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4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22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20篇 |
内科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101篇 |
综合类 | 15篇 |
药学 | 3篇 |
中国医学 | 2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5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8篇 |
1994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31.
目的探讨组配式人工髋关节系统(S-ROM,DePuy)治疗重度髋关节发育不良(CroweⅣ型)的外科技术及疗效。方法2004年6月~2008年12月,对25例(27髋)因重度髋关节发育不良引起严重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应用组配式(S-ROM,DePuy)假体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患者全部为女性。随访12~66个月,平均37个月,观察疗效。结果随访时Harris评分由术前37分提高至86分,除外1例Harris评分小于70分,为长期骨盆倾斜导致腰椎病变,引起慢性下腰痛以及下肢疼痛与功能障碍,其余患者评分均达良好。术后半年所有患者均能下地行走,并恢复日常活动。结论应用组配式(S-ROM,DePuy)人工髋关节系统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髋关节发育不良,尤其是处理股骨近端严重畸形,术中操作方便,术后中短期随访临床以及影像学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2.
33.
选择2003-09/2006-12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接诊的全膝关节置换后3周内出现膝关节急性感染、膝关节正侧位X射线片未见明显骨质破坏和假体松动10例患者(11膝)进行关节镜下清创。术后持续大剂量生理盐水灌注冲洗1周,静脉给予万古霉素6周。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29.9个月。8例患者关节镜清创后局部及全身症状消失、血沉以及C-反应蛋白处于正常范围,末次随访平均关节活动度为115°,平均HSS评分为82.1。2例患者接受二期翻修手术,1例患者二次翻修手术失败后接受膝关节融合手术。结果提示关节镜清创配合术后大剂量灌注冲洗和静脉抗生素是治疗全膝关节置换后早期急性感染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4.
骶髂关节的X线检查方法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寻找能最佳地显示骶髂关节的X线球管角度 ,以期提高骶髂关节的X线检查技术。方法 我们以人体新鲜尸体标本模拟研究人体水平仰卧位时 ,将球管置于骶髂关节的不同投照角度。结果 当X线球管位于头侧偏 30°侧偏 35°时 ,同侧骶髂关节的下段显露最清晰 ;X线球管位于尾侧偏 2 0°侧偏 2 0°时 ,同侧骶髂关节的上段显露清晰。结论 我们建议除后前位正位片 (以了解双侧骶髂关节的概貌 )外 ,左右骶髂关节分别摄取各三张斜位片 ,摄片角度取 :①X线球管侧偏 15°~ 2 0°,以较好显露同侧骶髂关节的全貌 ;②X线球管偏尾侧 15°左右 ,以较好显露骶髂关节的上段 ;③X线球管偏头侧 2 5°~ 30°左右 ,以较好显露骶髂关节的下段。 相似文献
35.
目的 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关节腔内局部使用微孔多聚糖止血球的安全性和止血效果. 方法将80例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试验组于术中关节囊内局部喷撤微孔多聚糖止血球(MPH)进行止血,对照组不喷撒MPH.记录术中引流量,常规放置引流,计算显性失血量,并按Gross推荐的公式计算术后隐性失血量.比较两组患者显性和隐性失血量、血红蛋白下降值、输血量、主动直腿抬高时间、膝关节屈曲至90°时间、主动活动度以及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切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关节腔内局部使用MPH后,试验组显性和隐性失血量,血红蛋白的丢失,输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主动活动达90°的时间以及术后15 d内主动活动度方面,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在深静脉血栓及术后切口并发症的比较上,试验组有2例切口愈合不良和6例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有2例切口愈合不良和7例深静脉血栓形成,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关节腔内局部使用MPH止血有助于减少失血量和输血量,有助于早期康复训练,且无明显副作用,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36.
