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2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36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130篇
预防医学   9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6篇
  1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4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随着生活方式和环境的改变,居民恶性肿瘤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本研究分析1991-2011年中国居民肝癌死亡率的流行变化趋势,为制订肝癌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以1991-2011年中国15~84岁居民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数据,采用年龄-时期-出生队列(age-period-cohort,APC)模型和Intrinsic Estimator算法估计肝癌死亡率的年龄效应、时期效应和出生队列效应.结果 1991-2011年,中国居民肝癌死亡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城市、农村全人群肝癌死亡率分别由1 991年的19.63/10万和22.25/10万上升至2011年的23.61/10万和27.12/10万.APC模型结果显示,中国居民肝癌死亡风险的年龄效应总体上随年龄增加而增大,城市和农村80~84岁居民的死亡风险分别比15~19岁增加了74倍和44倍.时期效应随年代缓慢上升,城市和农村总死亡风险分别增加了38.54%和25.86%.出生队列效应波动较大,整体呈下降趋势.结论 中国居民肝癌死亡风险的时期效应占主导地位,人口老龄化、代谢性疾病和不健康生活方式可能是肝癌死亡率时期效应上升的重要原因,在肝癌防治工作中重视这些方面的改善,有助于从整体上降低居民肝癌死亡率.  相似文献   
82.
胆内瘘指胆囊或胆道与其周围器官如十二指肠、结肠、肝脏等形成瘘道,胆汁经此进入周围器官的现象,其中以胆囊-十二指肠瘘最多见,占60%~86%[1].若合并的胆石经瘘口进入肠道,可能诱发胆石性肠梗阻(gallstone ileus,GI).GI占胆石症的0.4%,占肠梗阻的1%~4%,因最早由Bouveret于1896年报...  相似文献   
83.
目的对近年来公开报道的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胆道闭锁的相关研究做一荟萃分析,初步评估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诊断胆道闭锁中的价值。方法根据检索式对中英文数据库文献进行检索,按研究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使用QUADAS-2量表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提取文献数据,拟合SROC曲线。结果本荟萃分析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32篇,按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纳入数据分析的研究共7项,结果提示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胆道闭锁拟合SROC曲线下面积为0.90(95%CI:0.88~0.93),灵敏度为84%(95%CI:72%~92%),特异度为83%(95%CI:70%~91%)。结论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胆道闭锁的临床应用前景可观,但目前尚缺乏前瞻性、高质量的临床诊断试验,各研究间异质性较大,其诊断价值尚有待进一步验证。儿童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测方法目前尚没有统一标准,有待进一步探索、完善。  相似文献   
84.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脏神经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脏神经症疗效。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 3例,用西药常规疗法。治疗组3 5例在西药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 14 % ,对照组为72 73 %。两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0 0 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脏神经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床突旁动脉瘤的手术夹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10月经直接手术夹闭的11例床突旁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动脉瘤改良Barami分型Ⅰa型2个,Ⅰb型3个,Ⅱ型3个,Ⅲa型2个,Ⅲb型1个。5例患者在复合手术室应用球囊辅助手术夹闭治疗。根据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的11个动脉瘤均术中磨除前床突后,成功夹闭动脉瘤;其中5个动脉瘤行直接夹闭,6个动脉瘤行塑形夹闭。1例患者应用Hyperform球囊临时阻断;4例患者应用Merci双腔球囊导引导管逆行抽吸颈内动脉;其中2例患者抽吸成功,瘤体明显塌陷,2例患者仅瘤壁张力减低。术后即刻DSA或CTA检查示,10个动脉瘤完全闭塞,仅1个动脉瘤瘤颈少许残留。患者术后出现视力下降1例,动眼神经麻痹1例;所有患者均无言语或肢体功能障碍发生。出院时11例患者均预后良好(GOS评分4~5分)。结论床突旁动脉瘤的手术夹闭治疗方法取决于动脉瘤的分型和瘤体大小。改良Barami分型Ⅰ型动脉瘤常采用平行于载瘤动脉直接夹闭,Ⅱ、Ⅲ型动脉瘤则使用跨血管夹塑形夹闭。采用复合手术室球囊辅助逆行抽吸技术,有利于床突旁大型或巨大动脉瘤的手术夹闭。  相似文献   
86.
