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9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97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重度颈椎后凸畸形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回顾性分析颈椎后凸畸形的外科治疗策略及临床疗效。方法1998至2005年间,16例重度颈椎后凸畸形(Cobb角平均为36^o)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颈椎后路椎板切除术后10例(7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3例脊髓型颈椎病合并后纵韧带骨化),青少年神经纤维瘤病合并后凸畸形2例,颈椎严重退变性后凸畸形2例,颈前路术后塌陷1例以及颈椎感染后畸形1例。手术策略分别为前路矫形与前后路联合矫形,对于畸形僵硬者辅以后路截骨,术中应用运动诱发电位(MEP)监测。术后通过影像学评估及JOA评分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全部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2.5年(2.0-5.8年)。影像学随访显示在术后1年均获得骨性融合,JOA评分由术前(10.5±1.8)分改善至术后(15.8±2.4)分(P〈0.01),末次随访(15.1±1、7)分。2例患者术后颈部疼痛加重,1例术后出现肩部疼痛,经对症保守治疗后症状均有所缓解;1例切口血肿,经过应用止血药、穿刺抽吸后好转,2周后血肿吸收。术后5例患者神经症状完全缓解,9例有不同程度地改善,2例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术后畸形明显改善,平均Cobb角-1.6^o,末次随访矫形维持较好。结论对于重度颈椎后凸畸形,术前仔细评估、选择恰当的手术策略、术中脊髓监测、较为熟练的外科技术均是获得良好疗效的前提条件,由于疾病本身病理生理改变及手术方式较为复杂,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2.
自20世纪50年代Smith和Robinson[1]开展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治疗颈椎病以来,历经近70年发展和完善,该术式已成为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的“金标准”。但由于病变节段的融合,牺牲了部分颈椎活动度,导致邻近节段应力分布改变与邻近节段退变加速的潜在风险。为避免这些问题,旨在保留颈椎活动度的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artificial cervical disc replacement,ACDR)应运而生。国内外短期和中期随访显示,ACDR手术均获得相对满意的疗效,加之膝、髋关节假体在临床成功应用鼓舞,早期的一些研究乐观地认为ACDR终将取代颈椎融合术,成为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的新“金标准”。然而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病例数的积累以及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开展,ACDR暴露出来的问题,如依旧出现的相邻节段退变、异位骨化、假体相关并发症以及再手术的需要,使越来越多的学者以更加审慎的态度反思ACDR在临床的应用[2]。  相似文献   
153.
【摘要】 目的:探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artificial cervical disc replacement,ACDR)术后假体周围骨吸收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假体周围骨吸收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6年8月67例因颈椎病行ACDR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8例,女29例,平均年龄41.4±6.1岁,平均随访时间88.6±14.5月。术前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1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21例,混合型颈椎病患者5例。手术节段C3/4者8例,C4/5者18例,C5/6者30例,C6/7者11例。根据末次随访时有无骨吸收出现,将纳入病例分成为骨吸收组(A组,25例)和无骨吸收组(B组,42例)。对术后假体周围骨吸收的发生率、分级、影像学参数特点以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半年、1年、2年、4年、末次随访时的骨吸收发生率分别为5.98%、7.46%、11.94%、26.87%、37.31%。末次随访时骨吸收发生在C3/4节段3例,C4/5节段7例,C5/6节段11例,C6/7节段4例;其中1级骨吸收12例,2级骨吸收9例,3级骨吸收4例。末次随访时,影像学参数中两组的颈椎ROM、手术节段ROM、T1S、颈椎Cobb角无显著差异(P>0.05);A组SVA显著大于B组(P=0.02)。A组上位椎体终板矢状径、椎体高度显著小于下位椎体(P<0.05)。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声音嘶哑、吞咽困难、自发融合情况两组间无显著差异;A组轴性疼痛的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2)。结论:ACDR术后假体周围骨吸收较常见,多数假体周围骨吸收为1~2级,且上位椎体骨吸收程度更为显著。术后假体周围骨吸收患者随访期间轴性疼痛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154.
Ehlers-Danlos综合征为一组遗传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全身皮肤及结缔组织弹性过度增加[1,2]。根据遗传、临床表现及生化改变可将其分为8种类型,其中Ⅵ型主要表现为皮肤弹性增大、关节过度活动,部分患者合并脊柱侧凸及眼球病变。该病十分罕见,其中Ⅵ型发病率低于1/50000。我们于199  相似文献   
155.
