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急性心梗心源性休克、反复室颤者紧急冠状动脉搭桥(附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伴心源性休克、反复室颤行紧急冠状动脉搭桥(CABG)手术。1例左冠状动脉主干(LM)病变,另1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并发冠状动脉急性闭塞(相当LM病变),手术前反复室颤经心前区叩击、胸外按压、药物和体外除问、开胸直接心脏挤压、心内除颤等转复。2例都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体外循环(CPB)下各搭桥2支,1例两次开胸止血,1例原有脑梗塞加重,2例均恢复满意。提示尽早血液动力学支持和尽快建立CPB以及良好的手术、麻醉、监护技术和多科室密切合作是抢救成功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52.
目的 回顾应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治疗冠心病的早期疗效和经验。方法 116例冠心病患者中,97%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男性102例,女性14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67.4岁。63例左室射血分数≤45%,19例<30%。63例患者的心绞痛CCS分级为Ⅲ-Ⅳ级。1例行左前外侧小切口非体外循环下手术,余均为正中开胸低温体外循环下行CABG,23例采用左侧乳内动脉与左前降支搭桥,余均为大隐静脉搭桥。术后2例需主动脉球囊反搏(LABP)支持。人均旁路移植血管3.1支。结果 连续116例患者手术临床效果良好,无一例手术死亡,术后94%的患者心绞痛完全消失。结论 本组患者的近期临床效果表明CABG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3.
目的:总结评价左室功能明显减退的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的外科治疗结果。方法:1993年5月至2002年12月对因长期慢性心肌缺血造成心室功能明显减退的96例冠心病患者进行CABG,男性92例,女性4例,年龄42-78岁,平均(65.2±7.2)岁。左室功能明显减退(LVEF)0.30-0.40的64例,0.20-0.29的26例,0.10-0.19的6例。结果:50例联合应用左胸廓内动脉与前降支吻合,46例单纯大隐静脉搭桥,人均3.10支。手术死亡2例。术后随访3-82个月,平均(39.6±14.2)个月,死亡3例。LVEF均有改善0.08-0.20,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左室功能明显减退的冠心病患者,进行CABG有令人满意的手术成功率和良好的近、中期效果,手术能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4.
目的 回顾分析 88例左室内补片心室成型治疗巨大室壁瘤的临床经验和手术效果。方法 88例患者中男 72例 ,女 16例 ,年龄 5 3~ 77(平均 6 6 )岁。手术前 74例有心绞痛 ;88例均有明确心肌梗死史 ,2 3例有多次心肌梗死史。冠状动脉造影示梗阻性病变在左主干 (LM) 2 2例次、左前降支 (LAD)88例次、对角支 5 5例次、回旋支 4 8例次、右冠状动脉 30例次。左室射血分数 (LVEF) 35 %± 17% (18%~5 4 % ) ,其中 >4 5 % 35例 ,4 5 %~ 30 % 36例 ,<30 % 17例。除 4例室壁瘤位于心脏下壁外 (下壁心肌梗死所致 ) ,其余 84例室壁瘤均位于心脏前壁和心尖 ,为前壁大面积梗死所致。同时伴需手术矫正的瓣膜功能不全 2 8例。 88例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 (CPB)下进行。切开室壁瘤后取净腔内血栓 ;采用 2 0Prolene线 ,将一合适大小的椭圆型补片缝闭室壁瘤的颈部即内口 ,将室壁瘤隔离 ,同时环缩室壁瘤内口 (内荷包 )的作用。特别注意将室间隔的大面积梗死区隔离到补片外 ,剪去外侧部分瘤体 ,连续缝合关闭心室切口 ,完成心内补片左室重建。 87例同时冠状动脉旁路手术 (人均旁路 1.87支 ) ;同期心脏瓣膜手术 2 8例。结果 88例均顺利度过手术。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 6 8’ ,CPB10 3’。 16例患者需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 相似文献
55.
