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7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14篇
内科学   22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204篇
预防医学   135篇
药学   114篇
  2篇
中国医学   91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1.
阚敏慧  陈琳  程爱国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8):1997-2000
目的 通过病理学研究探讨腰椎黄韧带变性、肥厚的病因及其与腰椎管狭窄症的关系.方法 黄韧带组织取材于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取切片分别用费尔赫夫(Verhoeff)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1)Verhoeff染色:光镜下所见:腰椎管狭窄症组:①弹力纤维明显减少、断裂;②大面积胶原纤维增生区域,而在黄韧带的边缘区域胶原纤维增生尤为明显.(2)腰椎管狭窄症组与椎间盘突出症组患者黄韧带中胶原纤维与弹力纤维比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黄韧带中白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阳性表达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黄韧带变性肥厚在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病理表现具有特征性--①黄韧带中的胶原纤维增生,特别是在黄韧带的边缘区域增生尤为明显,且排列不规则;②弹力纤维明显减少且有断裂;③纤维细胞数量减少,而成纤维细胞数量增生明显,成纤维细胞向软骨细胞过渡区域扩大;④出现灶性钙化;⑤血管数目增多,个别有炎性细胞浸润.(2)IL-6、TGF-β1、TNF-α 3种炎性因子在椎管狭窄症肥厚黄韧带中的表达呈相对一致性,约80%明显增高.黄韧带变性、增殖、肥厚,也是无菌性炎性因子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2.
目的 建立测定人血浆中头孢地尼浓度的LC-MS-MS法,并用该法研究头孢地尼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及其相对生物等效性.方法 采用LC-MS-MS法,测定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口服含头孢地尼200mg的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不同时刻血浆中头孢地尼的浓度,绘制药动学曲线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 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中头孢地尼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Tmax分别为(3.2±1.0)和(3.0±0.7)h; cmax分别为(1746±552)和(1764±738)ng/mL;t1/2分别为(1.7±0.3)和(1.8±0.3)h;用梯形法计算,AUC0-t分别为(9180±3050)和(9200±3470)ng·h/mL,AUCo-∞分别为(9180±3050)和(9200±3470)ng?h/mL;以AUCo-t计算,头孢地尼分散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1.3±44.5)%.结论 头孢地尼的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93.
高强  阚永丰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723-724
<正>外科学总论见习课是训练医学生掌握手术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通过对教学方法的改进,增强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为医学生适应临床实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因此,加强外科学总论见习课教学十分重要。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4.
对进入实习阶段的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的出科考核方法进行研究和实践,及时进行分析、反馈、改进,形成了完整、系统的考核内容、考核细则、评分标准,注重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促进了医院师资队伍培养和教研室建设,可评估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5.
淋巴结转移是肺癌主要而常见的转移途径,也是术后癌残留而导致复发和转移的主要因素,肺癌手术中纵隔、肺门淋巴结清扫至关重要。但目前淋巴结的清扫方式尚不统一,有系统淋巴结清扫术(CMLND)、根治性淋巴结清扫术、淋巴结采样、系统淋巴结采样以及前哨淋巴结技术导航切除,并且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胸腔镜下淋巴结清扫也日趋成熟。而寻求一个更规范、更完善的淋巴结清扫方式甚有必要。现就目前肺癌手术中纵隔、肺门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清扫方式、清扫范围以及胸腔镜下淋巴结清扫的现状以及展望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年龄因素对患者硬膜外注射左旋布比卡因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择期拟行下肢手术患者45例,年龄30~72岁,体重52~83 ks,ASA Ⅰ或Ⅱ级,按不同年龄分为3组:Ⅰ组(≤45岁)、Ⅱ组(46~64岁)和Ⅲ组(>64岁),每组15例,均采用腰段硬膜外麻醉,左旋布比卡因(7.5 mg/ml)用量1.8 mg/kg(含肾上腺素5 μg/ml).经L1,2硬膜外穿刺成功后,注射试验量0.5%左旋布比卡因3 ml,3 min后注射剩余量0.75%左旋布比卡因.硬膜外注药后记录感觉和运动阻滞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每组随机选择9例,于注药后即刻、注药后10、20、30、45、60、90、120、180、240、360、480、840、和1 440 min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左旋布比卡因浓度,绘制血浆左旋布比卡因浓度-时间曲线,计算3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与Ⅰ组比较,Ⅲ组最高感觉阻滞平面高,感觉和运动阻滞维持时间长,(P<0.05);各组麻醉效果优良率均达100%;各组左旋布比卡因的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均符合二房室开放模型;硬膜外注药后1 440 min时Ⅱ组和Ⅲ组左旋布比卡因血药浓度高于Ⅰ组(P<0.05);Ⅱ组和Ⅲ组左旋布比卡因消除半衰期明显长于Ⅰ组,Ⅲ组明显长于Ⅱ组(P<0.05).结论 不同年龄患者硬膜外注射0.75%左旋布比卡因1.8 mg/kg安全有效;随年龄增加,感觉阻滞平面升高、感觉和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延长,药物代谢明显减慢.  相似文献   
97.
