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9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81.
目的 评价应用镍钛记忆合金腕骨四角融合器(NiTi shape memory alloy four-corner arthrodesis concentrator,NTMA-FCAC)治疗腕塌陷(carpal collapse)的效果.方法 2006年8月至2009年6月,应用NTMA-FCAC行头骨、月骨、三角骨及钩骨四角融合并舟骨切除术治疗13例腕塌陷患者,男8例,女5例;年龄23~61岁,平均38岁;右手9例,左手4例.其中陈旧性舟骨骨折不愈合致腕塌陷7例,陈旧性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致腕塌陷5例,舟月进行性腕塌陷1例.随访内容包括术后患手握力、腕关节活动范围、腕关节疼痛程度、腕关节X线检查.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腕关节疼痛程度.采用Krimmer腕关节评分对腕关节总体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26.5个月.术后平均握力为(32.49±6.21)kg,恢复至健侧的80.8%;术后腕关节活动范围达到健侧的53%以上.X线检查未见骨不连及伤口感染.腕关节VAS评分:休息状态下术前为(4.46±1.27)分,术后为(1.31±0.95)分;负重状态下术前为(7.00±1.41)分,术后为(2.62±1.26)分;两种状态下术前及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Krimmer腕关节评分为79分.术后优良率为84.6%.结论 应用NTMA-FCAC进行四角融合术能保存大部分腕关节功能,是治疗腕塌陷的有效办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esults of NiTi shape memory alloy four-corner arthrodesis concentrator (NTMA-FCAC) for carpal collapse. Methods We reviewed retrospectively 13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caphoid excision with four-corner arthrodesis using NTMA-FCAC for carpal collapse from August 2006 to June 2009. There were eight males and five females, with an average age of 38 years (range, 23-61years). The cause of carpal collapse was SNAC in 7 cases, perilunate dislocations in five and SLAC in one.The injury mechanisms included traffic accidents (5 cases), falling from a height (4 cases), crashes (3 cases)and sprain (1 case). Objective measurements included grip strength and range of the wrist. Radiographs were performed in all patients. A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was used to assess wrist pain. The results were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Krimmer wrist scores. Results The mean follow-up time was 26.5 months (range,6-36 months). Clinical evaluation yielded the mean grip strength of (32.49±6.21) kg (80.8% of opposite side).The mean range of the wrist reached over 53% of the healthy side. Non-union and wound infection were not seen. The mean VAS scores had improved from 4.46±1.27 preoperatively to 1.31 ±0.95 postoperatively. The mean pain scores under stress had improved from 7.00±1.41 preoperatively to 2.62±1.26 postoperatively.There were remarkabl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The mean Krimmer wrist score was 79. Conclusion Four-corner arthrodesis using NTMA-FCAC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carpal collapse, preserving a majority of wrist function.  相似文献   
82.
计算机重建技术、数字化影像学处理技术、三维( three-dimensional,3D)仿真虚拟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与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M)技术、人体骨骼快速建模和快速成型(rapid prototyping,RP)技术、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技术、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骨科疾病临床诊断的准确及时、临床治疗的精确有效以及医疗质量和安全的保障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也为相关的疗效预测和基础研究开拓了新天地.作为骨科领域中所涉及解剖结构最为复杂的脊柱外科,尤其受益于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将脊柱外科领域运用的主要数字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3.
[目的]通过尸体标本实验的方法探讨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对6具胸椎尸体标本进行CT扫描,根据CT扫描资料,利用逆向工程原理及快速成型技术设计制造出个体化导航模板,利用个体化导航模板在尸体标本上辅助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所有螺钉的置入由同一位具有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经验但无胸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经验的骨科医师进行操作,随后采用大体解剖的方法肉眼观察置钉的准确性;并根据螺钉是否穿破椎弓根、穿出距离及穿破方向进行分级.[结果]共设计制作了72个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144枚,132枚(91.7%)螺钉完全在椎弓根内;12(8.3%)枚螺钉穿破椎弓根,其中2枚螺钉穿破椎弓根内侧壁(穿破距离分别为0.6、0.8 mm),10枚螺钉穿破椎弓根外侧壁(9枚螺钉穿出距离<2 mm,1枚螺钉穿出距离为2.5 mm);没有椎弓根上方、下方及椎体前方穿破的螺钉.所有穿破椎弓根壁的螺钉均在安全可接受的范围内.[结论]快速成型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准确率高,对术者无特别的经验要求,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避免术中放射性损伤,为胸椎椎弓根螺钉的置入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方法,尤其适用于初学者.  相似文献   
84.
数字化脊柱椎弓根导航模板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利用逆向工程(RE)原理和快速成型(RP)技术设计一种新的胸腰椎椎弓根定位的方法.方法 取患者CT连续扫描数据集,应用三维重建软件Amira 3.1建立胸腰椎三维模型,以.stl格式导出模型.在Imageware 12.0平台打开三维重建模型,定位三维参考平面,利用RE原理寻找椎弓根的最佳进钉钉道.提取椎板的表面解剖学形态,建立与椎体后部解剖学形态一致的模板.拟合模板和椎弓根孔道成定位模板,将椎体和定位模板通过激光RP技术生产出实物模板,手术时利用建立的定位模板与椎体的后部结构相吻合,通过导航孔进行胸腰椎椎弓根的定位,置入椎弓根螺钉.术后根据X线片和CT扫描评价椎弓根螺钉的位置.结果 建立了制作个体化导航模板的方法,通过RP技术生产出的导航模板具有较好的准确性,适用于胸腰椎椎弓根螺钉的导航定位. 结论 利用RE原理和RP技术为胸腰椎椎弓根定位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5.