目的 介绍主动脉疾病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 分析 2 3例主动脉疾病的手术方法和效果。马凡综合征 8例行Bentall术 ;胸降主动脉缩窄 4例中 3例直接行缩窄主动脉切除人造血管置换 ,1例行左锁骨下 降主动脉转流 ;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伴升主动脉明显扩张 3例中 2例行主动脉瓣和升主动脉置换 ,1例置换同时升主动脉成型 ;急性主动脉夹层 4例在深低温停循环下手术 ,2例仅升主动脉置换 ,另 2例分别半弓和全弓置换 ;腹主动脉瘤 4例行人造血管置换。结果 2 3例均顺利度过手术 ,并康复出院。 2 1例随访 (2 3 7± 15 2 )个月 ,中期死亡 2例 ,其余生活质量同正常同龄人。结论 尽管主动脉疾病的手术治疗技术要求较高 ,只要方法得当 ,仍能取得满意的近、中期效果。 相似文献
56.
1994年 7月~ 1999年 6月 ,我科为 3例成人型主动脉完全闭锁的患者行手术治疗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例 1,男 ,39岁。因活动后胸闷、心慌 1个月入院。双上肢血压 16 0 /10 0mmHg ,下肢血压测不清 ,足背动脉搏动未触及。左肩胛与脊柱间闻及 3/6级收缩期杂音。胸片示肋骨下缘有压迹。核磁共振示主动脉峡部中断 ,管腔闭锁长为2cm。逆行主动脉造影 ,导管不能通过弓降部 ;升主动脉造影示峡部闭锁 ,侧枝血管迂曲、扩张。于 1994年 7月 4日在全身麻醉常温下左侧开胸 ,术中监测桡动脉及股动脉压力。术中见主动脉峡部闭锁长 2cm ,侧枝动脉血… 相似文献
58.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 探讨和评价微创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PCAB)的临床效果。 方法 38例 OPCAB患者中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 4例 ,1支血管病变 10例 ,2支 14例 ,3支 10例 ,均经胸骨正中切口行 OPCAB,每例移植血管 1~ 5支 ,平均移植血管 2 .42支。应用左乳内动脉 38支 ,大隐静脉 5 4支。 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 ,36例顺利完成手术 ,2例转为心肺转流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8例均在手术后 2~ 12小时 ,平均 4.9± 2 .6小时顺利拔除气管内插管。全组均顺利康复 ,15例手术后 1个月内恢复了原工作。 结论 对有适应证的患者 ,OPCAB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59.
目的 回顾分析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其他心脏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134例患者中 ,75 .4 %例有Ⅲ~Ⅳ级心绞痛 (CCSS) ,5 1.2 %有个至少 1次心肌梗死史。冠状动脉造影示梗阻性病变在左主干 (LM) 34例次、左前降支 (LAD) 130例次、对角支 91例次、回旋支 84例次、右冠状动脉 80例次。伴有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 4 1例。左室射血分数 (LVEF) 18%~ 6 9% ,4 5 %~ 30 % 5 0例 ,<30 % 13例 ;伴左心室壁瘤 5 6例 ,同时伴瓣膜功能不全 4 2例。全部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对 36例伴有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者同期激光心肌打孔 (TMLR) ,同期左心室壁瘤切除三明治式缝合11例 ,巨大室壁瘤心内补片左室成形 4 5例 ;同期心脏瓣膜手术 4 2例 (其中 4例患者同时心脏室壁瘤切除心内补片成型 )。结果 人均旁路 2 .4 6支 ,6例患者需IABP辅助 11~ 5 4h ;2次开胸止血 6例 ;并发室上速和房颤 2 8例 ,室性心律失常 10例 ,2例电转复 ,余均药物控制 ;全组手术死亡 3例 ,死亡原因分别为严重低心排综合征 (2例 )和多脏器功能衰竭。 131例患者手术后心绞痛等症状均缓解 ,心脏功能明显改善。随访 4~ 6 0个月 (平均 12 .7个月 ) ,随访率 89% ,6 5例已恢复全日工作。结论 与单纯冠状动脉旁路多植术相比 ,联合冠 相似文献
60.
报告连续61例冠状动脉套路移植术,术前左室功能中度以上损害(EF≤45%)占62.30%,严重损害(EF<30%)占18.03%。59例冠心病者人均行旁路3.15支,1例法鲁氏四联症及三例Bentall术各行分路1支。9例采用左侧乳内动脉与左前降支搭桥,余均采用自体大隐静脉做旁路材料。术后因出血/渗血二次开胸11例。全组无手术死亡及术后近期死亡,无围术期心梗,术后心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冠心病人心绞痛均完全缓解。28例于术后2~10个月恢复全日工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