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9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96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背景: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使用颈前路钢板可能引起治疗后吞咽困难等并发症。 目的:观察采用颈椎前路一体化Zero-p椎间融合器置入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减少治疗后并发症的优势。 方法:采用颈椎前路一体化Zero-p椎间融合器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病患者51例。在治疗前、治疗后第3天,治疗后3,6个月,治疗后1年及2年等时间节点采用颈部及上肢疼痛目测类比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评分法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情况进行评估;采用吞咽困难评分法对患者术后吞咽困难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评估;拍摄颈椎正侧位及动力位X射线片评价术后植骨融合程度及内固定相关并发症情况。 结果与结论:患者随访时间为6-30个月,平均15.4个月。治疗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所有患者治疗后获得疼痛缓解,肌力恢复;目测类比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评分平均改善率为85.7%。治疗后第2天有7例患者出现轻、中度的吞咽困难。随访期间未发现内置物沉降,也未发生螺钉松动、断裂或内固定器移位等并发症。表明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式中采用颈椎前路一体化Zero-p椎间融合器置入治疗颈椎病的近期临床效果良好,其设计同时具备了颈椎间融合器以及颈椎前路固定钢板的优点,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少。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52.
目的 分析颈胸段脊柱后路不同置钉方法的拔出强度。方法  5例新鲜尸体脊柱C6~T4椎骨 ,分解为单个椎体 30个 ,共 6 0个椎弓根。对其中的颈椎分为两组 ,分别为侧块螺钉固定组 (Roy -Camille法 ,Magerl法 ,Anderson法 ,自行设计侧块螺钉植入法 )和椎弓根螺钉固定组。将 6 0个椎弓根分组进行拔出测试 (5mm/min的速度垂直方向拔出 )。胸椎全部用椎弓根螺钉固定。结果 Roy-Camille法和Magerl法最大的拔出力接近 ,自行设计侧块螺钉植入法较Magerl法明显增加 ,而椎弓根螺钉抗拔出力最大。结论 选用侧块后正中线中下 1 / 3作为进针点 ,其抗拔出强度明显增加 ,钉道增加 ,操作简便 ;而颈胸椎椎弓根螺钉的拔出强度均大于侧块螺钉  相似文献   
53.
目的:制备三氧化二砷(As2O3)白蛋白微球并鉴定其理化特性及抗肿瘤活性。方法:通过乳化热固化法制备(As2O3)白蛋白微球,应用电镜、微球稳定性实验及体外动力缓释实验等测定其理化特性和释放特性,并以MTT法测定缓释液对骨肉瘤细胞株U-2OS、人肺癌细胞株(SPC-A-1)增殖的抑制能力。结果:As2O3微球粒径集中在56.4~256.7μm。平均(156±3.56)μm。微球含量为(55.22±11.19)%。As2O3微球半数释放时间为23.34h。As2O3微球缓释液表现出对U-2OS及SPC-A-1较强的抑瘤活性。结论:经检测乳化热固化法制备出的As2O3白蛋白徽球,具有较好的理化、缓释特性及抑瘤能力。  相似文献   
5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华江  王杰军 《实用癌症杂志》2000,15(5):472-473,47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FLK-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及转移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0例人结直肠癌组织VEGF、FLT、FLK-1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s density,MVD),并分析其与病理分型、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淋巴管和血管转移的相关。结果VEGF、FLT、FLK-1主要表达于癌浸润边缘和坏死组  相似文献   
55.
跨闭孔哑铃状纤维脂肪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介绍患儿 男,7岁。4岁时无意中发现右大腿根部肿块,在某院行切除术,病理诊断为脂肪瘤。术后1年复发并缓慢增大,于1997年7月2日来院就诊,拟右大腿根部脂肪瘤入院。检查:发育正常,五官端正,颈胸阴性,心肺正常。骨科情况:右股根部腹股沟下方触及拳头大小的肿块,无压痛,边界清,移动度较小;肿块将股动静脉推向外侧。髋关节活动正常。右下肢感觉及运动均正常。X线片示股骨及骨盆骨质正常。MRI示肿瘤呈哑铃状横跨闭孔,一端在股根部,另一种端在盆腔内,包膜完整。提示可能为软组织肿瘤(图1)。于1997年…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观察颈后路单侧显露完全保留对侧椎旁肌的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退变性颈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3月~2020年12月通过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76例多节段退变性颈椎疾病患者,男性41例,女性35例,年龄61.4±8.2岁。其中31例采用单侧显露完全保留一侧椎旁肌的颈椎管扩大成形术,纳入肌肉保留(muscle-preserved,MP)组;45例采用常规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纳入常规(open-door laminoplasty,LP)组,随访16.3±5.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记录并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个月、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颈肩部及上肢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颈椎残障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及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个月、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的颈椎侧位X线片上...  相似文献   
57.
