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 研究脂多糖(lipopalysaccharide,LPS)预处理对高糖商脂膳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影响及血浆脂联素(adiponectin,APN)表达的变化.方法 24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LPS预处理组和肝损伤组.肝损伤组饲以高糖高脂饲料;LPS预处理组饲料同肝损伤组,隔日皮下注射LPS 0.5 mg/kg;正常对照组饲以普通饲料;所有大鼠自由进食与饮水.于实验第9周末处死动物.制备肝组织切片,计数浸润肝组织的淋巴细胞;测定血浆内毒素(endotoxin,ET)水平和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活性、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APN含量.结果 肝损伤组血浆ET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LPS预处理组血浆ALT水平、肝组织淋巴细胞计数与肝损伤组比较均显著降低;血浆TNF-α水平LPS预处理组与肝损伤组比较明显降低,而血浆APN则相反,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切片HE染色结果显示,LPS预处理组与肝损伤组相比,肝细胞内脂肪空泡小、数量少,脂肪变性明显减轻.结论 LPS预处理可以减轻高糖高脂膳食诱导的NASH,其机制可能与高水平的脂联素抑制TNF-α的产生,从而降低TNF-α介导的肝细胞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32.
PTEN和VEGFPCNAbcl-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PTE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增生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bcl-2在胃癌中表达的研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探讨PTEN和VEGF、PCNA、bcl-2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8例胃癌组织及20名正常胃黏膜中PTEN、VEGF、PCNA和bcl-2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率为47%(33/68),显著低于正常胃黏膜的表达100%(20/20)(P<0.01),与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1),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率为75%(51/68),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的表达10%(2/20)(P<0.01),与癌组织浸润深度呈正相关(P<0.01),与淋巴结转移也呈正相关(P<0.05),与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CNA在胃癌中的表达率为74%(50/68),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的表达20%(4/20),与癌组织浸润深度呈正相关(P<0.01),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组织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bcl-2在胃癌中的表达率为54%(37/68),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的表达5%(1/20)(P<0.01),与癌组织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TEN在胃癌中的表达与VEGF、PCNA呈负相关(P<0.01)。结论PTEN失活或蛋白表达降低与胃癌的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且与VEGF、PCNA呈显著负相?  相似文献   
33.
姜黄素对过氧化氢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双重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姜黄素(Cur)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ECV304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胎盘兰计数法分组观察在不同的时间点加入姜黄素后对H2O2诱导的ECV304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的变化,试剂盒检测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歧化物氧化酶(SOD)、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的变化。结果姜黄素0~100μmol·L-1与H2O2500μmol·L-1同时作用5h,随姜黄素浓度升高细胞存活率升高;25~100μmol·L-1姜黄素预先作用1h,再换为H2O2500μmol·L-1作用4h,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H2O2500μmol·L-1作用4h,再加入25~100μmol·L-1姜黄素作用1h,细胞存活率也升高。姜黄素对H2O2诱导的细胞凋亡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同时作用组、H2O2先作用组S期细胞所占比例升高,姜黄素先作用组S期细胞所占比例下降。同时作用组、H2O2先作用组的SOD、NO、GR水平相对升高,MDA水平下降,姜黄素先作用组的SOD、NO、GR水平相对下降,MDA水平升高。结论姜黄素对H2O2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ECV304有双重效应,即有保护效应也有细胞毒效应,与其作用时间点有关。  相似文献   
34.
目的:分析辟谷结合长期养生功法练习治疗慢性全身弥漫性湿疹的效果。方法:应用中医辟谷技术进行干预,辟谷后指导患者进行长期养生功法练习,观察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辟谷第7日,患者全身皮肤湿疹、瘙痒、结痂硬化等症状改善。辟谷后,患者坚持每日1 h以上的养生功法练习。半年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1年后,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论:辟谷结合养生功法练习治疗慢性全身弥漫性湿疹患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在代谢综合征(MS)相关Ⅱ型糖尿病中的作用。方法: 将64只大鼠随机分为8组,分别是3月正常对照组(3NC)、3月高糖高脂组(3H)、6月正常对照组(6NC)、6月高糖高脂组(6H)、9月正常对照组(9NC)、9月高糖高脂组(9H)、12月正常对照组(12NC)和12月高糖高脂组(12H)。测定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游离脂肪酸(FFA)、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CP-1)、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取肝组织和胰腺组织切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苏丹Ⅳ染色;内脏脂肪组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以TUNEL法检测胰岛内细胞凋亡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阶段高糖高脂组大鼠血清ALT、FFA、LPS、TNFα、CRP、MCP-1、FPG、FINS和HOMA-IR水平都明显升高;而HOMA-β在第6个月出现代偿性增强后进行性衰退。高糖高脂组第3-12月胰岛凋亡细胞数量逐渐增加。结论: NAFLD(特别是脂肪肝与脂肪性肝炎)可以诱发MS相关的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36.
