子宫肌瘤表现为瘤体周边首先灌注呈环状强化,并分支进入瘤体内部,然后内部迅速强化;子宫腺肌瘤则表现为多支、较粗大、短线状增强信号从病灶周边进入内部,继之内部迅速强化。结论:超声造影显示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的血流灌注具有不同的灌注模式和特征,为两者鉴别诊断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22.
彩色多普勒超声多指标评价小腿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ultrasound,CDU)在小腿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OCS)诊断中运用的可行性及评估手术指征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36例高度怀疑或确诊小腿急性OCS的患者,针刺法测量小腿前室压力.CDU重点观察小腿肌肉纹理回声、间室横切面积、胫前胫后动脉管腔内径及多普勒频谱变化,计算小腿前室横切面积扩大率、胫前动脉管径缩小率,与临床诊断及治疗措施作相关性研究.结果 (1)21例OCS患者小腿肌肉大范围(>1/2~2/3)肿胀,回声不均匀增强,肌纹理不清或消失,室内积液、血肿;(2)小腿中段水平前室横切面积扩大率及胫前动脉中段管腔内径缩小率增高;(3)胫前动脉频谱出现双期双向舒张期全反向波、双期单向单相波、单期单向单相波及类静脉频谱波.结论 CDU可运用于小腿急性OCS的诊断,以4项指标中符合任意3项作为诊断标准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6.4%、71.4%及80.6%;作为手术指征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4.7%、70.6%及83.3%. 相似文献
23.
陈君洁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4,2(1):19-21
目的:应用B型超声观察60岁以上老年人两侧肾脏体积及人体表面积改变与年龄关系。方法:由专人对经证实无肾脏器质性病变的461例老年人进行超声检查,测量计算肾脏体积,并同时计算体表面积,然后对这些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人体肾脏体积与人体表面积、年龄有相关性。结论:人体肾脏体积缩减伴随着体表面积降低而伴随着年龄增加。 相似文献
24.
陈君洁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05,11(2)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的阴道超声声像图特征,旨在提高对子宫腺肌病的超声诊断准确率.方法分析82例经腹腔镜及病理确诊为子宫腺肌病的声像图分型特征.结果根据病理分析,将子宫腺肌病病理形态学特征在声像图上的表现分为三型:①局灶型53例(64.6%).②腺肌瘤型11例(13.4%).③弥漫型18例(22.0%).结论经阴道超声的分型诊断有利于对子宫腺肌病超声特征的重新认识,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25.
陈君洁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5,3(1):17-18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评价子宫腺肌病治疗效果的可行性。方法:对82例经腹腔镜病理确诊的子宫腺肌病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子宫肌壁变化的超声观察比较。结果:治疗后在临床症状减轻的同时,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腺肌病分数也相应降低。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腺肌病治疗前、后子宫肌壁变化,可作为评价治疗效果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7.
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高频超声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高频超声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4例(68条)临床拟诊为交叉韧带损伤的高频超声检查结果分别与手术、关节镜检查及文献MRI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频超声较常规超声能更清晰显示交叉韧带的轮廓和结构,能更好表现韧带损伤断裂情况。高频超声诊断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9.00%、86.00%、88.00%和92.00%、91.00%、91.00%。结论上述指标虽逊于文献报道的MRI结果,但作为经济实用、无创的影像诊断方法,具有同样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分级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5例临床拟诊为ACL损伤的患者行高频超声与关节镜检查,将2种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并对ACL损伤进行分级。结果:根据ACL损伤的程度及表现,将其分为3级,高频超声诊断符合率91.76%(78/85),假阴性率4.71%(4/85),假阳性率3.53%(3/85)。结论:高频超声分级诊断ACL损伤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膝关节ACL损伤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9.
内异丸合内异灌肠液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内异丸(丹参、血竭、三棱、莪术、桃仁、三七、当归、桂枝、香附、牛膝等)合内异灌肠液(丹参、血竭、桃仁、莪术、赤芍、虎杖等)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对58例经腹腔镜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采用随机单盲的研究方法分成3组,A组(内异丸组)16例,B组(内异丸合内异灌肠液组)24例,C组(丹那唑组)18例。3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于治疗前及治疗1、2、3个月经周期(MC)后按《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痛经评分,观察治疗后痛经、腰骶部不适、直肠刺激症状、后穹隆触痛结节、附件包块等症状和体征,以及血瘀证候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治疗后对痛经评分的疗效内异丸合灌肠液组明显优于丹那唑组(P<0.01),也优于内异丸组(P<0.05),而内异丸组与丹那唑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治疗后对腰骶部不适和血瘀证候的疗效内异丸组和内异丸合灌肠液组均优于丹那唑组(P<0.05),但内异丸合灌肠液组与内异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治疗后对直肠刺激症状、后穹隆触痛结节和附件包块的疗效内异丸合灌肠液组优于丹那唑组(P<0.05),但内异丸合灌肠液组与内异丸组、内异丸组与丹那唑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内异丸合内异灌肠液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优于单纯内异丸和西药丹那唑,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