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表皮干细胞联合脱细胞真皮构建人工皮肤促进创面愈合的可行性。方法(1)用胰蛋白酶和EDTA联合消化法分离表皮,用Ⅳ型胶原快速黏附法分离、纯化人表皮干细胞,以含表皮生长因子、角质细胞无血清培养液等组成人表皮干细胞培养基进行体外培养,测定克隆形成率。(2)将培养人表皮干细胞接种于制备的脱细胞真皮支架中,构建组织工程人工皮肤,移植治疗兔全层皮肤缺损创面,观察创面修复效果。(3)取新西兰白兔常规制作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随机分为4组:A、B、C组分别用含表皮干细胞的组织工程皮肤、含角质细胞的组织工程皮肤和单纯脱细胞真皮移植于皮肤缺损创面;D组用创面空置为对照。观察创面修复情况、局部炎症反应,并记录创面愈合时间。结果体外培养的人表皮干细胞增殖稳定,克隆形成率明显高于角质细胞对照组(P〈0.05)。移植后A组创面愈合良好,局部炎症反应轻微,无出血、积脓、坏死,创面愈合时间较B、C、D组明显缩短(P〈0.05或P〈0.01)。结论以表皮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联合脱细胞真皮构建人工皮肤可用于皮肤缺损创面的修复治疗。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索首发精神障碍青少年患者父母心理社会轨迹,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对42例首发精神障碍青少年患者的43名父母,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应付方式问卷、SCL-90问卷于确诊2周内进行调查,于6个月、12个月再用SCL-90问卷调查;于上述3个时间段对患者父母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归纳分析其心理社会轨迹。 结果 父母3个时间段SCL-90得分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应付方式得分分为退避自责组(22人)与非退避自责组(21人),两组SCL-90得分比较,第6个月及时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访谈资料呈现心理弹性、心理恢复、心理痛苦3种心理社会轨迹。 结论 首发精神障碍青少年患者父母早期心理社会轨迹呈3种不同形式,大部分父母心理健康水平随患者病情好转而逐渐恢复,少部分父母心理痛苦持续存在。医护人员应同步对患者父母实施针对性干预,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3.
背景:白细胞介素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异体异种皮肤移植局部免疫与排斥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组织工程人工皮肤移植过程中局部皮肤组织内白细胞介素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情况目前尚不清楚。 目的:采用表皮干细胞联合脱细胞真皮构建人工皮肤并移植修复兔全层皮肤缺损创面,观察创面修复效果和局部皮肤组织白介素10与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变化。 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表皮干细胞或角质细胞接种到脱细胞真皮支架中,构建组织工程人工皮肤;取新西兰白兔常规制作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随机分为4组,表皮干细胞组、角质细胞组用含表皮干细胞或角质细胞的组织工程皮肤移植于皮肤缺损创面;脱细胞真皮组移植单纯脱细胞真皮;对照组创面空置。观察创面修复情况,局部炎症反应,创面愈合时间。各组分别于术后7d在部分创面取材观察组织形态和白细胞介素10与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 结果与结论:含表皮干细胞的人工皮肤移植后创面愈合良好,局部炎症反应轻微,无出血、积脓、坏死,创面愈合时间较角质细胞组明显缩短。白细胞介素10在各组均有表达,其中表皮干细胞组表达最强,角质细胞组次之,脱细胞真皮组和对照组最弱。肿瘤坏死因子α在各组也均有表达,其中角质细胞组表达最强,表皮干细胞组次之,脱细胞真皮组和对照组较弱。说明以表皮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联合脱细胞真皮构建人工皮肤可用有效促进皮肤缺损创面的修复治疗,创面修复过程中局部皮肤组织内白细胞介素10和肿瘤坏死因子的表达变化可能是其取得较好效果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4.
