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目的 尝试构建基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规透析中临床数据的容量低负荷早期预警方法。方法 选取2022年7—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血液透析室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324例,收集其透析常规数据,以同一次透析中,同时出现实际超滤不达标、透析中低血压等情况作为1次预警事件,将短期内出现2次者纳入预警组。采用倾向性匹配方法建立对照组(共14对相匹配的患者)。采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检测透析前容量状态,并收集相关化验检查。结果 预警组水分超负荷值(overhydration,OH)和容量状态相对百分比(hydration status,HS)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红蛋白、白蛋白、血钙、血磷、血钠等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基于透析中常规临床数据可以简便、有效地早期发现处于容量低负荷状态的血液透析患者。  相似文献   
12.
维持性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及预测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HD)与维持性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死亡原因及死亡预测因素,探讨影响维持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的因素。方法选择1999年1月~2004年1月我院维持透析3个月以上的所有尿毒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HD患者177例,CAPD患者22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病因诊断、死亡原因及死亡预测因素,记录随访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病、透析龄,并记录患者开始透析时的血压、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BUN)、血肌肝(Scr)、钙磷乘积(Ca×P)、清蛋白(A)、总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尿素清除指数(KT/V)等,应用Cox回归分析找出HD组和CAPD组各自的死亡预测因素。结果HD组死亡60例,CAPD组死亡81例,两组病因总体构成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HD组与CAPD组死因构成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年龄、BUN、Scr、Ca×P、KT/V是HD组死亡预测因素(P<0.05),A、CHO、BUN、尿量、残肾KT/V是CAPD组的死亡预测因素(P<0.05)。结论HD组与CAPD组死亡主要原因均为心脑血管事件,两组间死亡预测因素构成相似,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采用何种透析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环磷酰胺(CTX)与环孢素 A(CsA)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治疗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方法:选择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且肾脏活检确诊为 IMN 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 CTX 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CTX 组)或 CsA 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CsA 组)。其中 CTX 累积剂量为16-18 g,CsA 组血药浓度维持在80-120 ng/ ml,维持治疗,不停药。观察比较在治疗3、6、12、24、36、48及60个月时各组患者的缓解率(包括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及复发率。结果:共105例患者完成观察。两组的总体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X 组84.31%,CsA 组89.13%,P ﹥0.05)。在长期随访中,CTX 组患者复发率4.76%,CsA 组复发率35.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与 CsA相比,CTX 联用糖皮质激素对 IMN 治疗12个月的总体疗效相当,但就远期疗效而言,CTX 复发率明显低于 CsA。  相似文献   
14.
CAPD患者腹膜转运功能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王  廖云 《中国血液净化》2007,6(9):487-489,495
目的 了解腹膜透析开始时腹膜转运类型对连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方法 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透析时间大于3个月,且在开始腹膜透析的头3个月内接受了腹膜平衡试验(PET)的患者94名,并根据PET结果分为高转运(H)、高平均(HA)、低平均(LA)和低转运(L)4组,分析各组间残余肾功能、腹膜透析持续时间、腹膜透析对小分子溶质清除情况以及腹膜透析超滤情况的差异. 结果 在四组之间,残余肾功能差异没有显著性;在转运功能强的患者中总肌酐清除率较高,但腹膜透析超滤则低于转运功能弱的患者(P值均小于0.05).在4组患者中,Kaplan-Meier法生存率分析显示累积生存率差异存在着显著性(χ^2=9.24,P=0.0262);且高转运和高平均组患者的生存率显著低于低平均组患者(P值分别为0.0026和0.0031). 结论 腹膜转运功能强的CAPD患者,生存率低于转运功能弱的患者.这无法用小分子溶质的清除效率来解释,可能与转运功能弱的患者腹膜透析超滤效果较好有关.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简介 患者,女,22岁,以"发现肌酐水平升高2个月"为主诉于2008-07-17入院.2个月前因不洁饮食后出现恶心、呕吐伴体温升高就诊于外院,查血常规:白细胞(WBC)4.82×109/L,血红蛋白(Hb)97 g/L,血小板(PLT)167×109/L.肌酐120 μmol/L,肌酸激酶(CK)355 U/L.尿常规:正常.诊断为肠道感染,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1个月前复查:Hb 98 g/L,肌酐116 μmol/L,CK 326 U/L,24 h尿蛋白<0.15 g,双肾B超检查未见异常,未予特殊治疗.2周前就诊于我院门诊,查Hb 98 g/L,肌酐124 μmol/L,清蛋白(Alb)45.2 g/L,胆固醇(CHOL) 10.71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7.68 mmol/L.尿常规:正常.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发生全因死亡、心血管(cardiovascular,CV)死亡和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CV events,CVE)的预测因素,比较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和在线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对相关因素以及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入组333名MHD患者,随访50±15月,观察全因死亡,CV死亡和CVE发生。在入组基线时,记录人口学资料,测量临床指标。根据入组后的治疗模式,将患者分为HD组(n=268)和HDF组(n=65)。在第6个月末,测量临床和实验室指标。使用COX模型分析基线时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和CVE的预测因素。分别使用t检验和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组间第6个月末相关因素以及长期预后差异。结果年龄(RR=1.041,P<0.001)、女性(RR=0.615,P=0.020)、左心室重量指数(left ventricula rmass index,LVMI)(RR=1.011,P=0.006)、主动脉弓钙化评分(aortic arch calcification score,AoACS)(RR=1.277,P<0.001),血红蛋白(hemoglobin,Hb)<100g/L(RR=2.609,P<0.001),铁蛋白>500ng/ml(RR=1.637,P=0.037)是发生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RR=1.093,P<0.001)、LVMI(RR=1.030,P<0.001)、AoACS(RR=1.652,P<0.001)和Hb<100g/L(RR=2.144,P=0.016)是发生CV死亡的预测因素。