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复制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观察妊娠对肺循环的影响,为妊娠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随机将71只,雌性,6周龄,SD大鼠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n=15),野百合碱组(MCT,n=20),妊娠组(n=16),妊娠MCT组(n=20)。饲养1周后,给MCT组及妊娠MCT组大鼠颈背部皮下注射60mg/kg MCT诱导形成肺动脉高压。2周后,妊娠组及妊娠MCT组大鼠进行合笼饲养,观察到阴栓的雌鼠被认为合笼成功。去除死亡及合笼失败的大鼠,各组最终分组如下,空白对照组(n=15),MCT组(n=12),妊娠组(n=12),妊娠MCT组(n=12)。合笼成功后于第18天利用股动脉及肺动脉插管的方法进行血流动力学数据收集,同时进行肺组织标本采集。肺组织经切片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肺小动脉损伤情况。结果:MCT组及妊娠MCT组各自的PAP(肺动脉压)、PAP/SAP(体循环动脉压)、肺小动脉相对中膜厚度、肺小动脉密度及增厚小动脉比例均比妊娠组及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妊娠MCT组大鼠PAP及PAP/SAP明显低于MCT组(P0.05),但肺小动脉密度增长更显著(P0.01)。同时妊娠组比空白对照组有更厚的肺小动脉相对中膜厚度(P0.01)。结论:本研究成功复制了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发现妊娠在缓解肺高压大鼠肺循环压力增高的同时,对肺小血管的基本形态有显著影响,使肺血管阻力增高。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预处理对体外循环冠脉搭桥(CABG)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4例行CABG的冠心病患者,分为瑞芬太尼预处理组(R组)和对照组(C组).测定给药前、术毕及术后1、6、24、48 h血浆肌钙蛋白(cTnI)水平.结果:各组术后cTnI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R组术后cTnI水平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预处理可降低CABG患者的cTnI水平,具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3.
腰-硬联合麻醉时不同注药速度对麻醉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78,自引:3,他引:75  
注药速度是影响腰麻效果的因素之一。目前采用的G25、G27腰穿针因脑脊液流失减少,可明显减少术后头痛发生率;但它们的注药速度对麻醉效果的影响仍没有充分的了解。本文观察采用G25细腰穿针时,注药速度对妇科麻醉效果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妇科手术的病人30例,年龄20~25岁,体重45~70kg,身高150~168cm。根据初始腰麻阻滞注药速度不同分三组:10秒组(Ⅰ组)、15秒组(Ⅱ组)和20秒组(Ⅲ组)。三组病人在年龄、体重和身高等均无明显差异。 麻醉方法 使用B…  相似文献   
44.
目的比较0.75%罗哌卡因与0.75%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的可行性.方法ASA Ⅰ~Ⅱ级初产妇40例于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随机、双盲分两组:R组(n=20)腰麻用药为0.75%罗哌卡因1.2~1.4ml(9~10.5mg);B组(n=20)腰麻用药为0.75%布比卡因,剂量同R组.术中两组麻醉效应不足时经硬膜外导管补充1.6%利多卡因.术中连续监测呼吸和循环状况,评估麻醉效应,并观察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新生儿情况.结果两组最高阻滞平面及达到时间相似(P>0.05),但R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慢,维持时间短(P<0.05);下肢运动阻滞程度R组显著低于B组(P<0.01);术中R组有4例(20%)发生心动过缓,B组5例(25%)出现主观气促感;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值在正常范围内,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0.75%罗哌卡因用于硬腰联合麻醉剖腹产手术安全有效,与0.75%布比卡因相比,下肢运动阻滞弱且恢复迅速.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预处理对体外循环冠脉搭桥(CABG)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4例行CABG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布托啡诺预处理组(B组)和对照组(C组).测定术前、术毕及术后1 h、6 h、24 h、48 h血清cTnI水平.[结果]各组内术后cTnI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R组术后cTnI水平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预处理可降低CABG患者的cTnI水平.具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在急诊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24例行急诊CABG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乌司他丁组(U组).U组:气管插管后开始恒速静脉泵入7500 u/kg的乌司他丁,30 min泵完,C组则泵注同样容积的生理盐水.分别在术前、术毕2 h、6 h、24 h测定血浆cTnI水平.结果:各组内术后cTnI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U组术后cTnI水平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降低急诊CABG患者围术期cTnI水平,对心肌损伤具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识别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凝血功能障碍的围术期独立危险因素,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4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并行急诊手术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结束时血栓弹力图凝血综合指数(TEG-CI)将患者分为2组。患者手术结束时TEG-CI≤–3时纳入低凝组(n=17例,平均年龄48.70岁),而患者手术结束时TEG-CI–3时纳入对照组(n=78例,平均年龄46.80岁)。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鉴定术后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围术期独立预测因子。结果低凝组术后24 h引流量多于对照组(P=0.008)。术毕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OR=0.011,95%CI0.001~0.021,P=0.035),术毕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OR=0.004,95%CI 0.001~0.007,P=0.022),术毕血小板计数(PLC,×109/L)(OR=–0.002,95%CI–0.003~0.000,P=0.049)与术后凝血功能障碍显著相关。术毕PLC与术后凝血功能障碍曲线拐点为PLC 137.00×109/L。结论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数据可以提示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凝血功能障碍。术毕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术毕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和术毕PLC是其独立危险因素。术后及时、充分补充促凝血药物和抗纤溶药物,新鲜冰冻血浆和血小板可有效改善急性主动脉夹层术后的凝血功能障碍,减少术后出血,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8.
罗比卡因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腰段硬膜外神经阻滞是目前是目前最有效和最佳用于分娩镇痛的方法。但现有局麻药(主要是布比卡因)的毒性和副作用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临床和动物实验均证明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罗比卡因用于分娩镇痛具有现有布比卡因无法比似的优越性。本文对罗比卡因的理化性质、药物学特点和临床适应证作了概述,并重点介绍了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9.
S-100蛋白与脑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100蛋白是一种新的、有效、简便的反映脑损伤的指标。本文概述了S-100蛋白与脑损伤的关系。  相似文献   
50.
李薏  金沐 《健康天地》2009,(5):20-23
<正>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名品荟萃。有一种茶墙内开花墙外香,名扬东南亚一带,在国内却一直不太被人留意,它就是广西苍梧的"六堡茶"。近年,它逐渐成为品茶爱好者的新宠,并屡获国际金奖。如果说对其它茶类人们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