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9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96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临床和科研人才。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八年制学员培养质量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高低。本文对当前八年制学员临床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不足,及TBL教学模式与八年制学员临床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方式选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2.
脊柱肿瘤是脊柱外科领域的一大难点,尤其是脊柱恶性肿瘤,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是制约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2001年-2003年2月,笔者对32例脊柱恶性肿瘤患者在实施肿瘤切除手术的过程中留置化疗泵,此后间断瘤腔给药,初期临床观察结果显示该方法安全可靠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上颈段哑铃形肿瘤的外科治疗策略及预后。方法回顾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46例上颈段哑铃形肿瘤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外科分期、手术入路、切除方法、内固定重建技术及疗效。肿瘤性质包括神经鞘瘤33例,神经纤维瘤9例,恶性神经鞘瘤4例。依据前期设计的颈椎管哑铃形肿瘤的外科分期方法,Ⅰ期8例,Ⅱ期24例,Ⅲ期9例,Ⅳ期3例,Ⅴ期2例。经后外侧入路行肿瘤切除36例,前后联合入路行肿瘤切除10例。39例采用颈椎后路钉棒内固定系统重建,3例采用前后联合固定,4例未行内固定。结果 1例术中发生椎动脉损伤,压迫止血。术后发生脑脊液漏19例,2例继发颅内感染,经相关处理后痊愈。术后随访6~125个月,2例恶性神经鞘瘤患者于术后8个月、14个月出现局部复发,再次行手术治疗,分别于术后21个月、38个月因肺部转移导致全身衰竭死亡。其余患者未见复发,随访仍在持续进行中。结论上颈段哑铃形肿瘤的外科治疗具有相当的难度与风险,外科分期系统有助于合理制定手术方案。经后外侧入路或联合前方入路可实现肿瘤切除与重建,应注意相关并发症的处理与预防,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伴脊髓高信号(high-signal intensity zone,HIZ)改变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手术疗效结果,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为临床治疗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随访自2005年3月~2008年3月诊治于上海长征医院骨科的40例伴有脊髓HIZ改变的OPLL患者,其中19例行经前路手术为A组,21例行颈后路手术为P组。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行JOA17评分法进行评分,分析比较术前术后评分并计算比较分析改善率。[结果]A组平均随访时间(19.5±3.4)个月,P组平均随访时间(20.3±4.5)个月,术后随访时间无统计学差异。A组术后JOA评分(12.8±0.9)分,P组(11.5±1.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治疗改善率A组为(56.2±8.4)%,P组(52.5±12.2)%,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脊髓HIZ改变区域术后无一例完全消失,但范围均有一定程度减小。[结论]伴有HIZ改变的OPLL手术风险大,神经功能恢复有限,但是根据术者的经验、骨化组织类型、位置以及椎管狭窄率选择正确的前路或者后路手术方式均可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5.
枢椎肿瘤切除与重建技术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枢椎肿瘤的不同手术入路,肿瘤切除术及内固定重建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枢椎肿瘤的性质,病理类型,临床表现,各种手术途径,术式及其预后进行分析,本组18例中,骨巨细胞瘤6例,骨母细胞瘤1例,软骨肉瘤1例,骨髓瘤2例,脊索瘤2例,血管内皮细胞瘤1例,恶性淋巴瘤1例,神经纤维瘤1例,转变癌3例。5例行囊内切除,5例包膜切除,6例广泛切除,单纯枕颈后路植骨CD Cervical或Cervifix内固定术2例。结果:1例骨巨细胞瘤患进术后10d因四肢瘫痪状加重,呼吸循环衰竭死亡,1例转移癌患者术后13d因肺部感染,高热,呼吸循环衰竭死亡,术后随访6个月-4年,16例术后近期疗效较满意,局部疼痛和神经症状改善或缓解,2例转移癌患者分别于术后13个月和19个月全身多处转移,全身衰竭死亡,1例骨细胞瘤、1例软骨肉瘤术后1个局部复发。结论:应根据枢椎肿瘤具体部位,范围选择相应的手术入路和术式。肿瘤的性质,手术方式极术后综合治疗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影响。枕颈CD Cervical或Cervifix内固定术有利于保持上颈椎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骶骨肿瘤切除术后腰椎与骨盆TSRH内固定重建方法及其作用.方法本院于1998年12月~2001年12月,收治35例腰骶段骨肿瘤患者,其中原发性肿瘤32例,转移癌3例,L5~S13例,L5~S22例,L5~S31例,S13例,S1~27例,S1~36例,S1~45例,S1~54例,S2~42例,S2~53例.肿瘤切除术后给予腰椎与骨盆TSRH内固定术35例,并给予相应的放疗与化疗.结果术后随访6~43个月,1例术后出现排尿困难,2例术后出现脑脊液瘘,1例术后切口感染及延期愈合,术后近期疗效均较满意,患者腰骶部疼痛及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1例软骨肉瘤患者于术后1年复发,2例转移癌患者分别于术后14个月、20个月因全身衰竭而死亡,未发生断钉断棒.结论骶骨肿瘤切除与重建术后有利于保持腰椎及骨盆的稳定性,能够更好地减轻疼痛,保留患者的行走功能.  相似文献   
107.