报道144例四肢非转移性骨肉瘤的辅助性化疗。女69例,男75例,年龄3~41岁。均为间室外肿瘤且无转移(Ⅱ_B期),计成骨细胞型93例,成软骨细胞型21例,毛细血管扩张型14例,成纤维细胞型10例,另6例由于化疗导致坏死无法分型。其中Ⅲ期11例,Ⅳ期133例。术前化疗采用MTX、ADM及CDP等。化疗3周后手术,计肢体挽救手术122例,截肢术  相似文献   
58.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WIGF)及其受体(FLT、FLK-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方法:应用LSAB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0例人结直肠癌组织VEGF、FLT、FLK-1和8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的表达情况.结果:VEGF、FLT和FLK-1主要表达于侵袭性癌的浸润边缘和坏死组织周围.FLT表达于癌细胞膜和/或细胞浆,而FLK-1则只表达于细胞浆.新生血管多位于肿瘤组织的侵袭性边缘和间质浸润灶旁.结论:WIGF、FLT和FLK-1表达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并与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密切相关.综合分析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有助于对判断结直肠癌侵袭能力和新生血管形成的判断.  相似文献   
59.
目的设计研制一种新型涂层的椎弓根螺钉,并通过涂层检测验证所制备涂层情况,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其较传统椎弓根螺钉在增强螺钉与骨组织结合强度方面的优势。方法以10 kg体重雄性约克夏猪为实验动物,经CT扫描及三维重建测量腰1-腰5椎体椎弓根高度、宽度及进钉深度,并确定进钉点及进钉角度,以测量所得数据为标准,设计生产椎弓根螺钉。运用气相沉淀法(CV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进行螺钉表面钽(Ta tantalum)涂层处理,并进行电镜扫描、X射线衍射(XRD x-ray diffraction)检测及涂层结合强度检测。4只10 kg雄性约克夏猪进行动物实验,在全麻下行腰椎1-3椎体后路椎弓根螺钉植入术,左侧为实验螺钉组,右侧为对照螺钉组。3个月后进行动物处死,取手术节段腰椎标本进行螺钉最大轴向拔出力测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据动物CT扫描及三维重建测量所得椎弓根数据,设计的螺钉为直径4 mm,长度为20 mm;涂层处理后XRD检测钽涂层含量99.24%,电镜扫面1000倍下涂层表面呈鳞状,涂层结合强度为45.3 MPa。植入动物体内3个月后,钽涂层椎弓根螺钉组最大轴向拔出力为(616.62±17.72)N,对照组为(556.85±25.72)N,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利用气相沉淀法进行螺钉表面钽涂层处理方便可靠,所得涂层钽含量高、表面均匀但有具有微隙,与螺钉基质结合力强。钽涂层椎弓根螺钉植入动物体内组织相容性良好,与骨组织间结合强度较无涂层螺钉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提出一种采用动态骨骼肌肉综合分析系统(comprehensive musculoskeletal analysis system,CMAS)测量颈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的新方法,并探讨其测量的重复性和可靠性.方法 选择本院脊柱外科门诊就诊的颈部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CMAS测量和DSA动态影像测量颈椎ROM.50名受试者采用CMAS进行测量(A组),15名受试者同时采用动态X线(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影像进行测量(B组).对两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相关性分析;对A组进行观察者内、观察者间一致性分析.采用测量标准误(standard error of measurement,SEM)和最小可检测变化(minimum detectable change,MDC)对两种测量方法进行可靠性分析.结果 两种测量方法在两组不同性别、年龄分组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观察者内一致性分析ICC=0.947,95%CI(0.763,0.980),P<0.01,两次测量具有高度一致的观察者内一致性;观察者间一致性分析ICC=0.899,95%CI(0.799,0.947),P<0.01,不同测量者测量具有高度一致的观察者间一致性.A组颈椎ROM测量的SEM为3.0°,MDC为6.9°;B组SEM为1.8°,MDC为4.1°;相关性分析显示,两种测量方法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相关系数为0.758;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两种测量方法的平均差值为0.29°,差值分布接近于0,所有测量的数据点均在95%CI内.结论 CMAS测量颈椎ROM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可靠性,是用于测量颈椎ROM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