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仓鼠到大鼠原位肝移植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同种肝移植的巨大进步,供肝来源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人们的兴趣重新转向异种移植,兴起了异种移植研究的热潮[1].仓鼠到大鼠肝脏移植为协调性异种移植[2],因其排斥反应稳定,来源丰富,价格便宜,是开展异种肝移植基础研究较好模型之一,但手术难度较大,限制了使用.本实验在参考Hariharaetal、Kamadaetal[3,4]所介绍的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简化了手术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并探索出预防各种并发症的有效措施,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为广泛开展异种肝移植基础研究提供了良好稳定的实验…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及B超引导下肿瘤局部无水酒精注射术(PEI),治疗原发性肝癌周围静脉血液循环性肝癌细胞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巢式RT-PCR检测1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液循环性肝癌细胞,并经TACE及PEI联合治疗,观察其血液循环性肝癌细胞的变化.结果:血液循环性肝癌细胞表达阳性的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41.67%),经TACE及PEI联合治疗后,其血液循环性肝癌细胞均转为阴性(100%,P<0.01).结论:联合TACE及PEI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有效地杀灭血液中播散的循环性肝癌细胞,可预防肝癌的复发和转移.  相似文献   
23.
巢式RT-PCR定量检测肝癌、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内AFPmRN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癌、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内AFPmRNA的表达含量 。方法:应用巢式RT-PCR定量检测肝癌、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内AFPmRNA 。结果:17例AFP(+)癌旁组织内AFPmRNA表达强阳性(+++),其癌旁组织内AFPmRNA表达呈中度阳性(++)。15例AFP(-)肝癌、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内AFPmRNA表达弱阳性(+) 。结论:AFP(+)肝癌组织过量表达AFPmRNA基因,正常肝组织仅微弱表达AFPmRNA。  相似文献   
24.
返流性胆管炎的诊断与治疗——附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返流性胆管炎,临床上常见,治疗方法尚未统一。我科1980~1986年收治60例,现报告于后。 临床资料 60例中,男19例(31.7%),女41例(68.3%)。年龄:20~67岁,其中41~60岁者为2/3。除1例外均有胆道手术史(1~4次)。病程:<2年者  相似文献   
25.
肝胆管结石病再次手术率高。复杂的肝胆管结石病有高位胆管狭窄和胆管炎等病变,伴有多次手术史,有的有阻塞性黄疸,如持续时间长则可发生门静脉高压症或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肝外胆管壁及其周围的静脉丛或怒张的门静脉侧支,再次手术时易损伤致  相似文献   
26.
胆道大出血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道大出血系胆道结石、胆道感染、肝外伤、原发性肝癌等的严重并发症,因肝内或肝外血管与肝内胆管或肝外胆管发生病理性沟通,形成动脉胆管瘘,血液经胆道流入一卜指肠而发生的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为阵发性上腹或右上腹绞痛,消化道出血、阻塞性黄疽三联症。胆道大出血常为周期性的,其间歇期常在5~10天,长者间期可达1月;胆道术后病人可从胆道T型管内大量鲜红血液涌出。国内胆道出血大多为感染性出血,由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胆道蛔虫,引起化脓性胆管炎及肝内胆管溃疡,后者溃破肝胆管旁肝动脉支,导致肝内胆管与肝动脉沟通而发生…  相似文献   
27.
我们通过合理的PCR引物设计,采用套式PCR方法检测了1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术晨外周静脉血液中游离肿瘤细胞CD44vmRNA表达情况(此15例患者的新鲜肝癌切除标本CD44vmRNA表达均为阳性),并检查了与侵袭转移相关的病理指标(肿瘤包膜穿破、缺乏;门静脉癌栓;瘤周卫星灶),同时结合近2年(20~22个月)随访的13例病例情况,研究了检测外周血CD44vmRNA表达的临床意义。结果发现13例随访回报的病例中阳性表达9例,阴性表达4例,前者侵袭转移病理指标重于后者;复发率前者(100%)高于后者(25%,P<0.005);生存率前者(11.11叭)…  相似文献   
28.
脾肾静脉吻合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效果已有肯定评价,其主要优点是后期的肝昏迷发生率较门腔静脉分流术者低,但其主要缺点是晚期复发出血率较高,这可能与其手术操作较为困难,分流血量受肾静脉容量的影响,因而吻合口易于栓塞。我们自1966年开  相似文献   
29.
异种肝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脾脏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脾脏在仓鼠到大鼠异种肝移植中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作用。方法 三袖套法建立仓鼠到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观察移植术后肝脏和脾脏的病理变化;采用补体介导的细胞毒检测异种肝移植术后血浆中抗仓鼠抗体滴度的变化;运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脾脏中大鼠抗体的产生,脾脏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并观察环孢素A,环磷酰胺,切脾对移植术后生存时间及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结果 异种肝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发生时,脾脏急剧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早期肝癌中转移相关的CD44剪接变异体mRNA(CD44mRNA)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敏感的RT—PCR法检测手术切除的8例早期肝癌新鲜癌组织标本。表达的强度通过IBASⅡ型图象分析系统对杂交图象进行分析而获得。同时,分析肿瘤转移的病理证据。结果所有的受检标本都检测出了CCD44mRNA的表达。其表达的强度与肿瘤转移的证据(肿瘤包膜的缺如,肿瘤包膜的破坏,门静脉癌栓以及瘤周卫星结节等指标)呈正相关(P<0.05)。结论早期肝癌的侵袭转移潜能可能与CD44mRNA表达有关。CD44mRNA的表达可能是评估早期肝癌侵袭转移潜能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