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53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3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1篇 |
妇产科学 | 11篇 |
基础医学 | 564篇 |
口腔科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62篇 |
内科学 | 11篇 |
神经病学 | 16篇 |
特种医学 | 50篇 |
外科学 | 281篇 |
综合类 | 160篇 |
预防医学 | 8篇 |
药学 | 7篇 |
中国医学 | 9篇 |
肿瘤学 | 6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3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33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28篇 |
2008年 | 30篇 |
2007年 | 57篇 |
2006年 | 59篇 |
2005年 | 63篇 |
2004年 | 63篇 |
2003年 | 121篇 |
2002年 | 62篇 |
2001年 | 60篇 |
2000年 | 72篇 |
1999年 | 48篇 |
1998年 | 38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27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24篇 |
1985年 | 19篇 |
1984年 | 33篇 |
1983年 | 27篇 |
1982年 | 22篇 |
1981年 | 29篇 |
1980年 | 13篇 |
1979年 | 3篇 |
1966年 | 2篇 |
1965年 | 5篇 |
1964年 | 6篇 |
1963年 | 2篇 |
1960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经皮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的应用解剖及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为经皮椎板关节突螺钉的器械设计及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利用30例干燥腰椎标本,用游标卡尺及量角器测量腰椎椎板上缘及下缘的厚度,椎板关节突螺钉的长度。通过影像学测量椎板的内倾角和下倾角。[结果]椎板的上缘薄而下缘厚。从L1~5椎板的厚度、螺钉的长度及从内倾角逐渐增加,而下倾角逐渐减小。[结论]上缘的厚度太薄不适合螺钉的放置。从L1~5使用4.5mm的皮质骨螺钉固定是安全的,但应该在椎板的下缘置人。注意下倾角和内倾角的变化。设计的瞄准器应该具有调节角度的装置。 相似文献
42.
数字智能化肝胆外科的发展经历了十几年的演进过程,从数字虚拟人技术到质控化、同质化三维可视化精准诊疗体系的建立;从三维可视化到数字智能化技术临床转化及诊疗模式的转换;实现了疾病的经验性诊断到深度学习智能化诊断与治疗和经验性手术到多模态影像实时手术导航的技术创新;从肿瘤的形态学诊断深入到分子影像学精准诊断的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只有不断地进行研究创新、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才能给数字智能化外科赋予新的生命力。未来,从关键分子功能可视化实现肝癌分子、细胞层面边界界定和早诊早治,对改变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的预后具有重大的临床价值。此外,为了实现智能化肝切除手术导航,突破技术瓶颈,研发具有自动导航技术、机器学习智能规划技术和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的智能化机器人实时导航肝切除手术系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给数字智能化肝胆外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43.
小腿内侧皮瓣逆向移位及其静脉回流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50侧下肢胫后血管蒂的测量,12侧胫后静脉逆行注射,利用小腿内侧皮瓣逆向移位时,以内踝上缘作支点为最佳设计方案。皮瓣移位可达整个足部。逆行皮瓣的静脉血回流可以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44.
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体会(附4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1年12月收治的42例十二指肠损伤的患诊治体会。结果:十二指肠损伤42例中,行剖腹探查36例,死亡5例;行保守治疗6例,死亡2例。结论:十二指肠损伤救治工作中应遵循抢救诊断和治疗并重的原则。伤口探查、腹腔穿刺、超声检查、腹部平片对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有手术指征应立即急诊手术,无手术指征的病人应留院或住院观察,以防有迟发临床表现而耽误诊治。 相似文献
45.