研究背景 术前备皮被认为是减少全膝置换术后感染的一种预防措施。我们对备皮在进行全膝置换术患者感染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方法 本研究包括422例(493膝)行初次全膝置换术的患者。98例为男性,324例为女性。年龄40岁到84岁,平均60岁。术前备皮包括3种方法。随访时间0.5-5.5年,平均3.9年。数据行卡方分析检验。结论 全膝置换术后感染发生率在剃刀备皮组、脱毛剂备皮组、手术日早晨皮肤清洗组分别为1.81%,2.27%,1.35%。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全膝置换术膝部不同的备皮方法感染发生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讨论 本研究显示在全膝置换备皮方法中,剃毛与否感染的发生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剃毛不仅不能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反而会增加皮肤微小切割伤的危险,从而导致备皮的复杂程度。研究提示术前备皮应简化成用洗发剂清洗皮肤,用消毒剂杀灭皮肤的细菌。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影响全膝置换术感染发生率的因素可能是不包括在本研究中的其他一些因素。本研究存在某些潜在地限制性。证据水平 本研究为治疗方法回顾性比较研究 III级水平,关键词 全膝置换术,感染,备皮 相似文献
37.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多节段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多节段骨折 41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9名患者 ,41例伤肢 (其中两名患者双侧胫骨多节段骨折 ) ,男 2 6例 ,女 15例 ,年龄 19~ 72岁 ,平均 36 7岁 ,闭合骨折 2 9例 ,开放骨折 12例。骨折部位按Carr Sobba Bear[1] 分区 :Ⅱ—Ⅳ区 11例 ,Ⅲ—Ⅳ区 2 0例 ,Ⅲ—Ⅴ区 10例。开放骨折根据Gustilo分类[2 ] :Ⅱ 4例 ,Ⅲa型 5例 ,Ⅲb型 3例。骨折类型按AO分类 ,均为 42 -C型 :C1型 9例 ,C2 型 2 0例 ,C3 型 12例。致伤原因 :车祸 30例 ,坠落伤 11… 相似文献
38.
LARS人工韧带在前交叉韧带重建中的作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 探讨LARS人工韧带在前交叉韧带损伤移植重建中的应用。方法 以2004年8月至2006年1月间因前交叉韧带损伤行LARS人工韧带重建手术的18例患者为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所有患者膝不稳症状消失,前抽屉试验阴性,关节功能良好。平均伸屈度0°~(130±10.2341)°。根据Lysholm膝关节评分法,平均积分由术前的(45.2±1.2315)分提高到术后的(85.5±2.3317)分,二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用LARS人工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早期恢复效果满意,特别适合于运动员的前交叉韧带损伤。 相似文献
39.
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术后股骨假体松动常造成股骨近端骨缺损,对失败股骨假体翻修的方法很多。最初,普遍采用骨水泥技术进行翻修,据报道骨水泥假体翻修失败率较高。主要原因是髓腔内多为硬化、光滑菲薄的骨面,难以获得骨一骨水泥之间的微交锁,所植入的新假体因而难以获得长期稳定。使用非骨水泥假体进行股骨假体翻修的技术,除骨量丢失较少的患者,以近端微孔涂层假体翻修的结果并不满意”。当近端骨量中度或者重度丢失时,需要某种形式的远端固定才能获得成功重建。1997年至2000年我们对60例患者采用解剖髓腔交锁假体(anatomic medullary locking,AML)进行翻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组配式人工髋关节系统(S-ROM,DePuy)治疗重度髋关节发育不良(Crowe Ⅳ型)的外科技术及疗效.方法 2004年6月~2008年12月,对25例(27髋)因重度髋关节发育不良引起严重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应用组配式(S-ROM,DePuy)假体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患者全部为女性.随访12~66个月,平均37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随访时Harris评分由术前37分提高至86分,除外1例Harris评分小于70分,为长期骨盆倾斜导致腰椎病变,引起慢性下腰痛以及下肢疼痛与功能障碍,其余患者评分均达良好.术后半年所有患者均能下地行走,并恢复日常活动.结论 应用组配式(S-ROM,DePuy)人工髋关节系统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髋关节发育不良,尤其是处理股骨近端严重畸形,术中操作方便,术后中短期随访临床以及影像学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