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0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早期血栓形成的介入放射学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血栓形成的介入处理经验。方法我院502例肝移植术后临床上疑有肝动脉并发症的32例患者行肝动脉造影检查,证实肝动脉主干内血栓形成(HAT)20例。对该20例患者采用经肝动脉内导管持续性尿激酶溶柃治疗及PTA和内支架植入术。结果本组HAT发生率为3.98%(20/502),发生存术后2~19d,中位时间为4.5d,20例血栓形成部位均化于肝动脉吻合口处,其中5例溶栓过程中使用球囊扩张,3例使用支架,2例出现吻合口出血而使用弹簧圈作栓塞和带膜内支架。20例均经介入溶栓治疗后获肝动脉再通。溶栓疗程2~11d,平均2.5d。结论经肝动脉内尿激酶持续性溶栓及PTA和内支架治疗效果良好,可作为肝移植术后HAT的重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2.
目的 了解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残癌及癌旁组织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水平及其磷酸化状态水平的差别和意义.方法 取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行二期手术切除的肝癌及其周围组织标本43例份(TACE加手术组)和未经任何治疗直接手术切除的肝癌及周围组织标本20例份(单纯手术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残癌及癌旁组织VEGFR-2、磷酸化VEGFR-2、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水平和微血管密度[MVD(CD31标记)];采用方差分析及χ2检验比较2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TACE加手术组残癌组织磷酸化VEGFR-2和HIF-1α的吸光度值(A值)分别为(0.034±0.016)、(0.047±0.021),单纯手术组分别为(0.024±0.009)、(0.035±0.016),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75、4.77,P值均<0.05);TACE加手术组癌旁组织VEGFR-2、磷酸化VEGFR-2和HIF-1α的A值分别为(0.040±0.017)、(0.031±0.011)和(0.037±0.015),单纯手术组分别为(0.030±0.015)、(0.020±0.008)和(0.024±0.014),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60、13.72、11.65,P值均<0.05);TACE加手术组和单纯手术组的癌旁组织MVD分别为(58.3±15.2)、(44.4±10.5)个/高倍视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4,P<0.05).结论 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残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缺氧程度加重,VEGFR-2表达增加且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93.
胆道支架置放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胆道支架置放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预后因素。方法  71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放置胆道支架后 ,选择性别、年龄、肿瘤类型、术前血清胆红素浓度、梗阻时间、梗阻水平、梗阻长度以及是否结合动脉化疗栓塞和 (或 )化疗灌注术 (TAE和 (或 )TAI)等 13个因素作为研究对象 ,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类型、梗阻水平以及是否结合TAE和 (或 )TAI对预后有显著影响 ,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结合TAE和 (或 )TAI术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放置支架后 ,进行TAE和 (或 )TAI术可以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94.
李丹  林江  钱晟  陈财忠  王建华 《放射学实践》2007,22(12):1329-1331
目的:评价高分辨力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术(3D CE MRA)诊断肾动脉纤维肌层发育不良(FMD)的价值.方法:5例经临床和DSA造影确诊的肾动脉FMD患者行肾动脉高分辨力3D CE MRA检查,扫描同时使用透视触发和并行采集技术.分析所有患者的肾动脉和FMD显示情况,并与DSA对照.结果:肾动脉3D CE MRA清楚显示5例患者10支肾动脉主干及其近端段级分支,且静脉均未显影或显影很淡.5例FMD均为单侧肾动脉受累,2例表现为肾动脉主干和近端段级分支串珠状改变,3例表现为肾动脉中段局限性狭窄.3D CE MRA显示结果与DSA一致.结论:高分辨力肾动脉3D CE MRA能较好检出肾动脉主干和近端分支的FMD.  相似文献   
95.