温热病证候舌苔脱落细胞和舌尖微循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50例温热病由营血证到恢复期的舌尖微循环和脱落细胞与正常人对比研究,两组差异显著(P<0.05)。病情加重者,其脱落细胞增加,角化前细胞与中间细胞比数增加。舌尖微循环指征中瘀血血管丛≥50%,渗出、出血等各项异常指征以血分证最突出。血分证舌质以淡白、青紫、红绛为主,苔以黄厚腻、少苔为多。上述特征为温热病营血证的诊治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7.
血竭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Daemonorops draco B1.果实中的树脂。为《中国药典》收载的品种。具有活血散瘀、镇痛止血、敛疮生肌等功效,用于跌打损伤、瘀血作痛、妇女气血凝滞、外伤出血、臁疮久不收口等作用。国产血竭名为龙血竭,也称广西血竭Dranaena cochinc-hinensis(Lour)S.C.Chen,是百合科剑叶龙血树含脂木材经乙醇提取得到的树脂。  相似文献   
38.
近年来由于医学科学的发展,各种抗菌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使许多疾病的预后显著改善。但败血症仍是临床上常见的严重疾病之一,如不能早期诊断,及时有效治疗,病死率还是很高的。现将我院内科25年收治的败血症,其中血培养阳性的362例中加以分析报导。362例中,男246例,女116例,男:女=2:1。葡萄球菌败血症294例,男219例,女75例。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39例,男18例,女21例。葡萄球菌败血症40岁以下发病者占73.1%,41岁以者占26.9%,其中大于60岁者2.3%。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复合致病因素诱导的肝硬化大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复合致病因素法制备大鼠肝硬化模型,正常对照组动物饲以标准饲料和自来水.分别在喂饮4,6,8周无菌无内毒素条件下取血测定血浆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ferase,ALT)、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叶酸、维生素B12(VitB12)、内毒素(endotoxin)、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含量,取肝组织测定匀浆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以及抗O·-2活力.结果 随肝硬化病程进展,血浆内毒素和Hcy逐渐升高并呈平行变化,8周时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从4周到8周逐渐升高,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5);匀浆中NO在4周即显著升高,之后呈下降趋势,但在8周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水平(P<0.05);抗O*-2活力在6周时升高显著(P<0.05);MDA呈明显增高趋势,至8周时显著高于正常对照与4周和6周时;各时间点叶酸和VitB12含量变化不大;相关分析显示,血浆内毒素与血浆TNF-α和Hcy、与匀浆NO和MDA之间呈显著相关,匀浆NO与Hcy和MDA之间显著相关.析因分析显示,甲硫氨酸循环中相关因素对总变异的贡献是:同型半胱氨酸>VitB12>叶酸.结论 复合致病因素诱导肝硬化大鼠发生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互为因果,加重肝脏损伤,最终促进肝硬化形成.  相似文献   
40.
目的: 观察组蛋白脱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对心肌梗死后心衰(HF)大鼠心脏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致心肌梗死制备大鼠HF模型和假手术模型(sham),给予TSA或vehicle处理。给药4周后,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ELISA检测左室心肌TNF-α、IL-1β和iNOS的水平,并测定右室/体重(RV/BW)、肺重/体重(LW/BW)。结果: 与HF+vehide组相比,给予TSA后可使HF大鼠心肌组织内增高的TNF-α、IL-1β和iNOS含量明显降低(P<0.05),左室舒张末压(LVEDP)和LW/BW降低(P<0.05);降低的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和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明显升高(P<0.05)。结论: 组蛋白脱乙酰化酶抑制剂TSA抑制心肌梗死后HF大鼠心肌组织TNF-α、IL-1β及iNOS的产生,并且可能通过该抑制作用改善HF大鼠的心功能,减轻肺淤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