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39篇
药学   33篇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目的探讨慢性胃溃疡早期癌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为其诊断和治疗策略的合理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0年6月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43例慢性胃溃疡早期癌变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比较其与同期343例胃原发型黏膜内癌(其中I~Ⅱ型275例,Ⅲ型68例)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的差异。结果43例慢性胃溃疡早期癌变男性30例(69.8%),60岁以下者23例(53.5%);溃疡位于胃体和胃窦者39例(90.7%),直径小于2cm者26例(60.5%);癌变后23例为未分化型(53.5%),4例(9.3%)出现淋巴结转移。43例慢性胃溃疡早期癌变患者中有4例病灶位于胃上1/3,而Ⅲ型黏膜内癌均位于胃中下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而在细胞分化程度、脉管癌栓和淋巴结转移等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方面,溃疡早期癌变与原发型Ⅲ型以及I一Ⅱ黏膜内癌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43例慢性胃溃疡早期癌变患者术后中位随访57(16—98)月,5年总生存率为95.3%,与I~Ⅱ型(97.4%)和Ⅲ型(94.5%)黏膜内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632)。结论慢性胃溃疡早期癌变的临床病理特征与原发型胃黏膜内癌相似,预后良好,经根治性手术治疗能够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52.
目的 分析胃癌D2根治术后胰漏的发生率及其原因.方法 连续收集2009年7月1日至12月31日间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胃癌专业组收治132例胃癌D2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测定术后第1、4、7天腹腔引流液及血清淀粉酶浓度,根据术后第1天的腹腔引流液淀粉酶值诊断胰漏.观察胰漏的发生率,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胰漏发生的因素.结果本组胰漏发生率为17.4%.胰漏的发生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分期、N分期、切除范围、引流液量及术后血清淀粉酶值无关.结论 胰漏在胃癌D2根治术后发生率较高,术中需常规预防性腹腔引流.  相似文献   
153.
沈承澜  沈振斌  陈伟东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2):2460-2463,2466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它们在胃癌增殖、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135例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999年12月-2005年12月手术的胃癌病例,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标本VEGF、HIF-1α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用K-M生存分析及Cox回归单因素、多因素比较分析影响胃癌患者预后因素.结果 胃癌组织VEGF、HIF-1α阳性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1),胃癌组织VEGF阳性表达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胃癌组织HIF-1α阳性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显著相关(P<0.01).胃癌组织中VEGF、HIF-1α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胃癌的肿瘤部位、Borrmann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VEGF阳性表达、HIF-1α阳性表达等影响因素与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TNM分期、淋巴结转移、HIF-1α阳性表达为影响胃癌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 HIF-1α在胃癌中是肿瘤耐受缺氧的中心环节,VEGF和HIF-1α的阳性表达可作为判断肿瘤具有高度侵袭转移潜能和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4.
目的 探讨基于虚拟现实的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电针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组(n=35)、虚拟现实下肢机器人组(n=35)和联合治疗组(n=35)。电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电针治疗,虚拟现实下肢机器人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虚拟现实的下肢康复机器人康复训练,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电针和基于虚拟现实的下肢康复机器人康复训练,6d为1个疗程,休息1d后继续治疗,共进行4个疗程。比较3组干预前后肢体功能、平衡功能、神经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3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下肢部分(Fugl-Meyer assessment–lower extremity,FMA-LE)、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和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trok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SS-QOL)评分均显著增加,且联合治疗组的变化更显著(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3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平均轨迹误差值均和平均耗时显著减少,且联合治疗组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 基于虚拟现实的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电针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感觉功能以及平衡功能,并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