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98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2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64篇 |
临床医学 | 30篇 |
内科学 | 64篇 |
皮肤病学 | 429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26篇 |
外科学 | 22篇 |
综合类 | 131篇 |
预防医学 | 21篇 |
药学 | 19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23篇 |
2012年 | 24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66篇 |
2009年 | 76篇 |
2008年 | 56篇 |
2007年 | 45篇 |
2006年 | 65篇 |
2005年 | 67篇 |
2004年 | 63篇 |
2003年 | 54篇 |
2002年 | 39篇 |
2001年 | 45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人毛乳头细胞凝集性生长差异表达基因cDNA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构建毛乳头细胞凝集性生长状态下差异表达基因的消减cDNA文库。方法 分别提取凝集性生长和非凝集性生长状态下毛乳头细胞中的总RNA,应用SMART cDNA合成技术和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分离毛乳头细胞凝集性生长状态下差异表达基因的cDNA片段并建立消减cDNA文库;利用PCR对随机挑选的100个白色菌落进行插入片段的验证,对其中证实有插入片段的30个克隆进行cDNA斑点杂交验证。结果 所构建的消减cDNA文库扩增后得到320个阳性克隆,随机挑选的100个阳性克隆中95%的均有长度在100—600bp的插入片段,cDNA斑点杂交验证显示27个(90.0%)克隆为阳性。结论 结合SMART cDNA合成技术,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成功地构建了毛乳头细胞凝集性生长差异表达基因消减cDNA文库,为进一步筛选和克隆毛乳头细胞凝集性生长相关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2.
γ干扰素诱导蛋白30基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CD4+T细胞中的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CD4 T细胞mRNA中干扰素诱导蛋白30基因(IP-30)的表达水平与SLE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3例SLE患者和10例正常对照人群的临床资料.取外周血用免疫磁珠法分离出CD4 T细胞,抽提RNA并逆转录合成cDNA,运用GLGI方法从LongSAGE标签库中筛选出IP-30,比较该基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不同的SLE患者中表达的差异.结果①SLE患者组IP-30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1,P<0.05).SLEDAI≥10组和SLEDAI<10组其IP-30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分别为0.01和0.047),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别(P=0.149).②SLE有狼疮肾炎组和SLE无狼疮肾炎组相比IP-30表达量有差异(P<0.05).③IP-30的表达量随SLE的活动水平升高而明显增加,与SLEDAI具有显著的正相关(r=0.830,P<0.01),与补体C3和外周血白细胞数成负相关(r=-0.517,r=-0.424,P<0.05).结论CD4 T细胞IP-30水平表达升高提示IP-30可能参与SLE的发病,并对SLE活动度的判断和狼疮肾炎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3.
154.
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是诊断乙型肝炎,判断传染性和考核抗病毒疗效的重要指标,它比免疫法测定HBV抗原和抗体更能反映HBV的感染状况,过去虽可用斑点杂交(Dot blot)和Sonthern转移印迹杂交法检测血清中HBV DNA,其检出量为0.1~0.5pgHBV DNA,约相当于10~5—10~6个Dane颗粒/ml,仍高于HBV DNA的最低感染量(100个Dane颗粒/ml)的l000倍,故阴性结果仍不能除外低水平HBV DNA的感染存在。 相似文献
155.
应激生活事件和斑秃发生风险的相关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斑秃患者发病和精神因素的相关性,揭示精神因素在斑秃发病中的潜在作用。方法收集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西南医院皮肤科确诊斑秃患者和健康人群,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记录研究对象的流行病学情况,采用Thomas Holmes和Richard Rahe社会再适应量表调查斑秃患者发病6个月前应激生活事件及健康对照填表前6个月的应激生活事件,统计学分析斑秃发病和应激生活事件的相关性。结果斑秃患者应激生活事件的发生率与患者性别及斑秃类型无统计学差异(P>0.05)。51.34%的斑秃患者在发病前6个月经历过2项以上应激生活事件,32.05%的对照在填表前6个月经历过2项以上应激生活事件,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要的应激生活事件为睡眠改变、个人习惯改变、居住环境改变、家庭问题、工作问题、学习问题和财政问题。斑秃患者组的SRRS评分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斑秃患者发病前应激状态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改变、学习问题、个人习惯改变和家庭问题应激生活事件是斑秃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应激生活事件对斑秃的发生起着一定作用,应激诱发斑秃机制将有助于斑秃防治措施的开发。 相似文献
156.
毛发的生长分三期:生长期、退行期和休止期。生长期是毛囊周期的活动期,特点为毛球内毛母质细胞分裂旺盛,在解剖上分六期:Ⅰ~Ⅴ期为前生长期,Ⅵ期为后生长期,毛发周期所伴随的形态学变化已非常清楚,但对终止生长期和诱发退行期的分子调控机制仍然所知甚少,毛发研究的关键在于找到协调这些阶段相互转换的分子信号,目前研究表明一些细胞因子与毛囊形成及周期相关。1 表皮生长因子家族1·1 表皮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EGF)是表皮角质形成细胞(KC)强有力的生长因子。EGF受体分布于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及毛囊的上皮部分,用12 5或13 5d的小… 相似文献
157.
重庆地区性传播疾病患者387例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患者支原体感染情况及其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方法对387例支原体培养阳性的STD患者的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支原体感染患者中,以20~40岁患者为主要感染人群,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别;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为主要病原体;在对9种药物进行的药敏试验结果中,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及强力霉素敏感率较高,依次为94.06%、88.89%、86.82%,对克林霉素、阿齐霉素及罗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结论对于Uu和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Mh)感染,临床医生应当结合药敏试验合理应用抗生素.目前重庆地区Uu和Mh感染的治疗可以首选交沙霉素及半合成四环素类抗生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58.
159.
研究表明 ,位于毛囊基底部的特殊间质成分———毛乳头在毛囊的生长发育、周期调控及维持毛发生长中起主导作用。毛乳头的功能障碍是导致毛囊周期失衡和脱发现象的主要起始因素。因此研究毛囊的生长发育、调控机制应不能脱离毛乳头细胞的功能状态。目前对毛乳头细胞的研究已发现一些活性蛋白及细胞因子对毛囊的生长有调节作用 ,但这些成分在毛囊生长调节中并不是关键因素 ,而是在生理 /病理发展过程中起辅助调节作用。在前期的研究中 ,我们证实了毛乳头在体外凝集性生长状态下较非凝集性生长状态生物学功能及诱导毛囊形成的能力均显著增强 ,… 相似文献
160.
bFGF对人毛囊黑素细胞增殖、活化和黑素合成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人毛囊黑素细胞 (Hairfolloclemelanocyte ,HFM )增殖活化和黑素合成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正常人HFM ,观察不同浓度bFGF(0 3~ 1 2ng ml)对HFM形态、增殖、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含量的影响。结果 bFGF处理HFM 7d后 ,HFM树突增多延长 ,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含量增加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以 0 6ng ml组为著。结论 bFGF能诱导HFM增殖、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合成增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