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病史(RR=3.408,P<0.001),LVMI(RR=1.028,P<0.001)和AoACS(RR=1.329,P=0.003)是发生非致死性CVE的预测因素。第6个月末,HDF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t=-2.494,P=0.013)、体质量(t=-2.252,P=0.023)、总胆固醇(t=-1.992,P=0.047)和Hb(t=-2.175,P=0.030)水平较高,CRP(t=6.432,P<0.001)、LVMI(t=2.420,P=0.017)和AoACS(t=2.337,P=0.020)水平较低。HDF组患者全因死亡(x2=9.610,P=0.002)、CV死亡(x2=4.533,P=0.033)和CVE(x2=4.598,P=0.032)等长期预后更好。结论年龄、性别、LVMI、AoACS、Hb和铁蛋白是MHD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CRP、LVMI、AoACS和Hb是CV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CVD病史、AoACS和LVMI是非致死性CVE的预测因素。HDF能改善MHD患者BMI、体质量、总胆固醇、Hb、CRP、LVMI、AoACS,以及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和CVE等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枸橼酸碳酸氢盐透析液和醋酸碳酸氢盐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及血钙的影响,为临床选用最佳透析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6例透析患者进行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前3周使用枸橼酸透析液,透析液钙浓度依次是1.75mmol/L (DCa1.75)、1.5mmol/L (DCa1.5)和1.25mmol/L(DCa1.25).后3周使用醋酸透析液,依次是DCa1.75、DCa1.5、DCa1.25.比较使用不同透析液透析前后患者血清总钙(tCa)、离子钙(iCa)及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结果 ①DCa1.75时,2种透析液均使患者透析后tCa、iCa升高,对透析后MAP无影响.②DCa1.5时,醋酸透析液使透析后tCa、iCa升高,枸橼酸透析液对透析后tCa、iCa无影响,二者对透析后MAP无影响.③DCa1.25时,枸橼酸透析液使透析后tCa、iCa降低,MAP由(97±16) mmHg降至(86±21)mmHg (P<0.05).使用醋酸透析液患者透析后tCa降低,而iCa、MAP无变化.结论 DCa1.5的枸橼酸透析液对透析患者血清tCa、iCa水平及MAP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明确北京市血液透析(血透)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及原发病构成变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2020年北京市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登记的血透患者数据,分析不同时期的患者年龄特点及原发病变迁。结果 2016~2020年,北京市血透患者为8620~8928例/年,各年度在透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0.2~62.4岁。无论在透患者,还是新增的血透患者,慢性肾小球肾炎均为最常见的病因。但新增血透患者中病因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比例低于在透患者(31.8%~32.4% vs 38.7%~39.5%);而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比例高于在透患者(19.3%~23.4% vs 15.6%~17.9%)。结论 慢性肾小球肾炎仍是北京市血透患者最常见的原发病,但有减少的趋势。糖尿病肾脏疾病是第二常见的原发病,有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从肾脏角度认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1年美国胸科医生学会与危重感染急救医学 (AC CP/SCCM )在芝加哥联合召开的讨论会上进一步确认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的概念[1] 。SIRS是由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刺激宿主触发炎症过度反应的结果 ,这些因素刺激宿主免疫系统 ,释放体液和细胞因子 ,对血管张力和渗透性产生影响 ,导致微循环障碍、休克或器官衰竭 ,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SIRS是MODS的必经之路 ,而MODS是SIRS的必然发展结果。细胞因子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重要介质[2 ]在SIRS和败血症以及继发组织损伤时 ,释放一些不能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本透析中心6年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变化情况,分析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易感因素,探讨预防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措施.方法 检测所有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抗体,丙型肝炎RNA,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2004年155例透析患者中丙型肝炎感染率为10.3%.2009年228例患者中丙型肝炎抗体阳性率为8.8%.2010年300例丙型肝炎的感染率为7.3%.其中111例患者在我中心透析6年以上,累计透析85100余次,没有新发丙型肝炎感染.显示输血次数和肾移植病史是并发丙型肝炎的危险因素.结论 近6年来我中心的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感染率呈下降趋势.通过减少输血,严格执行血液透析时防止血源性传播疾病操作规程,能够减少丙型肝炎在透析患者之间的传播.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hepatitis C virus (HCV)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maintained hemodialysis for 6 years in the hemodialysis center of Beijing Friendship Hospital, and to analyse the risk factor of HCV infection. Methods HCV RNA , the serum virus antibody were detected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fection of hepatitis virus and the dialysis time, blood infusion and hepatic function was analysed. Results The percentage of HCV infection patients was 10.3% ,8.8%, and 7.3% in 2004,2009,2010 respectively. 111 patients were treated in our center for more than 6 years. There was no new HCV infection in these group patients during 6 years. Blood infusion and the history of kidney implantation were the risk factors. Conclusion The percentage of HCV infection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was reduced in our dialysis center. Avoidance blood transfusion and infection control of blood purification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are the major ways to prevent transmit HCV in patient with MH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