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4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8篇
内科学   5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85篇
综合类   177篇
预防医学   10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3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脾动脉间接性门静脉内灌注化疗药物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并探讨其与血清TNF-α、sIL-2R以及VEGF水平的关系。[方法]45例患者行TACE联合经脾动脉间接性门静脉内灌注,观察术后血清TNF-α、sIL-2R以及VEGF水平的改变及其预后。[结果]双灌注组治疗后血清TNF-α、sIL-2R以及VEG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以及单纯TACE组(P〈0.01),且生存期〉2年者与〈2年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双灌注治疗后2、3年的生存率与单纯TACE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双灌注介入治疗后血清TNF-α、sIL-2R以及VEGF水平与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42.
夏艳  刘雅莉  杨克虎  陈卫 《癌症》2010,29(4):487-494
背景与目的:Survivin基因逐渐成为肿瘤诊断、判断预后和治疗的靶点。用RT-PCR技术检测尿液中survivin mRNA作为一种无创性手段用于膀胱癌的诊断,国内外相关研究较多,但其结果不一。本研究旨在应用系统评价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客观评价,以评估RT-PCR技术检测尿液中survivin mRNA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以膀胱肿瘤、生存素、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敏感度、特异度、诊断等为主要检索词检索PubMed、EMBASE、SCI、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SJD)、中华医学会数字化期刊等数据库,并结合Google Scholar等搜索引擎全面搜集1997年到2009年4月关于RT-PCR检测尿液survivin mRNA诊断膀胱癌的研究。根据QUADAS(quality assessment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文献质量,用Meta-Disc软件对结果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6个研究,共241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RT-PCR技术检测尿液中survivin mRNA诊断膀胱癌与病理检查相比准确度指标合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S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8%、94%、14.56、0.13、0.9736;巢式RT-PCR技术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及SROC曲线下面积最高,分别为91%、95%、0.9805;普通RT-PCR技术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次之,分别为87%和94%;定量RT-PCR技术检测的敏感度为80%,特异度为93%。结论:与病理检查相比,RT-PCR技术检测尿液中survivin mRNA诊断膀胱癌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作为膀胱镜检查的主要辅助手段之一,用于膀胱癌的筛查及术后监测。  相似文献   
143.
目的探讨叶酸偶联纳米紫杉醇脂质体在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方法将SD大鼠尾静脉注射叶酸偶联纳米紫杉醇脂质体(实验组)及普通紫杉醇脂质体(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紫外(HPLC—UV)法检测两组大鼠体内血药浓度经时变化,Excel绘制药物经时曲线。药物代谢统计分析软件(DAS)模拟房室模型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①紫杉醇标准品血样在0.07-30μg/ml浓度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浓度测定的日内、日间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值〈6%,高(10.0μg/ml)、中(2.0μg/ml)、低(0.2μg/ml)浓度下的紫杉醇标准品血样的提取回收率均〉90%;②实验组血药浓度经时曲线符合1/C权重的三室模型,对照组符合1/C2权重的二室模型;③实验组药物快、慢分布相半衰期分别是(0.12±0.10)h和(0.40±0.08)h,消除半衰期是(3.29±1.02)h,血浆清除率(CL)是(1.37±0.04)L/(kg·h),0~t时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及AUC(0~∞)分别是(12.19±0.40)mg/(L·h)和(14.61±0.40)mg/(L·h);对照组药物分布相半衰期是(0.09±0.08)h,消除半衰期是(2.57±0.51)h,CL是(1.50±0.10)L/(kg·h),AUC(0~t)及AUC(0~∞)分别是(9.30±0.48)mg/(L·h)和(13.39±0.92)mg/(L·h);两组消除半衰期、CL、AUC(0-t)和AUC(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酸偶联纳米紫杉醇脂质体与普通紫杉醇脂质体均能较快地分布于体内并达到平衡,但是前者半衰期较长,清除速度略快,生物利用度高。  相似文献   
144.
目的 探讨金属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低位胆道梗阻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32例恶性胆道低位梗阻患者(中位年龄61岁),术前经CT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证实为恶性胆道低位梗阻.其中,胆管癌12例,胰头癌11例,壶腹癌5例,转移癌2例,胆囊癌2例.32例患者行经皮经肝胆道穿刺,于胆总管中下端置入32枚自膨式金属胆道支架.结果 32例患者手术成功率100.0%,支架位置良好,胆汁引流通畅.术中无胆道出血、胆汁渗漏及胆道破裂等严重并发症.32例患者于术后7天复查肝功能,其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由术前的(378.11±134.53) μmol/L下降至(166.10 ±74.37) μmol/L(P<0.05);血清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由术前的(219.14±86.37) μmol/L下降至(98.26 ±53.68) μmol/L(P<0.05).29例于术后30天复查肝功能,其血清TB由术前的(356.78±118.21) μmol/L下降至(56.10±44.37)μmol/L;血清DB由术前的(219.14 ±86.37) μmol/L下降至(38.26±43.68) μmol/L,均P<0.05.30例获得随访,随访1-42月(平均25.4月),9例再发支架内梗阻(30.0%),其中4例再行支架治疗,3例行导管引流治疗,2例未治疗死亡.十二指肠梗阻1例,行十二指肠支架治疗后缓解.生存期1-33月,平均生存期(11.56±2.14)月,中位生存期10.0月.结论 金属胆道支架置入术是治疗恶性低位胆道梗阻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5.