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转移模式。近年来,随着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cancer livermetastasis,CRLM)诊治理念不断更新,外科技术不断进步,多学科综合治疗(MDT)诊疗模式广泛开展,临床实践愈加规范,CRLM疗效得以显著改善。初诊时被MDT判断为初始可切除的CRLM,其治疗原则业界已经基本认同,肝切除手术和化疗都是必须的,但关于手术和化疗的顺序,目前尚存争议,是否给予新辅助治疗以及新辅助治疗的方案选择是目前业界的主要学术争议点。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Enterpris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的长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100例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总结研究Enterpris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患者的长期预后。结果 100例患者中,共计104个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其中77个小动脉瘤(直径≤15mm),27个大动脉瘤(直径15mm至≤25mm)。根据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的分类,36个动脉瘤属眼动脉瘤(Ⅰ型),68个动脉瘤属垂体上动脉动脉瘤(Ⅱ型)。94%患者完成临床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8.89±17.63)个月],随访患者中97.8%患者远期预后良好(m RS 0~2分);82%患者完成影像学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34±7.69)个月],其中7个动脉瘤出现颈部残留,4个动脉瘤复发再通。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8.0%,血栓形成3例、弹簧圈脱出2例、血管痉挛2例、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单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动脉瘤大小(P=0.000)与动脉瘤不完全栓塞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动脉瘤不完全栓塞(P=0.038)与动脉瘤复发相关。结论 Enterpris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安全有效,动脉瘤体积越大难以完全栓塞,复发率相对更高。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三明治”式新辅助放化疗的Ⅱ期临床研究的良好近期疗效能否转化为中远期生存获益。 方法 2012年间 45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给予术前“三明治”式新辅助放化疗。采用XELOX方案化疗,放疗采用VMAT技术,GTV 50 Gy分25次、CTV 45~46 Gy分25次。放疗结束 6~8周后遵循TME切除。应用Kaplan-Meier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分析。 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46.7个月,无 1例LR,3年DM率为18%,3年OS、DFS率分别为96%、84%。单因素分析提示神经束受侵、病理N1-N2(病理Ⅲ期)、治疗前CA-199是影响DM的因素(P=0.000、0.000、0.013)。 结论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三明治”式新辅助放化疗获得的显著近期疗效可转化为中期生存获益,但需要进一步Ⅲ期临床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89.
目的 评价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3—2012年间291例LARC接受了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手术±术后辅助化疗。放疗为2DRT、3DRT,45~50 Gy分23~25次。化疗方案包括FOLFOX6、XELOX及单药希罗达等,术前化疗2~4周期。放疗结束后3~8周手术,遵循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原则。134例患者术后接受了辅助化疗。Kaplan-Meier法计算OS、DFS、RFS和DMFS等,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全组均完成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及手术。R0切除率为98.9%,保肛率为53.6%。T降期73.1%,N降期83.6%,临床分期降期79.4%。pCR率为26.8%,3级血液系统反应为7.9%,3级腹泻为7.2%,3级放射性皮炎为2.7%。术后会阴部疼痛占12.3%,伤口延迟愈合占8.2%。随访率94.5%,5年样本量为95例。5年OS、DFS、RFS和DMFS分别为76.6%、72.1%、88.8%和79.7%,5年LR率为7.5%,远处转移率为15.8%。术后病理分期是预后影响因素。结论 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提高了LARC的R0切除率及保肛率,并使肿瘤显著降期,不良反应较轻且未增加手术并发症,LR率低且远期生存率得到改善。术前新辅助放化疗作为LARC标准治疗策略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 观察内镜经鼻腔人路手术治疗前颅底中线区和鞍上病变的解剖学特点.方法 在10例成人尸头标本上模拟内镜下经鼻腔至前颅底中线区和鞍上的手术入路.采用经双鼻孔-鼻中隔黏膜间入路,前、后组筛窦和双侧上、中鼻甲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切除.研究该人路下的手术可及范围、路径、各区域的解剖特点,确立术中具有指导意义的解剖标志等.结果 以两侧颈内动脉-视神经隐窝(OCR)的连线定位,在鞍结节、蝶骨平台处磨开骨质,可暴露前达额窦、两侧达眶内侧壁的整个前颅底中线区域,向鞍上可以显露鞍上池、视交叉池、终板池及其内的重要组织结构,并可经终板进入第三脑室.测定了鼻小柱至蝶窦口、鞍底、鞍结节、OCR内缘、筛后动脉、筛前动脉的距离,两侧OCR内缘间的距离.结论 内镜下经鼻腔入路视角明显扩大,手术可及范围得到极大扩展,且具有可以直接到达病变区域、避免对脑组织、血管的牵拉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