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38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5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165篇
预防医学   27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82篇
肿瘤学   5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单纯肱骨大结节骨折约占肱骨近端骨折20%[1],可因肩峰撞击,或肩关节前脱位时盂唇对肱骨大结节的剪切与压缩引起骨折,也可因肩袖肌肉强力收缩引起撕脱性骨折[2]。因此,单纯肱骨大结节骨折常出现在肩关节脱位时,常伴有肩袖损伤或盂唇损伤。我科自2011年12月—2013年12月采用星状钢板联合锚钉手术治疗单纯肱骨大结节骨折15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硬化治疗预防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2年2月行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esophageal varices sclerotherapy,EVS)二级预防的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102例的临床资料。102例共行EVS328例次,其中择期309例次,追加治疗19例次,首次治疗(3.0±0.8)次。对其中88例进行1~20(10.2±2.5)个月随访。结果 随访88例中,食管静脉曲张消失和基本消失率为79.5%,远期再出血率为12.5%。主要并发症为术后发热、食管注射点溃疡或糜烂出血。结论 EVS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可明显降低再出血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8月十堰市太和医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患者1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8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生脉注射液,60 m 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500 m L,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7 d。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钙调蛋白(Ca M)及其基因表达,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脏指数(CI),及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和尿量(UV)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0.97%和74.3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 Tn I、Ca M、c Tn I-m RNA和Ca MKII-m RNA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降低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p/dtmax、LVEF和CI均升高、LVEDD增大,IVST和LVESD均缩小(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PCWP和HR均降低,SBP和DBP均升高,PP增大,UV增多(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组并发症中室间隔穿孔、急性肾衰竭和心律失常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疗效显著,纠正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肌"钙超载"现象,明显增强心脏泵血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研究蟾蜍灵在诱导HL-60细胞凋亡过程中,对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基因Bcl-2、Bax、Survivin及Smac/DIABLO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锥虫蓝拒染法检测细胞存活情况,细胞形态学观察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分析Bcl-2、Bax、Smac/DIABLO、Survivin及caspase-3蛋白表达,RT-PCR检测SurvivinmRNA表达。结果 蟾蜍灵抑制HL-60细胞增殖,24,48及72h的,IC50值分别为25.8,8.0及2.1nmol/L。蟾蜍灵大于50.0nmol/L时可明显诱导HL-60细胞凋亡。50.0nmol/L蟾蜍灵作用6,12,24及48h,Bcl-2蛋白表达分别下调至作用前的88.6%,53.3%,19.2%及9.5%,而Bax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Bcl-2/Bax比值由2.0分别降至1.7,1.1,0.4及0.2。Survivin蛋白表达分别下调至作用前的75.2%,54.8%,37.5%及20.3%;Survivin mRNA表达在作用6,12和24h后分别下调至作用前的85.7%,39.4%和12.5%,在作用48h后几乎检测不到。50.0nmol/L蟾蜍灵作用12,24及48h,线粒体部分的Smac/DIABLO蛋白表达分别下调至作用前的77.5%,21.2%及15.3%,而胞浆部分的Smac/DIABLO蛋白表达分别上调至作用前的1.4,2.0.及3.5倍。蟾蜍灵作用8~48h可检测到caspase-3的活化亚基。结论 蟾蜍灵诱导的HL-60细胞凋亡与Bcl-2及Survivin表达下调、线粒体释放Smac/DIABLO及caspase-3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分析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不同二级预防措施后再出血的临床表现、急诊内镜诊治情况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二级预防后(内镜、外科、介入预防)再出血行急诊内镜诊治的254例患者临床资料,对照同期单纯药物二级预防再出血的419例患者,观察临床特点,对比分析异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54例二级预防后再出血的患者中,有144例(56.69%)曾行内镜预防,40例(15.75%)行手术预防,33例(12.99%)行介入预防,37例(14.57%)联合预防以内镜联合其他预防措施为主。分析出血距最近一次预防时间,手术预防组有57.50%再出血患者距预防时间在5年以上,介入预防组有69.70%发生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的1年内。内镜和联合预防组的患者再出血,分别有40.28%和35.14%发生在预防结束的1年内。再出血时,介入预防组和联合预防组的肝性脑病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值均0.001),介入预防组的腹水情况较其他组控制显著(P值均0.05)。各组再出血时多项临床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均0.001),两两比较提示,内镜预防组的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显著高于手术组(P值分别为0.001、0.001)和药物预防组(P值分别为0.001、0.001)。手术组的血小板水平显著高于介入组(P=0.037)、联合预防组(P0.001)和药物预防组(P=0.012)。药物预防组的总胆红素水平显著高于内镜组(P=0.037)、介入组(P=0.025)和联合预防组(P0.001);手术预防组的肌酐水平显著低于其他组(P值均0.05);联合预防组的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显著优于药物组(P值均=0.002)。药物预防组的活动性出血比例(68.02%)显著高于内镜组(P0.001)、介入组(P=0.004)和联合预防组(P=0.008)。手术预防组和药物预防组的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组(P值均0.05)。介入预防组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组(P值均0.05)。药物预防组的内镜治疗不满意率和失败率显著高于内镜组(P0.001)、介入组(P=0.007)和联合预防组(P0.001)。药物预防组的42 d内再出血率和病死率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值均0.05)。结论介入、内镜或联合二级预防,较单纯的药物预防能显著减轻食管胃静脉曲张再出血的程度,提高急诊内镜止血率,显著降低42 d内再出血率和死亡率。需考虑不同二级预防后再出血的临床特点,对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二级预防后再出血患者实施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8.
19.
202例猝死的法医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波  刘敏  易旭夫  廖志钢 《华西医学》2006,21(2):251-254
目的分析猝死的死亡原因、年龄、性别差异、诱因、器官非特异性出血等特点。方法本教研室2000~2004年间所作563例法医病理检案中的202例猝死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①猝死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年龄高峰为17~59岁。②导致猝死的疾病由高到低依次分布在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③猝死诱因以死前有纠纷和/或轻外伤和夜间睡眠中死亡为多。④检出器官非特异性出血共80例,以胰腺、肾上腺和心外膜为多。结论猝死事件的法医学鉴定要根据其发生特征和变化规律,作出客观、全面、准确的鉴定结论。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心理行为疗法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时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电针配合心理行为疗法,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和心理行为疗法.采用<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价2组治疗后的运动评分、发声评分、综合损伤因子和总分.结果:治疗6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在YGTSS运动评分、发声评分、综合损伤因子和总分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配合心理行为疗法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