乳腺癌患者术后胸壁需用高能电子线照射,临床上使用铅挡置于限光筒的末端或铅皮直接放置于患者体表,改变限光筒的标准照射野的形状,以适应对靶区的照射,同时保护正常组织。胸壁野常不规则,术后的胸壁是内厚外薄,同一射野中不同部位源皮距不等,会使受照部位的剂量分布受到严重影响…1,照射时常需转机架才能使射野垂直于胸壁,因此使用以上两种挡铅方法,不但不能满足临床的要求,而有可能使铅皮或者铅  相似文献   
156.
2022年,颈椎外科领域做出了大量新颖独到、精准创新的研究。传统热点问题得到充分阐述论证,提出了更具指导意义的精准诊疗建议,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等高新技术的蓬勃发展也为颈椎外科注入新的活力,相关研究如火如荼。我们通过PubMed检索了2022年脊柱外科领域三大期刊(Spine Journal、Spine、European Spine)和其他专业领域顶级期刊(如Lancet、European Radiology等),以及通过中国知网检索了《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的颈椎外科相关的文献,通过人工阅读筛选出颈椎退变性疾病临床相关研究并进行总结,主要目的是了解颈椎退变的最新临床研究进展,为该领域的工作者提供研究思路以及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57.
脊柱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诊治1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脊柱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其手术方式。方法:1996~2001年收治16例脊柱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平均年龄47岁),经临床及影像学诊断确诊后采取手术治疗。肿瘤位于颈椎者1例,行前路肿瘤切除钢板同定;位于胸椎者6例,采用经胸人路行肿瘤切除、植骨或骨水泥椎体重建加Z—plate内固定;位于腰椎者3例,采用后路、侧方入路或胸腹联合入路行肿瘤切除、植骨或骨水泥椎体重建、后路椎弓根、Kaneda等内固定方法;位于骶椎者4例,采用TSRH腰椎骨盆内固定重建术,2例患者仅行肿瘤切除术。术前、术后均进行化疗。术后对患者疼痛情况、影像学表现等进行随访,平均随访2.5年。结果:术中平均出血量2306ml,所有患者平均疼痛下降2.19级,7例有肿瘤复发(43.75%)。未发现椎体塌陷和内固定失败。随访中全组均存活。结论:在胸腹腔等部位生长的肿瘤容易形成巨大软组织肿块,术中出血较多。根据肿瘤的不同部位,在肿瘤切除后,可以采用不同形式的椎体重建和内固定。术前术后应联合化疗。  相似文献   
158.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目前呈世界大流行趋势,中国的疫情已经得到控制,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防止外源性输入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导致的二次爆发[1-2].  相似文献   
159.
[目的]分析严重椎间隙狭窄颈椎病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将C2/3或C3/4椎间隙称之为参考椎间隙,将椎间隙狭窄最严重的间隙称之为目标椎间隙,如果目标椎间隙高度小于或等于参考椎间隙高度的50%定义为严重椎间隙狭窄。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2月132例严重椎间隙狭窄颈椎病患者的影像指标测量结果,分析不同节段间测量指标的变化,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32例患者中,严重椎间隙狭窄累及1~4个椎间隙,共累及225个椎间隙。不同节段发生严重椎间隙狭窄的概率依次为:C5/6为79.6%,C6/7为56.1%,C4/5为28.0%;C3/4为6.8%。各节段之间椎间隙高度、颈椎整体曲度C2~7Cobb角、局部Cobb角、中立位各节段棘突间距、动力位下各节段棘突间距,以及椎间孔高度、宽度及面积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方面,椎管面积与椎间隙高度、局部Cobb角、动力位棘突间距变化呈正相关(P<0.0...  相似文献   
160.
目的 探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联合MRI T2加权像髓内高信号(ISI)节段单侧侧块螺钉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19年1月收治伴MRI T2加权像髓内ISI的MCSM患者59例,其中26例采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联合MRI T2加权像髓内ISI节段单侧侧块螺钉内固定治疗(A组),33例采用单纯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B组)。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及其改善率评价神经功能状态。在颈椎X线片上测量C2~7 Cobb角,计算颈椎整体活动度(ROM)。测量髓内信号改变比值(SCR=ISI区域光密度值/C7 ~ T1正常区域光密度值),定量评估髓内ISI程度,并进一步分析SCR变化值对JOA评分及其改善率的影响。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术后JOA评分及其改善率、术后SCR及其变化值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后C2~7 Cobb角、颈椎整体ROM及其保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SCR变化值显著改变组的JOA评分改善率最高,中度改变组次之,轻度改变组最低,3组间两两相比,JOA评分改善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对于伴MRI T2加权像髓内 ISI的MCSM患者,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联合MRI T2加权像髓内ISI节段单侧侧块螺钉内固定具有较好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尤其在术后髓内ISI的改善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