目的 探讨成份输血对食管癌、直肠癌病人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的影响。方法 24例食管癌和24例直肠癌病人,分别随机分为四组,输盐水组(Ⅰ组),输压积红细胞组(Ⅱ组),输全血组(Ⅲ组),输血浆组(Ⅳ组),每组12例,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5、10、15天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CD8^ )/(CD3^+CD8^ )比例及自然杀伤细胞(CD16 56^ )的变化。结果 与术前相比,术后1天四组病人CD3^ 、CD4^ 、CD8^ )/(CD3^+CD8^ )、CD16 56^ 显著降低(P<0.05或0.01);术后第5天输全血组和输血浆组CD3^ 、CD4^ 、CD8^ 、CD^ 16+56显著降低(P<0.05),输盐水组及输压积红细胞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术后第10天输全血组和输血浆组,CD^ 16 56仍较低(P<0.05)。组间比较:术后第1天输全血组和输血浆组CD^ 16+56显著低于输盐水组(P<0.05);术后第5天输血浆组CD4^ 显著低于输压积红细胞组(P<0.05)。结论 食管癌和直肠癌病人术后可出现一个可逆性细胞免疫功能抑制过程,输全血和血浆可加重免疫抑制,而输压积红细胞以机体的免疫抑制较轻。  相似文献   
146.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TC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MRCP及肝胆断层MR检查并行PTCD介入治疗的1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MRCP的指导下,一次胆管穿刺成功率87.5%,二次成功率100%,留置引流管单纯外引流6例,内外引流8例,放置胆道支架2例,所有患者均引流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MRCP可指导梗阻性黄疸患者的PTCD介入治疗,对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7.
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者矫治前后自尊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敏  孔祥波  陈卫  陈礼全 《广东医学》2008,29(6):1014-1015
目的 评估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者正畸矫治前后的自尊水平.方法 对114例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者,分别于矫治前、完成矫治后1年以上(含1年)两阶段进行儿童自尊量表的测查,然后对青少年患者矫治前、矫治后自尊水平进行比较,以评估他们的自尊变化.结果 完成矫治后1年,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外表分量表、成就感分量表测量值均较矫治前明显增加(P<0.01).结论 对青少年错袷畸形患者应选择在青春早期及时进行正畸矫治,这不仅仅是患者容貌的需要,而且对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8.
目的 探讨褥式减张缝合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切缘坏死的发生。方法 对65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采用褥式减张缝合减少切缘张力,结合闭式引流和加压包扎。同期根治术患者306例采用闭式引流和加压包扎作为对照。统计住院期间手术切缘皮瓣缺血和感染表现。结果 切缘皮肤花斑3.08%vs7.52%(P=0.157),切缘皮肤表皮松解1.54%vs5.88%(P=0.101),干性坏死1.54%vs11.77%(P=0.003),切缘皮肤化脓性感染0vs5.56%(P=0.009),皮瓣切缘一期愈合率96.92%vs80.72%(P=0.001)。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和继发感染并不少见,褥式减张缝合方法简便、效果可靠,可明显改善切口愈合,预防皮瓣切缘缺血坏死和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149.
目的检测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诱导大鼠脑缺血耐受模型再灌注不同时间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其在脑缺血耐受中的作用。方法将5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SS+SS,5只)、假手术+再缺血组(SS+MCAO,25只)、缺血预处理+再缺血组(IP+MCAO,25只),后两组再随机分成5个亚组。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MCAO)建立局灶性缺血预处理模型(缺血预处理10min),分别在缺血预处理后1、3、7、14、21d进行再次缺血2h再灌注22h,然后取脑检查。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并测定脑梗死体积,观察神经行为缺损,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蛋白表达。结果IP+MCAO组1、3、7d亚组与SS+MCAO组相应亚组比较,神经行为缺损评分明显降低,梗死体积明显减小,VEGF表达明显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t=2.357~11.479,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诱导了脑缺血耐受,预缺血诱导的VEGF表达增加在脑缺血耐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0.
目的 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缺血再灌注及缺血耐受模型,探讨该模型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8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8只)、假手术+再缺血组(NIP,40只)、缺血预处理+再缺血组(IP,40只),后两组再随机分成5个亚组.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MCA)完成局灶性缺血预处理(缺血预处理10min),分别在缺血预处理后1,3,7,14,21d进行再次缺血2h再灌注22h后处死.模型建立后通过神经功能评分、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及细胞凋亡等对模型进行评估.结果 ①组间比较:与NIP组相比,IP组中的1,3,7d亚组神经功能评分及脑梗死体积明显降低(P<0.05或P<0.01);IP组中的1,3,7,14d亚组凋亡细胞计数明显减少(P<0.05).②组内比较:IP组各亚组间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无显著性;IP组1,3,7d亚组梗死体积较14,21d亚组明显减小,其中以3d亚组梗死体积减小最为明显(P<0.05);IP组以3,7d亚组平均凋亡细胞计数较其他亚组明显减少 (P<0.05).结论 线栓法制备脑缺血耐受模型切实可行,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