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2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36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130篇
预防医学   9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6篇
  1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4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幸标  顾培元  魏栋  陈功  张寒  李猛  胡卫星 《江苏医药》2013,39(10):1153-1156
目的探讨岩斜区肿瘤合理的术前风险评估、临床分型及手术入路。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岩斜区肿瘤显微外科手术资料。根据影像学特征和临床表现,将岩斜区肿瘤进行分型和术前风险评估,并比较不同手术入路的疗效。结果肿瘤全切除38例(61%):扩大翼点入路3例,颞下经小脑幕入路8例,乙状窦前入路6例,乙状窦后入路21例。术后新增神经功能障碍26例(42%),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结论手术入路的选择应结合术前风险评估及肿瘤分型综合考虑。对于术前评估风险大的肿瘤,结合肿瘤分型,应选择相对简单、微创的乙状窦后入路或颞下经小脑幕入路。  相似文献   
72.
<正>两性霉素B对大部分真菌感染有效,且耐药菌株少见,临床应用40余年仍极具实用价值。为降低其明显的肾毒性和输注相关不良反应,国外近年开发了3种脂质体剂型:两性霉素B脂质体(L-AmB)、两性霉素B脂质体复合物(ABLC)和两性霉素B胶体分散剂。其中尤以L-AmB疗效好,不良反  相似文献   
73.
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moma of the breast)是乳腺癌中罕见的类型,所占比例<1%。我院收治1例乳腺含鳞状细胞癌成分的化生性癌患者,本文探讨其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74.
损伤控制性(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理论起源于对酸中毒、低体温状态和凝血紊乱"致死三联征"的认识,较早应用于创伤患者,贯彻于其中的理念是在严重创伤或疾病面前,外科首先是挽救性命、保存功能,而非做一个完整的手术[1].  相似文献   
75.
76.
目的 通过比较新辅助放化疗后cCR的直肠癌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和TME治疗的效果,旨在探讨非手术治疗策略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06—2016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术前放化疗并获得cCR的135例Ⅱ、Ⅲ期直肠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非手术组(43例NOM组)和标准手术组(92例SOM组)。比较2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挽救性治疗后的累计LC率、DFS、OS以及保肛率等。Kaplan-Meier法计算LC、OS、DFS并Logrank法检验,χ2检验保肛率。结果 中位随访39个月(10~127个月)。135例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分别为3.7%和11.1%,术后3年DFS和OS分别为90.5%和97.0%。NOM组与SOM组术后3、5年DFS率分别为87%与93%、73%与87%(P=0.089),OS率分别为98%与99%、98%与97%(P=0.578)。NOM组局部复发5例(12%),80%患者得到挽救性治疗,累计LC率为98%;SOM组无局部复发病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NOM组保肛率为93%,显著高于SOM组的70%(P=0.030)。结论 新辅助放化疗后获得cCR的直肠癌患者采取非手术治疗策略是可行的,部分局部复发患者仍可通过及时的挽救性治疗痊愈,从而有效避免了TME及其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初中生知觉到的教师领导行为模式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教师领导行为问卷、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湘潭市两所中学的564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初中生知觉到的教师领导行为模式可以归为民主型、权威型和放任型三种类型;不同类型在总样本、学校类型、年级上的分布差异显著,在性别上的分布差异接近显著;②知觉到教师领导行为模式为民主型的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于权威型和放任型领导下的学生,而知觉到权威型和放任型领导的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教师领导行为模式与学生心理健康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8.
陈功  王自谱  朱丹丹  陈祥  信照亮 《浙江医学》2019,41(12):1241-1244
目的通过PET/CT显像示踪,观察中枢系统病变的趋化作用对移植单核细胞走向和分布的影响,为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放射性核素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标记兔外周血单核细胞,经枕大池植入脑膜炎模型兔的蛛网膜下腔,PET/CT显像观察标记细胞在蛛网膜下腔的走向和分布情况;放射性核素18F-FDG标记鼠单核细胞植入阿尔兹海默症(AD)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和作为对照组的C57BL/6小鼠侧脑室,PET/CT显像观察标记细胞在小鼠中枢系统的走向与分布情况。结果放射性核素在脑膜炎模型兔的蛛网膜下腔中分布范围比正常兔更广,向头端沿蛛网膜下腔到达整个脑部,且脑实质、肾、肝的放射性核素的摄取也较正常兔强,3h显像仍可见到脑实质有放射性核素的摄取。AD小鼠侧脑室移植的单核细胞,仅仅局限分布于脑室内和脑部的蛛网膜下腔,主要集中于注射部位和海马附近,而C57BL/6小鼠移植的细胞分布范围较更广,可达到脊髓蛛网膜下腔内;同时,AD小鼠在移植后15h时仍可以检测到18F-FDG标记的单核细胞。结论植入中枢系统的单核细胞会受病变趋化作用的影响,在制定细胞移植方案时应予考虑;侧脑室与蛛网膜下腔是中枢系统疾病如AD和脑膜炎可选的单核细胞移植部位;利用18F-FDG标记单核细胞中枢系统PET/CT示踪,是有效的植入细胞活体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治疗对原发胃肠道恶性淋巴瘤(PGIL)的临床疗效,为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腹部外科手术治疗的39例PGI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女7例,年龄18~75岁(中位年龄47岁).Ⅰ期12例(30.8%),Ⅱ期7例(17.9%),Ⅲ期6例(15.4%),Ⅳ期14例(35.9%).采用logistic逐步分析方法分析PGIL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应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的生存率.结果 28例行择期手术(71.8%),11例因急腹症行急诊手术(28.2%).其中,23例(59.0%)肿瘤完全切除,11例(28.2%)肿瘤部分切除,5例(12.8%)肿瘤未能切除.除3例(7.7%)患者单纯外科手术治疗外,36例均接受综合治疗,其中,23例(59.0%)行手术联合术后化疗,13例(33.3%)行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化疗是恶性胃肠道淋巴瘤发生急腹症的危险因素(OR=5.083,95%CI 1.028~25.135,P=0.046).生存分析提示,择期手术的2、5年生存率均为82.3%,明显高于急诊手术的34.1%、17.0%(P=0.001);肿瘤完全切除患者的5年生存率比部分切除及未切除患者显著提高(89.7%、36.4%和26.7%,P=0.006).结论 术前化疗是引起PGIL发生急腹症的重要危险因素,而手术时机和切除范围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因此,PGIL应推荐择期手术,争取肿瘤的完全切除,对于肿瘤未切除而行化疗的患者应警惕急腹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0.
通过理论根基、处方用药经验介绍秦钟副教授临床经验情况,并附典型病例分析,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