目的了解生殖股神经(GFN)在腰椎前路微创手术中的应用解剖学特点,提出减少生殖股神经损伤的解剖学依据。方法通过15具成人腰椎标本观察生殖股神经与腰大肌的关系,观察GFN的分型,为腰椎前路微创手术安全暴露及手术中避免生殖股神经损伤提供解剖学的依据;结果生殖股神经30%起自L1:63.3%、3.3%起自T12及L3;根据与腰大肌的关系可分为肌内段和肌外段;穿出腰大肌的位置一般位于第3腰椎和第4腰椎,GFN的穿出点距腰大肌内侧缘的距离为6.2mm(1.1~19.5mm)。结论GFN在穿出腰大肌时最容易受到损伤,L1-L2椎体的暴露最好将腰大肌前侧1/3的肌束沿肌纤维分离,将GFN包裹在肌束的内侧,将肌束向内侧牵开。而在下腰椎,可以沿腰大肌的内侧切开也可以从肌肉的前侧1/3切开,将GFN向外侧牵开,牵引力不能太大,否则容易引起神经的牵拉伤。  相似文献   
86.
椎弓根钉SRS系统治疗下腰椎创伤型滑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腰椎骨折发生率低,在所有的脊柱骨折中仅占4%左右,而下腰椎创伤型滑脱就更为罕见。我科近5年来收治了5例下腰椎创伤型滑脱,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SRS系统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7.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一种较新的手术方式, 用于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和椎体肿瘤, 可提供病椎疼痛的缓解及稳定性。随后又出现了后凸成形术。虽然这两种手术临床应用时间不长, 但手术的微创性及较好的临床效果, 引起了脊柱外科医生对手术的广泛兴趣。椎体成形术从治疗的机理和其并发症都与其生物力学密切相关, 因此, 许多学者在此方面进行了探讨, 期望可以通过生物力学的分析, 加深作者对于椎体成形术的理解, 并用以指导手术方式, 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减少手术的并发症。1 骨水泥对椎体强度的增强作用椎体注射骨水泥后椎体的生物力学的…  相似文献   
88.
目的:初步探讨后腹腔镜技术在腰椎结核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后腹腔镜技术对5例腰椎结核患者进行病灶清除及腰大肌脓肿切开引流术。结果:顺利建立后腹腔气腹,成功地清除腰大肌脓肿及结核病灶。手术时问100—150min,出血量均约100ml。本组均获随访,时间7~24个月,均无复发、皮肤窦道及后凸畸形发生。结论:利用后腹腔镜技术结合术中B超行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手术具有微创、恢复快、清创彻底等优点,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9.
数字化技术在腓肠神经筋膜皮瓣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数字化技术在腓肠神经筋膜皮瓣移植中的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明胶一氧化铅混悬液灌注的新鲜成人尸体标本2具,16排多层螺旋CT进行全身连续扫描,观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分布及彼此间的吻合情况,应用Amira 3.1软件对腓肠神经筋膜皮辨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并立体显示.5例足跟部皮肤缺损、骨外露病人采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移植进行创面修复.结果:腓肠神经营养皮瓣的解剖学结构特点可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准确反映.临床应用5例病人经6~24mo随访,所有皮辩成活良好.站论:数字化技术可以为腓肠神经营养皮瓣移植的临床应用提供直观的、数字化解剖依据.  相似文献   
90.
导航模板在单侧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置换术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快速成形技术为单侧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置换髋臼假体的置入提供一种个性化、精确定位的方法。方法:22例成人单侧髋关节发育不良病人被随机分为两组,模板组(11例11髋)和对照组(11例11髋),分别采用导航模板辅助和标准常规技术完成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以及髋臼杯外展角和前倾角的偏移度。模板组11例术前行骨盆连续螺旋CT扫描,将原始Dicom格式数据导入Amira3.1(TGS)软件,三维重建双侧髋关节模型,以STL格式保存,导入Imageware12.0软件,对重建髋臼进行形态学的测量,确定健侧髋关节解剖旋转中心,通过镜像确定患侧髋关节解剖旋转中心,设计髋臼侧假体最佳置入方向,提取髋臼表面解剖学形态,建立与髋臼解剖学形态一致的导航模板模型,通过快速成形技术生成模板实体,手术时将导航模板与髋臼相吻合,通过导航孔行髋臼的打磨以及髋臼假体的定位,术后根据X线片评价髋臼侧假体的位置。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模板组与照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髋臼杯外展角偏移度(5.8°±2.9°)大于模板组(1.6°±0.4°)(P<0.05),对照组髋臼杯前倾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