刘刚  田野  曹鹏  陈华江  袁文 《中国骨伤》2021,34(11):1029-1033
目的:探讨三维CT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辅助下枕颈畸形螺钉置入术中应用的相关问题。方法:对2015年7月至2018年3月采用外科治疗的61例枕颈畸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9例,女22例,年龄25~73(46.20±12.09)岁。根据螺钉置入的不同方式分为导航组(30例)和非导航组(31例),导航组以三维CT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引导螺钉置入,非导航组依据C形臂X线透视及术中解剖标志置入。所有手术由同一手术组人员完成,术后均行CT扫描以评价螺钉位置。结果:两组共置入螺钉122枚,其中导航组置入60枚,非导航组置入62枚。导航组CT扫描螺钉位置均满意,无螺钉相关并发症。非导航组3枚(4.83%)螺钉位置不满意,术后无明显神经症状。导航组手术时间为87.5~112.5(99.6±12.0)min,非导航组87.5~107.5(97.5±10.5)min,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航组螺钉置入时间1.50~4.20(2.51±1.02)min,非导航组1.80~5.10(3.25±1.05)min,导航组螺钉置入时间短于非导航组(P<0.05)。导航组术中出血量为122~153(137.57±9.48)ml,非导航组为121~158(138.75±8.56)m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CT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具有成像清晰、定位准确的特点,能有助于提高脊下枕颈畸形手术中置钉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提出一种改良颈椎矢状面活动度(ROM)影像学测量方法,并与传统测量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纳入接受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治疗的72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脊髓型颈椎病(CSM)4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CSR)29例.利用术前颈椎仰伸位与屈曲位侧位X线片,由2名脊柱外科医师分别采用传统测量法和改良测量法对颈椎ROM进行测量.分析2种测量方法的观察者内一致性、观察者间一致性,并对2种测量方法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和比较.结果 按性别、年龄、病种分层,2种方法测量的颈椎RO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种方法测量的颈椎ROM均随年龄的增大而下降.传统方法和改良方法均具有高度观察者内一致性(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61、0.991)和观察者间一致性(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64、0.993),且改良方法的观察者内一致性和观察者间一致性高于传统方法.2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呈高度正相关(r=0.987,P<0.01).对2种方法前后2次测量结果的差值进行比较,结果显示,2种方法不同测量者之间2次测量结果的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无论哪名测量者,不同方法之间2次测量结果的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改良方法测量颈椎ROM具有高度观察者内一致性和观察者间一致性,采用改良方法能够提高颈椎ROM测量的精准度.  相似文献   
109.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发黄韧带骨化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实验性黄韧带骨化的病理演变特点。方法:将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诱发的骨化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动物黄韧带,采用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阿尔辛蓝(AB)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分别以S-100单抗和胶原Ⅱ单抗为第一抗体),然后光镜观察。结果:rhBMP-2植入后,成纤维细胞代谢活跃,出现软骨化生,并逐渐增生活跃,基质中Ⅱ型胶原纤维和硫酸软骨素增多,4周时达到高峰,此后,  相似文献   
110.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某军医大学当前研究生教育管理现状,结合研究生的实际需求与学校管理目标,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方法:采用自编问卷,调查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期间,某军医大学研究生身心状态和对管理制度、科研与导师的态度等。使用SPSS 23.0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描述性统计采用率(百分比),数据处理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发放问卷320份,回收有效问卷309份,回收率96.5%。95.8%(315人)的学员对于学员队目前管理制度工作总体感到满意;70.9%的学员对当前研究生生活感到满意,73.5%的学员能够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态;78.7%(243人)的学员感到研究生阶段科研压力较大,91.2%(282人)的学员对导师比较满意。 结论:研究生目前能够适应当前一整套管理制度,但仍应根据生源类别,加强针对性管理;加强学员心理疏导工作,深入学员生活,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加强导师与学员队管理间矛盾的协调工作,使科研工作与组织管理应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