目的:以江苏省苏州高新区为例,分析2018—2020年基本公共卫生绩效评价结果与城市主体功能区的关系,为政府进一步优化基本公共卫生资源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记录2018—2020年苏州高新区基本公共卫生绩效评价得分及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情况,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采用两两比较法进行分析。结果:2020年苏州高新区基本公共卫生绩效评价得分高于2019年和2018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91,P=0.022),各功能区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43,P=0.908),区间与时间无交互效应(F=0.148,P=0.866)。结论:2018—2020年,苏州高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水平呈上升趋势,但基本公共卫生绩效评价结果在不同主体功能区之间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96.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老年(年龄〉65岁)不适宜手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影响其疗效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采用以TACE为主的综合性介入治疗的老年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随访资料。介入治疗方案为FUDR500~750mg,CDDP40~60mg、MMC20mg/EADM30~50mg+超液化乙碘油5~20ml,其中46例采用MMC10~20mg/EADM40~60mg+超液化乙碘油。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原因,计算患者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60个月生存率。选取15个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96例患者TACE治疗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和60个月的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1.7%、71.9%、38.2%、30.5%、23.8%,中位生存时间为19个月;(2)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意义的预后因素为肝功能分级、临床分期、肿瘤个数、肿瘤最大径、门静脉癌栓、动静脉瘘、肿瘤缩小程度、有无转移、有无合并症;(3)多因素分析显示有意义的预后因素为肿瘤个数、肿瘤最大径、门静脉癌栓、动静脉瘘、有无合并症。结论除肿瘤因素、肝功能状况等影响老年肝癌患者TACE治疗长期生存率外,合并症亦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关键因素。有效预防和治疗合并症可进一步提高老年肝癌患者TACE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97.
98.
经皮穿脾门静脉插管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经皮穿脾门静脉插管的可行性.方法在电视透视+选择性脾动脉插管联合导引下采用微创穿刺法对17例患者进行经皮穿脾门静脉插管.结果15例患者穿刺成功并完成了所预定的操作,2例失败.15例中1人出现急腹症腹腔穿刺抽得不凝血,经保守治疗后缓解.余16例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经皮穿脾门静脉插管是一种安全实用的经皮穿刺门静脉插管法,可作为经皮穿肝门静脉插管的替代方法,尤其适用于肝门静脉闭塞而又需作门静脉插管的患者.  相似文献   
99.
镍钛记忆合金血管内支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国产镍钛记忆合金血管内支架及带聚氨酯膜内支架的生物相吝性和影响内支架通畅的因素。方法:采用三类支架,健康犬21只,导入支架43个,其中裸支架22个,带膜支架21个。支架置入后即时、6周、2、3、4个月行血管造影,并对支架区血管行大体病理、光镜、扫描及透射电镜检查。结果:43个支架均成功导入靶区,裸支架开通率为100%(20/20),完全通畅率为80%(16/20)。带膜支架开通率为5.26%(1/19),狭窄率为31.6%(6/19),闭塞率为63.2%(12/19)。裸支架比部分包被支架通畅率高,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裸支架亦比全包被支架通畅率高,两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光镜和电镜检查结果:各期裸支架表面皆被内膜覆盖,电镜下见排列整齐的内皮细胞。带膜支架狭窄者可见支架内血栓,血栓内为较厚的增生内膜。结论:国产镍钛记忆合金血管裸支架植入容易,生物相容性好。聚氨酯膜内支架易导致血管成形术部位急性血栓形成及内膜增生,生物相吝性差。  相似文献   
100.
额叶脑挫裂伤合并大脑纵裂血肿临床不多见,国内外报道不多[1-3]。大脑纵裂血肿(interhemispheric subdural he-matomas,ISH)病变发展相对较慢,表现为对侧下肢单瘫或偏瘫,下肢重于上肢,称之为大脑镰综合征,但合并有额叶脑挫裂伤后临床表现不典型,因而容易被忽视而延误治疗。本文总结了自1994年以来收治的26例外伤性额叶脑挫裂伤合并ISH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