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95篇
中国医学   74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PCR是体外酶促反应合成特异性DNA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人工合成引物介导的DNA聚合酶促反应,扩增位于已知序列之间的DNA区段。已广泛应用于基因分离、遗传性疾病的产前诊断,传染病的快速诊断、分子肿瘤、分子克隆、法医鉴定、考古学、器官移植配型、性别鉴定等领域。1PCR及反应原理PCR技术是一种基因(DNA序列)放大术,它通过在体外(试管内)成百万倍地特异性扩增,所需要的某个DNA片段,使该片段的数量明显放大。这一过程同体内细胞分裂时的DNA半保留复制过程相似。首先用加热的办法使待扩增的DNA解链成为两股单链(称变性)…  相似文献   
82.
膝内翻合并骨关节炎的微创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治疗膝内翻合并骨关节炎的一种微创手术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自2003年10月~2004年9月选择膝内翻的骨关节炎患者16例(17膝)行胫骨结节下截骨全环外固定器(可矫正成角同时肢体延长,北京外固定研究所制)固定,同时关节镜下清理。术后内侧延长矫正下肢力线。[结果]全部患者得到了平均10.2个月的随访,疼痛均明显减轻,患肢FTA由平均187.6°降至174.3°,优良率达82.3%。[结论]胫骨结节下截骨全环外固定器内侧延长结合关节镜清理治疗膝内翻的骨关节炎属微创手术,重建下肢正常力线结合关节镜清理能确切减轻疼痛,近期疗效十分满意。  相似文献   
83.
本试验采用国产盐酸左旋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 (简称左氟沙星 )与氧氟沙星随机对照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 ,多中心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病例为 18~ 65岁中度以上 (以中度为主 )急性细菌感染 ,试验前 4 8h内未接受有效抗菌药物治疗。试验药 :盐酸左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 ,每瓶 10 0mg/10 0ml。山东临淄制药厂提供 ,批号 :990 62 0。静脉滴注 ,4 0 0mg ,每日 1次 ,疗程 7~ 14d。对照药 :氧氟沙星注射液 ,每瓶 2 0 0mg/ 10 0ml。广州侨光制药厂生产 ,批号 :990 3 12 2、990 3 12 3。静脉滴注 ,4 0 0~ 60 0mg ,每日 1次 ,疗程 7~…  相似文献   
84.
病例1:男性,22岁,以"左眼视力下降2个月"就诊,既往体健。查体:Vod 1.0 Vos0.2,眼压OD 14 mm Hg OS 15mm Hg,双眼前节(-),右眼玻璃体炎性细胞(+),下方可见血管白线,左眼玻璃体血性混浊,炎性细胞(++),上方视网膜可见血管白线,黄斑区见黄白色渗出。FFA:右眼下方静脉节段性荧光渗漏,左眼玻璃体混浊遮蔽荧光,多处新生血管样高荧光及片状无灌注区形成。遂诊断为"双眼视网膜血管炎;左眼玻璃体混浊"收入院。入院后查结核蛋白芯片(+),T-SPOT结果判断:有反应性,抗原A孔100个,抗原B孔100个,巨细胞病毒抗体Ig G:阳性,眼A/B超:左眼玻璃体混浊,左眼机化膜形成。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沉、风湿全套、血管炎检测、胸片等检查未见异常。考虑为"结核性视网膜血管炎",予四联抗结核治疗联合激素冲击治疗,激素治疗后1天患者出现严重腹痛后停用。其后继续给予抗结核治疗及左眼眼底激光治疗+左眼玻璃体切除术,术中取玻璃体液行结核杆菌PCR(-)。出院后继续抗结核治疗9个月,血管炎逐渐缓解。病例2:男,25岁,以"左眼视力下降18 d"入院,既往体健。查体:Vod 1.0 Vos 0.4,眼压OD 17 mm Hg OS 18 mm Hg,右眼前节(-),左眼晶状体稍混浊,右眼玻璃体炎性细胞(+),左眼玻璃体炎性细胞(+),血性混浊,视网膜前出血,下方可见花环样新生血管。FFA:右眼视盘盘面荧光渗漏,视网膜血管管壁节段性荧光渗漏,颞下方见新生血管样高荧光及大片无灌注区形成;左眼视网膜前见出血遮蔽荧光,视盘盘面荧光渗漏,视网膜血管管壁节段性荧光渗漏,下方见新生血管样高荧光及大片无灌注区形成。PPD(+)。TSPOT结果判断:有反应性抗原A孔25个;抗原B孔0个。三大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风湿全套、血沉、血糖、血管炎检测、HLA-B27、胸片等未见明显异常。支原体、衣原体、EB病毒、巨细胞病毒、白介素+降钙素原、血沉、呼吸道病原Ig M检查、甲功、血、尿常规、心肌酶谱、总Ig E等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拟诊为"双眼结核性视网膜血管炎;左眼玻璃体混浊"。行左眼玻璃体切除术+激光治疗,术中取玻璃体液行结核杆菌PCR(-),并予四联抗结核治疗,抗结核治疗2 d后出现午间发热,予对症处理后停用抗结核药物。玻璃体液结核杆菌PCR(-)。其后予患者激素治疗6个月后炎症缓解。讨论:两例患者均为年轻男性,单眼发病,眼底均表现为视网膜血管炎,主要累及静脉,PPD及TSPOT均为阳性,拟诊结核视网膜血管炎,但1例激素应用腹痛,仅单纯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有效,1例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药物热,停用抗结核药物后退热,单纯激素治疗有效。因此PPD及TSPOT仅能作为结核治疗参考,而眼内液的结核杆菌培养及PCR阳性率低,经验性抗结核治疗是非常关键的。  相似文献   
85.
