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04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过程中胚胎培养液中氨基酸浓度与选择性单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50例接受选择性单胚胎移植患者,收集胚胎移植当日的胚胎培养液50份,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妊娠组与未妊娠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培养液中20种氨基酸含量,分析培养液中氨基酸浓度与选择性单胚胎移植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临床妊娠者17例,妊娠成功率为34.00%;妊娠组胚胎培养液中甘氨酸和丙氨酸浓度((67.5±8.9)、(62.0(15.0,83.6)μmol/L)明显低于未妊娠组((85.7±65.0)、(93.2(21.2,124.3)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混杂因素后,胚胎培养液中甘氨酸(OR=0.980,95%CI:0.970-0.990,P=0.025)和丙氨酸(OR=0.990,95%CI:0.980-1.000,P=0.018)浓度与妊娠结局呈负相关。结论胚胎培养液中甘氨酸和丙氨酸浓度与选择性单胚胎移植是否妊娠有关;2种氨基酸浓度较低时妊娠成功率较大。  相似文献   
52.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pathologic characters of colorectal cancer with simultaneous hepatic metastasis and the prognosis. Methods From Aug. 1994 to Dec. 2006, 2019 cases of colorectal carcinoma were admitted, among them there were 166 patients of colorectal cancer with synchronous liver metastases receiving surgical therapy. Result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using the software of SPSS. Results These 166 patients with synchronous liver metastases from colorectal cancer accounted for 8.1% of all 2019 patients of colorectal cancer admitted. Multivariate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CEA level before surgery、depth of invasion、 pathological type and Ducks' stage were the key risk factors predicting simultaneous liver metastasis from colorectal cancer. The survival rates at 1, 3 and 5 years were 69%, 21%, and 9% respectively.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different liver metastasis group of H1, H2 and H3(X2=23.35, P<0.01). The survival rates of patients undergoing radical resection was higher than those undergoing palliative resection (PR)and by-pass operation or feeding neostomy(BP/ FN)(X2= 21.18,P<0.01). PR improved short-term prognosis but did not improve long-term survival compared with BP/FN group(P=0.13). Conclusion Colorectal cancer with synchronous liver metastases has poor clinic pathological characters. Different degree of liver metastasis result in different prognosis.Radical resection leads to a better prognosis. Palliative resection can improve short-term prognosis and life quality but can't improve long-term survival.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局限进展期胃肠间质瘤(GIST)行伊马替尼术前辅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确诊为局限进展期GIST并接受伊马替尼术前辅助治疗的23例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术前伊马替尼治疗中位时间为6(1~18)个月,22例400 mg/d,1例600 mg/d持续口服。22例获得有效的影像学评价,其中,19例(86.4%)影像学评价为部分缓解[1例术后证实病理学完全缓解(4.5%);实际部分缓解18例(81.8%)];疾病稳定3例(13.6%)。无原发耐药进展的病人。经过术前治疗,肿瘤缩小中位数为4(0~9)cm。伊马替尼术前停药时间为7(5~14)d。伊马替尼术前治疗期间,3级或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26.1%(6/23),其中3级粒细胞减少2例,4级药疹1例,消化道出血3例(1例死亡)。手术完整切除22例。术后发生3级以上手术相关并发症2例(9.1%),均为术后延迟性胃排空,均经保守治疗后治愈。22例病人中,KIT基因外显子11突变18例(81.8%),KIT基因外显子9突变3例(13.6%),KIT和PDGFRA野生型1例(4.5%)。20例病人术后接受辅助治疗,辅助治疗中位时间25(4~74)个月。随访中位时间为50(39~105)个月。预计术后5年无病存活率和总存活率分别为65.6%和80.5%。但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后无进展生存及总生存时间与各种因素无相关性。结论 伊马替尼术前辅助治疗局限进展期GIST总体耐受良好,有助于缩小手术范围,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治疗期间应注意观察和合理处理药物副反应。伊马替尼术前辅助治疗能否改善GIST病人总生存期尚待进一步大样本研究。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舒尼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晚期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3月至2009年9月接受舒尼替尼治疗的18例晚期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舒尼替尼口服,每天1次.按照50 mg/d,连续用药4周,停药2周(4/2方案)和37.5 mg/d持续给药方案治疗.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并评价疗效.结果 符合要求的18例晚期GIST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44.0周(95%CI:22.7~65.3周).部分缓解1例,疾病稳定11例,疾病进展5例,1例不能评价.不良反应最常见为手足综合征和白细胞减少.结论 舒尼替尼可有效治疗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能耐受的晚期GIST,中国患者基本可耐受37.5 mg/d的持续给药方案,不良反应可通过减量、间断停药或对症治疗处理.  相似文献   
55.