虚拟人体将为创伤骨科研究提供新技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钟世镇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3,5(2):81-84
“虚拟人体”是一个较新的学术名词,这是当前科技前沿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相结合的研究新领域。虚拟人体研究是将人体结构和功能加以数字化,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在电脑屏幕上出现可视的仿真人。虚拟人的全部研究发展包括四个阶段:“虚拟可视人”、“虚拟物理人”、“虚拟生理人”和“虚拟智能人”。当前研究进展情况已构建了“虚拟可视人”,正向后续阶段探索。有很多科学问题和应用开发问题尚有待解决,研究工作方兴未艾,任重道远。本就此项发展前景深远、当前尚未完善的新技术平台与创伤骨科研究工作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索计算机重建下颌骨三维显微结构模型及下颌角截骨手术的三维仿真操作方法 ,以减少手术操作中的组织损伤. 方法 利用螺旋CTA数据重建包含血管神经束的下颌骨三维模型并进行测量分析,使用Freeform雕刻刀及其布尔运算的切割方法 对模型进行保护血管的手术模拟.结果 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可以精确的重建包含下牙槽动脉的下颌骨三维模型:血管从下颌孔进入下颌支.依照下颌支外缘弧度走行,下颌孔距下颌支前缘距离为(19.13±0.66)mm,孔距下颌支后缘距离为(18.96±0.64)mm,下颌角的角度为(109.70±4.67)°,下颌支的安全截骨范围和角度是平行下颌支外缘(12.62±0.28)mm宽、与下颌底成角(22.30±4.67)°;根据模型与数据,Fredorm可以模拟安全的下颌角截骨的手术操作. 结论 下颌骨显微结构的三维模型重建和测量分析技术,是增加手术安全性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47.
手舟骨的形态、血供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100侧手舟骨,30侧手标本和4个新鲜手血管透明标本上,观察了手舟骨的形态,表面投影和血供规律。手舟骨有84%是中部细小型,故多发生中部骨折。舟骨滋养孔83.9%集中手舟骨背外侧面,采用背侧手术入路时,尽可能减少对腕背侧韧带的剥离或横断,以保护部份血供来源。舟骨内固定进针时,可采用手背伸30°,内收10~15°,按舟骨结节至桡骨背侧结节下缘这个表面摄影穿入,方向以与水平线呈20~25°,与前臂冠状平面呈30~45°为宜。 相似文献
48.
枕颈融合内固定术有关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为枕颈融合器械内固定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①测量 5 0块干燥完整的成人枕骨后下部 10cm× 5cm区域骨质厚度 ;② 3 0具头颈标本上测量横窦和窦汇的体表投影 ;③ 10具头颈标本分别做水平切面和矢状切面观测枕骨骨质构造。结果 :①枕骨厚度分布不规则 ,枕外隆凸处最厚 ,为 14 .3±2 .6( 11~ 17)mm ,外侧小脑窝处最薄 ,为 2 .5± 0 .7( 1.2~ 7.6)mm ,骨质厚度大于 8mm的区域为经过枕外隆凸中点的水平线左右各 2cm ,及枕外隆凸下 2 .6cm处的近似三角形区域 ;②窦汇的体表投影与枕外隆凸一致 ,左侧横窦主要位于上项线稍下方 ,右侧横窦主要位于上项线水平 ,横窦和窦汇大致位于上述三角形区域的深面 ;③枕骨骨质主要为致密的皮质骨。结论 :枕骨厚度的分布特点及重要的静脉窦的体表投影结果 ,对枕颈融合器械内固定术部位的选择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49.
微创外科解剖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传统开放手术的基本技术是充分显露,目的是便于操作,彻底切除病灶,但由此可产生较大的手术创伤和组织破坏,甚至影响功能康复。微创外科技术的出现,是外科学发展史上一次质的飞跃。外科微创化一直是外科学追求的新境界。自1987年法国的Mouret医师完成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来,全世界已开展了不计其数的微创手术,几乎涉及各个学科,人体的各个部位。微创外科表现出的创伤小、疗效确切、患痛苦小、功能恢复快、微(无)瘢痕愈合、 相似文献
50.
骨圈对椎弓根钉系统负载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枚人体皮质骨圈(allograft fusion cage,AFC)斜植融合术中椎弓根钉系统受力分布,并对临床常见断钉原理进行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二三维有限元方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对放置及不放置AFC的脊柱Steffee钢板固定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未放置AFC时Steffee钢板所受最大应力约为放置AFC状态下的4.8倍;椎弓根钉与螺帽交界处所受应力为最大,尤其上位螺钉与靠近椎体侧螺帽交界处是应力值最大点,未放置AFC时椎弓根钉最大应力点约为放置AFC状态下的5.0倍。结论:螺钉与钢板交界区是容易发生断钉的区域,尤其上位螺钉与靠近椎体侧螺帽交界处是最易断钉的部位;椎弓根钉系统放置AFC会明显增强融合节段稳定性,减少断钉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