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9篇 |
免费 | 38篇 |
国内免费 | 3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0篇 |
儿科学 | 12篇 |
妇产科学 | 6篇 |
基础医学 | 22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90篇 |
内科学 | 23篇 |
皮肤病学 | 6篇 |
神经病学 | 15篇 |
特种医学 | 42篇 |
外科学 | 63篇 |
综合类 | 141篇 |
预防医学 | 39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59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37篇 |
肿瘤学 | 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25篇 |
2021年 | 24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33篇 |
2010年 | 30篇 |
2009年 | 27篇 |
2008年 | 28篇 |
2007年 | 23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22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27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23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von-Hippel-Lindau综合征并发肾癌二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von-Hippel-Lindau(VHL)综合征并发肾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9月2008年10月分别收治的2例VHL综合征并发双肾多发肿瘤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2例患者均为女性。例1为36岁,因腰痛不适3个月入院。既往8年有左眼视网膜血管母细胞瘤手术史。入院后双肾CT检查发现双肾肿瘤伴囊肿,考虑诊断为VHL综合征并发双侧肾癌。患者因故拒绝手术治疗,随访至今,患者病情无明显变化。例2为41岁,因B型超声发现右肾占位4年,反复肉眼血尿2年入院。4年前行小脑蚓部血管母细胞瘤切除术。入院后CT检查显示右肾巨大实性肿瘤伴多发囊肿,左肾多发性小的囊实性占位;胰腺多发小囊肿。诊断为VHL综合征并发右侧肾癌,行右肾根治性切除。手术后病理检查为右肾透明细胞癌,手术后随访至今病情稳定。结论 VHL综合征并发肾癌临床少见,若患者表现为双侧、多发性、囊实性肾肿瘤,应考虑VHL综合征并发肾癌。及时正确诊断并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尽量避免肾切除,保留肾单位,手术结合影像学观察是主要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82.
癌症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心身疾病[1,2],人们谈癌色变.Zabora等[3]发现35%的癌症患者有高度的应激失调,并随着疾病的进展而增加.Baider等[4]报道,乳腺癌患者患有强迫性思维,具有类似于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特点.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下腰椎疾患的疗效.方法:本组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12~81岁,平均56.4岁;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9例,腰椎滑脱4例,退变性脊柱侧弯3例.所有病例均行后路椎体间融合(PLIF)术.结果:本组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1~18个月:应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系统,日本Nakano标准;本组优:11例,良:3例,可:2例,差:0,优良率87.5%;JOA评分系统评估,术前平均8.5分,术后平均18.5分.结论:后路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失稳症效果优良,是标准的规范化手术. 相似文献
84.
85.
目的 探讨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在颈部高危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1年6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的63例颈部高危cN0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3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淋巴结隐性转移率为39.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63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甲状腺被膜侵犯患者的侧颈淋巴结隐性转移率为46.9%,而甲状腺被膜未侵犯患者的侧颈淋巴结隐性转移率为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Ⅵ区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侧颈淋巴结隐性转移率为54.3%,而Ⅵ区淋巴结阴性患者的侧颈淋巴结隐性转移率为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原发灶肿瘤≥2 cm患者的侧颈淋巴结隐性转移率为41.4%,而原发灶肿瘤<2 cm患者的侧颈淋巴结隐性转移率为38.2% (P =0.803).术前超声检查发现侧颈淋巴结肿大,但不考虑转移的34例患者中,17例出现隐性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50.0%,而侧颈淋巴结术前超声检查阴性患者的隐性淋巴结转移率为27.6% (P =0.07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Ⅵ区淋巴结转移与侧颈淋巴结隐性转移有关(P=0.017).而原发灶肿瘤被膜侵犯、原发肿瘤大小和术前超声检查侧颈淋巴结状态与侧颈淋巴结隐性转移无关(均P >0.05).结论 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对颈部高危的cN0甲状腺癌患者是可行的,能及时发现和清除侧颈隐性淋巴结的转移.建议对甲状腺被膜侵犯和Ⅵ区淋巴结转移的cN0甲状腺癌患者,常规行颈部Ⅲ、Ⅳ区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旨在探讨阿瑞匹坦对黑色素瘤患者顺铂治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作用。方法 170例接受含顺铂方案治疗的黑色素瘤患者,随机分入阿瑞匹坦组和对照组进行预防性止吐治疗。记录患者顺铂治疗后的恶心、呕吐反应,解救治疗,功能性生活指数(呕吐)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中各84例患者可评价疗效。阿瑞匹坦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无呕吐,无解救治疗)为6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χ2=10.683,P=0.001)。阿瑞匹坦组和对照组的呕吐发生率分别为27%和51%,阿瑞匹坦组显著优于对照组(χ2=9.982,P=0.002)。阿瑞匹坦组未观察到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阿瑞匹坦可显著降低黑色素瘤患者中顺铂引起的呕吐反应。尽管阿瑞匹坦的安全性良好,在给药前仍需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7.
88.
作者采用扫描电镜对BALB/c小鼠实验性钩端螺旋体病的肝、肺组织进行了观察,证实了黄疸出血群赖型017株钩端螺旋体在体内能与组织细胞发生粘着,并简要地讨论了钩端螺旋体的致病机理。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8年1月161例甲状腺癌患者行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淋巴结跳跃性转移分为两组,运用SPSS 2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类及等比数据采用频数、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比较采用χ2检验。对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61例患者中共有25例患者发生淋巴结跳跃性转移,淋巴结跳跃性转移发生率为15.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大小及肿瘤位置则与跳跃性转移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灶直径≤1 cm(OR=0.182, 95%CI=0.070~0.472, P=0.000)与肿瘤累位于甲状腺上极(OR=0.218, 95%CI=0.082~0.574, P=0.002)均为跳跃性颈侧区淋巴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肿瘤位置位于上极、直径≤ 1 cm与跳跃转移密切相关;对于此类患者必要时需行患侧颈侧区淋巴结清扫,以降低临床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淋巴结转移风险。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