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6篇 |
免费 | 15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8篇 |
临床医学 | 23篇 |
内科学 | 50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1篇 |
外科学 | 21篇 |
综合类 | 52篇 |
预防医学 | 46篇 |
眼科学 | 3篇 |
药学 | 15篇 |
中国医学 | 31篇 |
肿瘤学 | 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30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27篇 |
2010年 | 35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4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玉树震后伤员急性应激障碍心理干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认知暴露疗法对玉树地震灾区伤员急性应激障碍(ASD)的治疗效果。方法玉树地震灾区伤员ASD病例59例,随机分成心理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组29例。心理治疗组给予4个疗程的结构化认知暴露疗法(CET)治疗;常规治疗组给予同期药物治疗。治疗前后疗效评定采用SCL-90、MMPI-PK量表,检验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前后所有患者的SCL-90总分(-x±s=157.48±34.29,95.36±23.45)、因子分和MMPI-PK总分均显著降低,心理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CET对震后伤员ASD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老年功能性肠病(FBD)患者是否存在自主神经(ANS)功能障碍.方法 采用M-314636型肌电诱发电位仪对38例功能性腹泻患者和4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交感皮肤反应(SSR)进行分组检测,并与对照组60例健康老年人比较.结果 FBD患者SSR波引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健康老年人比较,FBD患者SSR波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便秘型FBD潜伏期延长更明显,显著长于腹泻型FBD(P<0.05);SSR波波幅则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 老年FBD患者SSR波引出率下降,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ANS功能异常明确,这种异常可能是中枢性的.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合并低氧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62例急性左心衰竭合并低氧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分别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B型脑钠肽(BNP)、临床表现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33.7 ±7.9)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55.9±12.1)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54,P <0.01).治疗组治疗前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MAP)、pH值、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B型脑钠肽(BNP)分别为(133.89 ±5.45)次/min、(34.25±5.67)次/min、(104.52 ±7.25) mmHg、7.29 ±0.06、(81.52 ±5.01)%、(55.30 ±7.14) mmHg、(46.23±10.30) mmHg和(831.59 ±292.65) ng/L,治疗3h后上述8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心率、呼吸频率、MAP、pH值、SaO2、PaO2、PaCO2和BNP分别为(87.27 ±5.74)次/min(t=32.794,P <0.01)、(20.15 ±2.54)次/min(t=12.636,P<0.01)、(76.57±3.76) mmHg(t=19.055,P<0.01) 、7.40 ±0.06(t =7.218,P <0.01)、(97.16±1.27)%(t=16.848,P <0.01)、(92.80 ±6.24)mmHg(t=22.019,P<0.01)、(40.56±5.19) mmHg(t=2.737,JP<0.05)和(265.52±65.39) ng/L(t=10.511,P<0.01).对照组治疗前心率、呼吸频率、MAP、PH值、SaO2、PaO2、PaCO2和BNP分别为(132.13 ±5.31)次/min、(34.96±4.78)次/min、(102.56 ±7.14) mmHg、7.30 ±0.06、(82.15 ±5.24)%、(54.56±6.27) mmHg、(44.30±9.27) mmHg和(823.15±277.26) ng/L,治疗后心率[(92.15 ±4.28)次/min,t=32.638 、P<0.01]、呼吸频率[(23.91 ±3.27)次/min,t=10.634、P<0.01]、MAP[(82.83±3.52) mmHg,t =13.800 、P<0.01]、SaO2[(93.16±2.59)%,t=10.488、P<0.01)]、PaO2[(75.19±3.52) mmHg,t=15.974、P <0.01]和BNP[(371.15±87.55) ng/L,t=8.656 、P<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H值、PaCO2较前无明显改变,分别为7.32 ±0.05(t=1.426,P =0.159) 、(43.78 ±6.74)mmHg(t =0.253,P=0.801).治疗组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MAP、pH值、SaO2、PaO2、PaCO2和BNP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3.795、5.056、6.767、5.703、7.721、13.686、2.107、5.382,P <0.01或P<0.05).结论 应用无创正压通气能迅速改善急性左心衰竭并低氧血症患者心功能,纠正低氧血症,降低血浆BNP水平. 相似文献
105.
背景:人工全椎间盘置换是近年来治疗腰背部疼痛可选择的方法之一,但有关置换后对腰椎矢状面影响的报道较少。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置换后对腰椎前凸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曾因单节段退变性椎间盘疾病行腰椎间盘置换的患者影像学资料,数据测量包括置换前及置换后腰椎前凸角、病变节段前凸角、腰骶椎间角。结果与结论:17例患者随访均12个月以上。行椎间盘置换的患者中L4-5节段病变3例,L5-S1节段病变14例。与椎间盘置换前相比,椎间盘置换后平均病变节段前凸角、腰椎前凸角均显著增加(P<0.05);与椎间盘置换前相比,假体置入后腰骶椎间角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提示,对于单节段退变性椎间盘疾病腰椎间盘置换后有助于增加患者腰椎前凸和病变节段前凸角度,有助于改善患者腰椎矢状面平衡。置换后腰骶椎间角与置换节段假体置入角度无关。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陕西省妇女宫颈不同病变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及亚型分布特征。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体外扩增和DNA反向点杂交相结合的DNA芯片技术,对1 871例宫颈不同病变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单一型别HPV感染在健康人群中前6位亚型为81、52、16、58、43和33型;慢性宫颈炎为16、81、43、42、11和58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为16、52、58、33、56和81型;宫颈鳞癌为16、58、18、52、33和56型。多重感染中HPV16亚型最为常见,占35.55%;其次为52和58型,分别占19.20%和17.30%。总体HPV多重感染常见亚型为16、58、52、18、56和33型,共占81.24%。在宫颈不同病变中仍以单一亚型感染最为常见,二重感染占多重感染的70.53%。宫颈鳞癌中主要存在HPV高危单一亚型(63.14%)、高危多重亚型(18.91%)和高低危多重亚型(17.95%)感染,与慢性宫颈炎和CIN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PV16、58、18、52、56和33亚型均应作为陕西省HPV预防的重点高危亚型。 相似文献
107.
108.
目的试图探讨抗生素对穿通支原体(Mycoplasma penetrans,Mpe)诱导免疫缺陷小鼠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的干预作用,为临床上免疫缺陷患者协同穿通支原体感染诱导膀胱肿瘤的干预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70只ICR小鼠隔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制备免疫抑制模型,分红霉素、克林霉素干预试验组(n=20)在上行注射0.1mLMpe(6×108-9/mL)的同时肌肉注射红霉素(30mg/kg.d)或克林霉素(25mg/kg.d),连续保护4d。Mpe非干预对照组(n=20)上行感染相同菌量Mpe,NS对照组(n=10)上行注射相同剂量的NS,实验组在第4,8,18w分批宰杀,取小鼠膀胱组织进行微生物学和超微结构检查,计算各组血清培养菌落数,比较显著性差异,并观察小鼠膀胱超微结构的形态学改变。结果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干预组小鼠菌落检出率较非干预对照组均有显著降低(P〈0.01);电镜结果显示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干预试验组小鼠的膀胱组织超微结构显著改善。结论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对Mpe诱导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的发生有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