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13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105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21.
目的 比较自体骨髓干细胞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12月~2005年12月,对42例下肢缺血患者分别采用骨髓干细胞移植(A组,n=21)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B组,n=21)。其中男32例,女10例;年龄34~80岁,平均65.6岁。糖尿病下肢缺血28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8例,单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6例。缺血病程:3个月~5年,平均2.1年。治疗后4周,应用主观标准包括疼痛、冷感、麻木以及客观标准包括间歇性跛行距离、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经皮氧分压、血管造影、截肢率和足部创面变化等一系列指标评价其疗效。结果 治疗后4周,A、B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88.2%和89.5%(P〉0.05),冷感缓解改善率分别为94.4%和94.7%(P〉0.05),麻木改善有效率分别为69.2%和66.7%(P〉0.05)。A、B组ABI分别增加38.1%和33.3%(P〉0.05);经皮氧分压(TcPO2)有效率分别增加85.7%和90.5%(P〉0.05);新生侧支血管评估:A、B组分别有12例和9例患者术后复查血管造影,A、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77.8%(P〉0.05);截肢率评价:两组截肢率均为9.1%(P〉0.05);足部创面变化,A、B组有效率分别为60.0%和66.7%(P〉0.05)。40例患者获随访3~15个月,平均8个月。主观评价,A、B组有效率分别为75.0%和70.0%(P〉0.05)。客观评价:A、B组ABI较术前分别增加60.0%和65.0%;A、B组TcPOz较术前分别增加80.o%和75.0%;A、B组新生侧支血管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84.6%;A、B组溃疡面除B组1处明显缩小外,其余均愈合,客观评价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论是骨髓干细胞还是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都是有效的方法;但对同时伴心脑血管病变的患者,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尤其是采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需特别慎重。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PTFE血管旁路移植术后闭塞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近9年间收治的下肢动脉PTFE血管旁路移植术后闭塞的79例患者(共86条下肢)的临床资料。采取单纯取栓手术37条(43,1%),取栓+向远端血管搭桥手术13条(15.1%),取栓+介入治疗13条(15.1%),重行人工血管搭桥9条(10.5%),非手术治疗7条(8.1%),截肢7条(8.1%)。结果86条患肢中,最终截肢22条,血运重建组保肢率为63%。随访期间死亡8例(9条下肢)。结论除截肢外的上述4种手术方法对治疗下肢PTFE血管旁路移植术后闭塞均有效,可使大多数患者获得有效治疗,从而达到挽救肢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3.
患者女,51岁,主因双下肢肿胀伴心悸及胸闷3d.经下肢静脉超声及胸部强化CT诊断为急性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动脉栓塞,拟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术中经左股静脉行下腔静脉造影,发现下腔静脉沿椎体左侧上行,于肾静脉开口上方水平转向脊柱右侧.于是行右股静脉穿刺,经双侧股静脉穿刺处鞘管同时行下腔静脉造影,发现双下腔静脉.右肾静脉在L1椎体水平、左肾静脉在L2椎体水平分别汇入右侧下腔静脉和左侧下腔静脉,双侧下腔静脉在L1椎体上缘水平汇合成总下腔静脉,在总下腔静脉放置滤器1枚.术后给予抗凝等治疗.术后3年随访,患者长时间活动或站立后双下肢轻度肿胀,余无明显不适.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并发血栓形成的外科治疗特点。方法从笔者所在单位收治的肾病综合征并发血栓形成的患者中选取4例血栓形成部位罕见、治疗难度大的病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例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基础上发生下腔静脉血栓形成;1例腹主动脉急性血栓形成伴下肢动脉栓塞导致下肢坏疽行高位截肢;1例股动脉支架内反复血栓形成导致下肢坏疽行高位截肢;1例人工血管及下肢动脉支架内短时间内血栓形成,经干细胞移植后下肢缺血得到缓解。结论在血栓形成的诊治过程中提高对肾病综合征的认识,针对肾病综合征患者高凝状态在围手术期进行预防性抗凝治疗,以及充分认识肾病综合征并发血栓形成抗凝治疗的特殊性,可能会降低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提高肾病综合征并发血栓形成的外科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25.
目的观察骨髓动员与非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25例严重缺血的TAO患者分为A、B两组,A组12例为骨髓动员组,B组13例为非动员组。两组患者抽取骨髓血150~200ml,分离纯化后行下肢肌肉注射法移植术,观察丰观及客观指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移植2个月后两组多数患者疼痛和冷感有缓解,但缓解率两组无差异,两组溃疡愈合率无差异;经平均10个月随访,两组主观症状缓解率及溃疡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2个月后踝肱指数(ABI)和经皮氧分压(TcPO2)较术前有显著提高,A、B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平均10个月随访,两组间ABI和TcP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有2例2条患肢溃疡无改善,无步匕亡及高位截肢者,全部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乍。结论骨髓动员和非动员两种方式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均是安全、有效的治疗TAO手段.尤其对改善患肢症状及促讲溃疡的愈合效果明显,而骨髓动员组的疗效优于非动员组.  相似文献   
126.
慢性肠系膜上动脉(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MA)狭窄是临床上较少见的疾病,有研究发现,17. 5%的重度SMA狭窄患者年龄>65岁,男性居多[1] ,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夹层、肌纤维发育不良、膈肌中脚或肿瘤压迫及放射治疗后血管损伤等[2,3].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慢性餐后腹痛、消化...  相似文献   
127.
患者女,68岁,主因体检发现左肾动脉动脉瘤,于2009年3月21日入院.血管造影显示:左肾动脉分支动脉瘤,直径为13.5 mm.于2009年3月26日在局部麻醉下行肾动脉瘤腔的栓塞治疗.首先超选到上支的分支肾动脉内,用微导管超选到瘤腔内,再选用一球囊阻断动脉瘤的入口),沿微导管将不同型号的弹簧圈送入瘤腔内,最后撤除球囊,造影显示动脉瘤消失.  相似文献   
128.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3例TAO患者(17条患肢)行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肌注移植术,采用主观指标包括患肢疼痛和冷感以及客观指标包括踝肱指数(ABI)、经皮氧分压(TcPO2)和足部溃疡变化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移植治疗2个月后疼痛缓解者15条,冷感缓解者16条。移植前ABI为0.37±0.06,移植治疗后2个月为0.50±0.17(P〈0.05),ABI改善者9条。TcPO2移植治疗前为(24.59±3.36)mmHg(1mmHg=0.133kPa),移植治疗后2个月为(35.00±10.44)mmHg(P〈0.05),TcPO2改善14条。溃疡改善者7条。经4~18个月(平均8个月)随访,患者主观症状改善者13条;客观指标ABI为0.45±0.14,与移植治疗前和移植治疗后2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cPO2为(33.24±10.43)mmHg,与移植治疗前和移植治疗后2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率为70.6%(12/17)。溃疡愈合者5条,有2例2条患肢的溃疡伴疼痛无缓解,无死亡及高位截肢者。所有患者经常规检查未发现视网膜增生、恶性肿瘤、心肌梗塞、脑梗塞、血管瘤形成等并发症。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TAO手段,改善患肢症状及促进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129.
大隐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国外文献报道其患病率男性为20%,女性群体至少为25%[1];我国静脉曲张患者达1亿以上,患病率约为15%[2]。静脉高压、静脉瓣反流、静脉壁薄弱和炎症是静脉曲张的主要机制[3],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肿胀、疼痛、烧灼感、瘙痒、皮肤干燥,严重时可进一步出现营养性病变(色素沉着、皮肤溃疡等),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