患者,女,28岁.因"发现左侧腹腔巨大包块2周"入院.查体: 腹部无明显膨隆,左侧腹肌较右侧紧张,无压痛及反跳痛,未扪及明显包块,左侧腹部叩诊为浊音,右侧为鼓音,浊音范围上界至左侧肋弓,右侧至前正中线,下界至耻骨联合区,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相似文献   
56.
不同时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1994至1999年与2000至2006年2个时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探究影响胃癌预后的因素.方法 将1994年6月至2006年12月连续收治的1016例胃癌病例按手术治疗时间分为1994至1999年时期Ⅰ、2000至2006年时期Ⅱ两组,对比其临床病理特点变化,生存分析比较两组预后的不同,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男女构成比、早期胃癌比例、临床不同TNM分期病例比例、专业化手术、辅助化疗方面,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肿瘤部位、腹膜播散、淋巴结转移、根治切除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时期Ⅱ的5年总体生存率、根治切除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48.1%、61.5%,均显著高于时期Ⅰ的32.8%、42.4%(均P<0.01).根治切除、淋巴结转移与否、进展期胃癌、临床不同TNM分期、无辅助化疗、专业化手术方面,时期Ⅱ的生存率都显著高于时期Ⅰ(均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Borrmann分型、病理组织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根治性手术、辅助化疗、不同时期是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时期Ⅱ胃癌的治疗效果得到很大提高,得益于早期胃癌诊断率的提高以及包括规范化的胃癌根治手术、辅助化疗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二代测序(NGS)技术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RPKD)家系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个ARPKD家系,采用Sanger测序调查家系成员多囊肾/多囊肝病变1(PKHD1)基因突变情况.以PKHD1基因编码区为目标区域,在基因上下游2 M区域内选择120个高密度紧密连锁的单...  相似文献   
58.
目的建立一个稳定的大鼠胃癌移植瘤新生淋巴管内皮细胞(LEC)培养体系。方法SGC7901胃癌细胞被接种到4周龄的裸大鼠足垫,瘤周围注射1%的Evans蓝显示淋巴管,显微解剖淋巴管,应用免疫磁珠法分选纯化LEC后在EGM-2培养液中培养,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IJEc特异性标记物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VE-1)、膜糖蛋白(podoplan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的表达,以管腔形成实验判定LEC能否形成淋巴管样结构。结果成功构建裸大鼠胃癌移植瘤动物模型,显微解剖获得瘤周淋巴管。免疫磁珠法分选LEC,其纯度为95%,活细胞数大于70%。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表明,LEC表达VEGFR-3、podoplanin和LYVE-1。在Matrigel基质胶上,LEC能形成管腔样结构。结论淋巴管解剖和免疫磁珠法可成功分选胃癌移植瘤新生淋巴管内皮细胞,从而建立一种简便和稳定的LEC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靶向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的siRNA抑制人结肠癌LoVo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和机制。方法:构建针对hTERT基因的siRNA(pU6-hTERT-siRNA),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LoVo细胞,以同源性的pU6作阴性对照,以未转染的细胞作空白对照。MTT法检测细胞生长率。建立裸鼠结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瘤内注射法将pU6-hTERT-siRNAs、pU6转导,观察各组移植瘤生长情况。RT-PCR和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株和移植瘤细胞hTERTmRNA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hTERT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LoVo细胞转染pU6-hTERT-siRNA72 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达42.1%,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3.2%),P0.01。裸鼠皮下移植瘤转染pU6-hTERT-siRNA14 d后,种植瘤体积为(85.9±18.7)mm3,显著小于阴性对照组[(157.4±55.6)mm3]和空白对照组[(155.2±54.2)mm3],P0.01。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转染pU6-hTERT-siRNA后,细胞株和移植瘤内的hTERT mRNA以及细胞株蛋白水平表达显著减少(P0.01),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间无显著差异。结论:pU6-hTERT-siRNA在体内外能有效抑制结肠癌LoVo细胞中hTERT基因表达,对裸鼠皮下结肠癌细胞移植瘤有明显的抑制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南海真菌代谢物1386A对胃癌MCG-803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MTT细胞活性检测法检测1386A对MCG-803细胞活性的影响,用集落形成实验检测1386A对MCG-803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386A对MCG-803细胞周期分布、凋亡、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结果:1386A作用于MCG-803细胞24、48和72h后,MTT检测细胞活性的IC50分别为29.70、14.07和13.47μmol/L,1386A作用48h后集落形成实验检测MCG-803细胞增殖的IC50为3.27μmol/L,1386A作用48h后MCG-803细胞的S期比例由25.6%上升为56.8%,1386A作用24h后MCG-803细胞早期凋亡率由3.34%上升为8.39%,1386A作用24h后MCG-803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率为56.26%。结论:南海真菌代谢物1386A能明显抑制胃癌MCG-803细胞的生长,可能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