张万杰  阚学书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6):2452-2453
目的:探讨鼻窦内窥镜术后的远期效果。方法:对行鼻内窥镜手术96例(176侧)患者的鼻腔、鼻窦疾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6例中随访1年以上85例,其中治愈12例(14.8%),好转79例(92.9%),复发9例(10.6%),其中鼻塞、浓涕、头痛消失率89%.嗅觉恢复率37%。有1例出现泪道堵塞。结论:采用鼻窦内窥镜手术更安全、彻底、可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98.
丙型肝炎病毒IRES基因T载体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含丙型肝炎病毒(HCV)核糖体插入位点(IRES)序列的基因克隆,为以后的亚克隆和抑制肝炎病毒作用的研究提供实验材料。方法以含HCV全长基因的质粒为模板,用PCR技术扩增出HCV的IRES序列,将扩增产物IRES基因插入到PMD18T载体后转化DH5α,筛选阳性克隆,抽提重组质粒并进行PCR及酶切鉴定,再行序列分析。结果经PCR获得355bp含限制性内切酶位点的阳性产物,T载体克隆、PCR及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后证实,克隆片段与GeneBank中该基因的序列同源性为99%。结论该实验成功构建了含HCV IRES基因序列的T载体克隆,提示该克隆是用作亚克隆和抑制肝炎病毒研究的理想克隆。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组(DN)患者80例,单纯2型糖尿病组(DM)患者60例,60名健康人作对照(正常对照组),抽提每人外周血中白细胞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ACE基因第16内含子的一个287bp Alu的插入/缺失(I/D)基因片段,进行1.5%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并在紫外线灯下观察荧光带并确认每例的基因型。各组间的基因型频数分布应用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检验和χ2检验。等位基因频数分布应用χ2检验。结果:ACE基因的3种基因型Ⅱ、ID和DD的频数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各组间ACE基因的基因型频数分布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1.10,P>0.05);3组的等位基因I和D的频数分布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84,P>0.05)。结论:ACE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无关联性。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葡萄糖酸钙暗示治疗静脉推注(静注)的合适时间.方法 对900次葡萄糖酸钙暗示治疗的病人,给于10%葡萄糖酸钙10ml×1支静注,静注时间随机分为1min、2min、3min各300次,静注前后测血压、脉搏,并严密观察静注后的反应.结果 1min组、2min组、3min组发热率分别为96%、71%、60%;其它反应分别为:10%、6.3%、5.3%;三组血压变化均不大;静注后三组脉搏均逐渐减少,3min-4min降至最低.须严密观察.15min分钟基本恢复正常,20min分钟完全恢复正常;2min分钟组、3min分钟组分别与1min分钟组静注前后脉搏、血压比较无临床差异.结论 无任何心脑血管疾病及过敏史,心电图、胸透检查正常的癔症病人,在严密观察下,萄糖酸钙暗示治疗静注时间为1min比较恰当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