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陆青梅 《护理研究》2005,19(22):2033-2034
婴儿湿疹是婴儿时期常见的皮肤病,常见于肥胖或营养不良的婴儿,多见于出生后1个月开始发病,如果处理不及时或护理不当,可继发局部感染或全身感染,临床表现为丘疱疹、皮疹结痂、渗出糜烂3种皮疹混合存在,发热,浅表淋巴结肿大,外周血白细胞增高;患儿哭闹,寝食不安,严重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我科应用局部吹氧加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儿湿疹继发感染患儿3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2.
陆青梅 《右江医学》2006,34(6):681-682
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在教学过程中列举一些典型病例,作为辅助手段。华西医科大学[1]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原理,设计了以病例为引导教学(Case Base Study,CBS),应用于基础主干学科的教学中效果良好。为了探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课堂教学中的效果,以及学生对这种教学法的满意程度,我们试行了病例导入式教学法,通过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我院2002级、2003级护理本科生共167人,将2003级护理本科生作为观察组,2002级护理本科生为对照组。观察组学生82人,年龄18~…  相似文献   
43.
目的了解颈椎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探讨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38例颈椎病患者发放疾病不确定感、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应用PEMS3.1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8例颈椎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87~132分,平均(111.84±12.84)分,处于中等水平25例(65.79%),高水平13例(34.21%)。焦虑得分为32~72分,平均(51.76±8.15)分,与全国常模[(29.78±0.4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62,P〈0.05),其中,无焦虑3例(7.89%),轻度15例(39.47%),中度12例(31.58%),重度8例(21.05%)。抑郁得分为36~65分,平均(52.76±8.15)分,其中,无抑郁15例(39.47%),轻度15例(39.47%),中度8例(21.05%)。疾病不确定感总得分、不明确性、不可预测性、复杂性、不一致性与焦虑、抑郁呈正相关(均P〈O.05)。结论颈椎病患者存在较高的疾病不确定感及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严重影响颈椎病患者身心健康。对颈椎病患者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才能降低颈椎病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焦虑和抑郁水平,患者应自觉调整不良的心理状态,促进疾病恢复,才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支持、技巧、自信(support、skill、self-confidence,3S)理念在重建农村婴儿纯母乳喂养中的作用.方法 将106例0~6个月非纯母乳喂养婴儿的母亲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婴儿母亲应用3S理念进行干预,对照组婴儿母亲只进行口头健康教育.干预后1个月、2个月分别评价两组婴儿重建纯母乳喂养情况,干预后2个月比较两组婴儿母亲对干预方法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母亲干预后1个月、2个月,其婴儿重建纯母乳喂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对照组母亲干预后2个月,其婴儿重建纯母乳喂养率较干预后1个月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婴儿母亲干预后1个月和2个月,其婴儿重建纯母乳喂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婴儿母亲对干预方法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农村婴儿母亲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帮助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指导哺乳技巧等,能使婴儿母亲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对促进母婴身心健康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农村初产妇婴儿喂养及护理知识认知的影响。方法将116例农村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给予针对性、系统化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农村初产妇对婴儿喂养及护理知识认知得分(40.09±3.39)分、对健康教育方式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36.34±2.07)分,U=3.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农村初产妇进行针对性、系统化健康教育,不仅能提高对健康教育方式满意度,而且能提高婴儿喂养及护理知识认知程度,可促进其科学喂养及护理婴儿,从而有效预防母婴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母婴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6.
目的 了解桂西地区留守营养不良儿童监护人对儿童营养相关知识需求情况,探讨干预措施方法.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对留守营养不良儿童监护人发放问卷调查表.结果 留守营养不良儿童监护人对儿童营养相关知识缺乏,需求率高.结论 了解留守营养不良儿童监护人对儿童营养相关知识认知程度和需求,并对他们进行相应的干预措施,才能提高监护人对儿童营养不良的认识,改善不良的营养行为及习惯,改善留守儿童的营养状况,提高他们的体质.  相似文献   
47.
早产儿(preterm infant)又称未成熟儿,是指胎龄不足37周的新生儿.近年来我国早产儿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2~2003年已升至7.76%.其病死率为12.7%~20.8%[1].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早产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但由于早产儿的各个系统尤其是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喂养后极易出现喂养不耐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这样不但增加了家长心理及经济负担,而且严重影响早产儿生存质量.因此,如何根据早产儿消化特点,选择合适的干预措施,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是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家长心理和经济负担、提高其生存质量的主要措施.现就此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8.
目的:了解脑性瘫痪(CP)患儿家长的社会支持状况与患儿遵医行为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62例CP患儿家长进行调查分析。结果:SSRS高分组与低分组相比,高支持组患儿家长完全按时复诊(70.97%)、完全遵照日常指导进行功能锻炼(51.61%),完全不按时复诊(0.00%)、完全不遵照日常指导进行功能锻炼(0.00%)与低支持组(分别为29.03%、6.45%、35.48%、45.1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不完全按时复诊(29.03%),不完全遵照日常指导进行功能锻炼(48.39%)与低支持组(分别为35.48%、48.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会支持对CP患儿遵医行为有明显促进作用,通过加强CP患儿家长社会支持的一系列有效措施,可以提高遵医行为,医护人员在患儿家长社会心理护理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9.
脑性瘫痪患儿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焦虑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脑性瘫痪患儿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焦虑水平,探讨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其应对疾病的能力,降低焦虑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随机抽取首次在我院就诊,并确诊为脑性瘫痪的患儿家属42名,发放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测量。结果疾病不确定感总分79~134分,平均(106.57±14.21)分,处于中等水平36名(85.71%),高等水平6名(14.28%);焦虑总得分(43.29±10.20)分,与全国常模(29.78±0.46)分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44.33,P〈0.01)。结论脑性瘫痪患儿家属存在较高的疾病不确定感,焦虑水平高。医护人员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其应对疾病的能力,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和焦虑水平,改善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脑性瘫痪患儿家长疾病不确定感、焦虑的影响。方法对42名脑性瘫痪患儿家长在实施健康教育前、后发放疾病不确定感及焦虑量表,比较实施健康教育前、后家长疾病不确定感、焦虑有无差异。结果健康教育后,脑性瘫痪患儿家长疾病不确定感、焦虑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对脑性瘫痪患儿家长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患儿家长的疾病不确定感及焦虑水平;及时调整心态,以提高其应对疾病的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