目的 开发适用于评价护理本科生灾害护理能力的问卷,为评价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提供具有良好信效度的工具.方法 根据已构建的灾害护理能力框架,结合文献资料及访谈法建立问卷条目池,经研究小组讨论及专家评定后形成预试问卷.通过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710名来源于4所本科院校4个年级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相关性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法等检验问卷信、效度,间隔1周后,对受试710名受试对象再次施测本问卷,以检验重测信度.结果 问卷总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649,3个一级指标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9242,0.9458,0.8896;间隔1周的重测信度为0.9652,3个一级指标重测信度系数分别为0.9320,0.9445,0.9232.结构效度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了7个公因子,能解释变异量的62.266%,因子负荷介于0.427~0.841.结论 研制的护理本科生灾害护理能力问卷信效度较好,可以作为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的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检测鼻NK/T细胞淋巴瘤(NK/TCL)的免疫表型、EBV感染及TCRγ基因重排,为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诊断鼻NK/TCL48例患者石蜡包埋标本,用免疫组化SP法标记LCA、CD79α、CD20、CD56、CD3、CD45RO及EBV抗体研究其免疫表型;EBER探针原位杂交方法检测EBV编码的小分子RNA(EBER);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方法检测TCRγ基因重排。结果 48例鼻NK/TCL均表达LCA,CD3、CD45RO、CD56和EBV阳性率分别为44%、52%、73%和19%,CD79α和CD20均阴性;EBER阳性率为81%;TCRγ基因重排阳性率为19%。结论 鼻NK/TCL免疫表型不一致,并非所有病例CD56阳性,石蜡切片中CD3阳性定位于细胞质;EBER在肿瘤细胞中高表达,提示它们可能为NK细胞来源;部分TCRγ基因重排阳性病例应为鼻NK样T细胞淋巴瘤。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一线医护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2020年11月至12月,采用一般人口学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简化版、PTSD自评量表-5、简易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对武汉市4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PTSD、生活质量、心理弹性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法对心理弹性、PTSD与生活质量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共回收问卷545份,其中有效问卷533份,有效率为97.8%。医护人员心理弹性量表、PTSD自评量表、生活质量量表得分分别为26 (20,30)分、17 (8,25)分、20(18,23)分。13.1%(70/533)的医护人员PTSD症状明显。不同性别、职业、PTSD水平的医护人员生活质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PTSD得分与生活质量得分、心理弹性得分均呈负相关(r=-0.488、r=-0.464,P<0.01);心理弹性得分与生活质量得分呈正相关(r=0.578,P<0.01)。心理弹性和PTSD是生活质量的重要预测变...  相似文献   
27.
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心理和社会等方面,在学校教育中有必要对护理学专业的学生开展职业防护教育的专题培训,帮助其增强防护意识,提高认知水平,掌握防护技术。可采用正念减压疗法以增强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28.
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心理和社会等方面,在学校教育中有必要对护理学专业的学生开展职业防护教育的专题培训,帮助其增强防护意识,提高认知水平,掌握防护技术。可采用正念减压疗法以增强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29.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型硕士、专科护士、护理专家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与专科护士并轨培养的认知及态度。方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编制问卷,采用便利抽样,从全国东北、东、中、西部部分省市调查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50名、专科护士250名和护理专家50名。结果专科护士和护理专家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的了解程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专硕和护理专家对专科护士的了解程度相对较高。三组人群普遍对并轨相关政策不太了解。三组人群普遍认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专科护士培训并轨是可行的,且支持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国家级专科护士培训并轨。从临床实践环节实施并轨是三组人群认可度最高的并轨方式。结论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与专科护士并轨培养是可行的,但护理专业型硕士与专科护士之间的了解不足。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可尝试与国家级专科护士培训并轨,从临床实践环节实现接轨。  相似文献   
30.
沙晓华  龙苏兰  钟清玲 《全科护理》2016,(26):2783-2784
[目的]观察歌谣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级护理本科班266人分为观察组(131人)和对照组(13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在采用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还采用歌谣教学法,研究结束后通过技能考核、问卷调查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学生技能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对歌谣教学法的教学质量评价好.[结论]歌谣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