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3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6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徐华  梁军才  郭锋  吴芳  金洁 《浙江医学》2021,43(6):606-610
目的探讨粪便23SrRNA基因检测判断幽门螺杆菌(Hp)感染以及克拉霉素耐药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至12月因上消化道疾病于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就诊、13C呼气试验阳性的患者86例,同时行胃黏膜组织培养联合药敏试验以及粪便23SrRNA基因检测,对比两种方法的Hp阳性率以及对克拉霉素的耐药情况。粪便23SrRNA基因检测的假阴性样本予以16SrRNA高通量测序进行验证。结果粪便23SrRNA基因检测阳性率为79.07%(68/86),显著高于胃黏膜组织培养阳性率65.12%(56/86)(P<0.05)。药敏试验克拉霉素耐药率为23.21%(13/56),低于粪便23SrRNA基因检测克拉霉素耐药率32.35%(22/68)。与胃黏膜组织培养相比,粪便23SrRNA基因检测检出Hp阳性的灵敏度为96.43%(54/56),特异度为53.33%(16/30),对克拉霉素耐药的灵敏度为92.31%(12/13),特异度为78.05%(32/41),与药敏结果一致率为81.48%(44/54),Kappa值为0.581,提示一致性强度中等。结论粪便23SrRNA基因检测具有较高的Hp阳性率和克拉霉素耐药灵敏度,可用于胃镜检查不耐受或13C呼气试验阳性胃黏膜组织培养阴性患者的Hp检测。  相似文献   
72.
王敏峰  桑萍  郭锋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1):122-123
目的降低全院大会诊专家延时率,提高院内医疗业务运作效率,减少邀请会诊科室及其他参与会诊专家的抱怨。方法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中的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5个步骤,即DMAIC,对全院大会诊流程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流程的关键环节或因素,针对关键环节或因素进行流程改进,降低全院大会诊专家延时率。结果专家延时与当天被邀请次数、受邀专家当日工作安排情况、专家遗忘会诊或时间及通知人员资历相关.通过改进流程、合理安排,增加提醒系统。通知人员规范化培训等措施,院内大会诊的延时率从改进前的27.38%降低到改进后的18.62%。结论六西格玛是一种系统的、卓越的管理工具,它有强大的分析能力和流程改进能力,能有效找出流程中的关键节点,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3.
黄疸一病,为我国历代医家所重视,论述尤为丰富,从《内经》至明清以来,随着对黄疸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发展,提出了一整套的理法方药,形成了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著名的肝病专家关幼波教授提出的治疗黄疸病三法,即“治黄必治血,血行黄易却;治黄需解毒,毒解黄易除;治黄要治痰,痰化黄易散。”笔者近年在辨证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活血、解毒、化痰三法,治疗多例黄疸病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4.
[目的]了解河北省公立医院负债现状,分析公立医院偿债能力和负债成因并提出对策。[方法]采用描述统计和半结构性访谈,研究公立医院负债规模、结构、偿债能力等情况,并通过对关键知情者访谈,了解负债成因。[结果]2019-2021年,河北省公立医院负债规模年均增长11.61%,负债主要以流动负债为主;资产负债率从49.24%下降至48.47%,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财政投入不足、取消药品耗材加成后价格调整未到位、医院刚性支出压力大和运营管理低效等是公立医院负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5.
为了解吉林市艾滋病的流行趋势 ,对 1994~2 0 0 2年 6月确认的 6 1名艾滋病病毒 (HIV )感染者的感染途径等进行了调查分析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检测方法  1994~ 2 0 0 2年 6月 ,由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DC)、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确认的HIV感染者为对象。初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进行抗 HIV抗体检测 ,阳性标本送省CDC采用蛋白印迹试验 (WB)确认。对确认的HIV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2 HIV感染者的一般情况和感染途径 吉林市从1994年发现第 1例HIV感染者至 2 0 0 2年 6月共确认 6 1例 ,确认时 <2 0…  相似文献   
76.
<正>由于医疗技术的进步,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已成为骨科医师首选方案[1],但循证医学表明应用PFNA治疗,其隐性失血量较显性失血量显著增加[2]。骨前康颗粒是本院根据经验方提炼的中药制剂,具有补血活血的功效,广泛用于骨折的早期治疗。本研究通过前瞻性分析本院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例资料,旨在探讨骨前康颗粒在减少隐性失血量,促进骨折早期愈合方面的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新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下肢血管病变与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方法 测定正常组(NC)、新诊断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但无下肢血管病变组(NAFLD)、新确诊非酒精性脂肪肝伴有下肢血管病变组(NAFLD+LLVD)Hcy和踝肱指数(ABI)的变化.结果 与NC组相比,NAFLD+LLVD组和NAFLD组收缩压(SBP)、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显著下降.NAFLD+LLVD组LDL-C、HDL-C与NAFL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Hcy水平是新诊NAFLD下肢血管病变独立危险因子.结论 Hcy升高是促使新确诊NAFLD并发下肢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8.
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疾病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评价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PTAS),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OD)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127例LEAOD患者接受了PTAS治疗,制订治疗成功标准并疗效随访,对术前术后踝/肱指数(ABI)统计学分析。结果全组治疗成功率97.64%(124/127),除3例LEAOD患者PTAS失败外,其余病例均成功,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踝/肱指数(ABI)由0.37±0.15上升为0.87±0.18(P〈0.05)。随访3~60个月,53例髂动脉均血流通畅,临床症状无复发;45例股浅动脉中、上2/3段阻塞和29例股浅动脉下1/3段阻塞,PTAS后6、12、36、60个月的通畅率分别为97.78%、91.11%、84.44%、75.56%及89.66%、79.31%、72.41%、65.52%。结论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和支架成形术(PTAS)治疗LEAOD,可使闭塞血管得到长期的有效开通,显著提高血流动力学指标,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9.
目的评价缬沙坦与卡托普利合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级~Ⅳ级)6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缬沙坦80mg,每日一次,同时加用卡托普利6.25mg或12.5mg,每日2次,逐渐加量至缬沙坦80mg,每日2次,卡托普利25mg,每日2次;对照组口服卡托普利6.25mg~12.5mg,每日2次.逐渐加量至25mg,每日2次,卓均随访11.2月。两组所有患者根据病情给予洋地黄、利尿、醛固酮受体桔抗剂(螺内酯20mg,每日2次)、美托洛尔12.5mg~50mg,每日2次,硝酸酯类药物等常规治疗。结果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纽90.6%,对照组78.0%(P〈0.05)。治疗组蛟对照组在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Benack评分均有好转。结论缬沙坦与卡托普利合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可减轻患者症状以及减少住院次数,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0.
1病例资料【例1】女,5岁。主因跌倒致右肘部外伤入院。查体:右侧肘部肿胀,活动受限,触及骨擦感,桡动脉搏动正常。手指伸屈功能良好,皮肤感觉正常,环小指皮肤感觉正常,伸屈功能正常。X线检查示肱骨髁上粉碎性骨折(伸直型),尺骨偏移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