干性AMD是由于色素上皮代谢障碍、消化残余物排出在玻璃膜上集聚所致。1型干性AMD玻璃膜疣在黄斑区不规则分布,最终会导致不规则的色素上皮萎缩;2型干性AMD玻璃膜疣在中心凹集中分布,表现在中心凹处的圆形色素上皮脱离,最终会导致地图状色素上皮萎缩。微脉冲激光采用低能量、短脉冲、阈值下激光可以选择性作用于RPE层,避免激光的热损伤,从而治疗干性AMD的玻璃膜疣及玻璃膜疣性AMD。本研究团队前期的动物试验也证实微脉冲激光可在损伤RPE结构的前提下,调节RPE细胞的功能。通过一系列针对玻璃膜疣及玻璃膜疣性进行微脉冲激光治疗的病例,笔者发现微脉冲激光可以明显改善干性AMD患者的黄斑功能及形态。  相似文献   
86.
目的:比较改良格栅激光光凝与传统格栅样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方法: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及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的弥漫性DME患者80例118只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格栅激光光凝组患者38例56只眼;传统格栅样激光光凝组患者42例62只眼。治疗前后所有患者均行眼底、矫正视力、OCT及微视野检查,检测其矫正视力、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及黄斑10度范围内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MS)。以治疗后6个月为疗效判定时间点,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平均矫正视力及平均CMT差值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后6个月,改良格栅激光光凝组及传统格栅样激光光凝组平均矫正视力分别为0.52±0.20、0.36±0.20,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格栅激光光凝组与传统格栅样激光组内治疗前后平均矫正视力的差值分别为0.14±0.02、0.06±0.03,两组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改良格栅激光光凝组与传统格栅样激光光凝组平均CMT分别为(323.94±68.30)、(355.85±115.88)μm,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格栅激光光凝组与传统格栅样激光光凝组前后平均CMT的差值分别为(86.12±13.68)、(22.25±10.92)μm,两组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格栅激光光凝较传统格栅样激光治疗更能提高DME患者视力,降低CMT。  相似文献   
87.
六种野生贝母的裂解气相色谱分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抗凝干预对口腔癌患者皮瓣移植术成功率及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口腔科2010年4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口腔癌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n=36)与对照组(n=30)。两组均于全麻下行肿瘤根治性切除术,术后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包括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体位护理、皮瓣观察、饮食护理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抗凝干预。比较两组皮瓣移植术成功率、创面愈合结果及术后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皮瓣移植术成功率达100.0%(36/36),高于对照组86.7%(26/30)(P0.05);观察组创面的甲级愈合率为66.7%(24/36),高于对照组的40.0%(12/30),(P0.05);观察组术后无静脉血栓形成出现,对照组为13.4%(4/30)(P0.05);观察组皮瓣并发症发生率为2.8%(1/36),低于对照组13.4%(4/30)(P0.05)。结论抗凝干预在口腔癌皮瓣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创口愈合并预防血栓形成,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9.
目的 观察海嘧啶对小白鼠实体型肿瘤(S180)和腹水型肿瘤(EAC,H22)细胞膜钠泵活性的影响。方法 荷瘤小鼠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瘤细胞膜钠泵活性。结果 海嘧啶对小鼠S180、EAC及H22肿瘤细胞膜钠泵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海嘧啶抗肿瘤的药理机制与其能够抑制肿瘤细胞膜钠泵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90.
摘要:目的:观察浮针联合“逆流补营”火针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疼痛和焦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5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浮针组、火针组和浮火针组,每组55例(疗效观察过程中浮针组脱落1人、火针组脱落2人)。浮针组采用扫散手法后留置软管24h;火针组选取疼痛区域边缘的阿是穴采用围刺法治疗;浮火针组采用浮针进行扫散手法后(不留置软管),同时火针进行“逆流补营”法治疗,三组均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3组治疗后VAS评分火针组、浮针组有效率分别为83.3%和88.7%;浮火针组有效率为92.7%;三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患者满意度(PP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差异(P<0.05),浮火针组与火针组、浮针组比较疗效更优,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火针联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治疗次数少,快速缓解疼痛,有效改善焦虑状态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