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骨折的疗效与方法。方法: 回顾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骨折患者 17例, 总结分析其手术入路的选择, 异位骨化组织、内固定物以及髋臼骨缺损的处理方法。结果: 17例病人中有14例得到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为 3年 7个月 (1年 2个月~9年 8个月)。出现感染 1例, 脱位 1例, 无菌松动 2例。术后再次异位骨化者 2例, 其中 1例引起坐骨神经症状, 再次行神经松解术。所有随访病例, 髋关节功能均有改善,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 51分, 提高到术后 89分。结论: 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 适当处理异位骨化组织和内固定物,重建髋臼骨缺损, 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臼骨折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2.
可注射性多孔碳酸化羟基磷灰石骨水泥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研制一种可注射,并能原位固化形成多孔结构的骨替代材料。方法在多孔碳酸化羟基磷灰石骨水泥(porous carbonated hydroxyapatite cem en t,PCHC)固化液中,添加0.35%磷酸化壳聚糖(P-ch itosan,PC),制备注射性PCHC(in jectab le PCHC,IPCHC),并行pH值、固化时间、抗压强度、X线衍射(X-ray d ifferaetion,XRD)分析,傅立叶变换红外线(fourier transform in frared,FT IR)分析及钙磷比等理化性能检测;对IPCHC固化产物行孔隙率、孔连通性、孔形态观察及扫描电镜观察;行IPCHC注射性和抗稀散性检测。结果在固化液中添加0.35%PC,可成功制备IPCHC。系列检测表明,IPCHC固化产物与人骨矿物相相同;IPCHC的孔隙率为37.2%,103~384μm间的孔隙分布占所有孔隙的56.11%,267μm的孔径分布高,孔之间互相贯通,与人骨组织生长的最适空间100~400μm相符合;固化时间为12~16 m in,能满足临床应用;抗压强度为4.3±2.6 M Pa,与松质骨强度相当;钙磷比为1.64,与人骨钙磷比类似;晶格相中含有5.6%碳酸根,与人骨碳羟基磷灰石晶体结构中4%~6%的碳酸根含量相吻合。IPCHC的注射系数为95.13%±1.11%,显著高于PCHC注射系数68.78%±2.19%;其抗稀散性好,注入蒸馏水24 h无溃散现象。结论固化液中添加0.35%PC,大幅度提高了注射性能,并获得优良的抗稀散效果。制备的IPCHC是微创手术较为理想的内置入代骨材料,尤其适合出血部位的骨缺损修复。  相似文献   
53.
人工关节生物被膜感染的诊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被膜是引起人工关节感染的主要原因,与生物被膜相关的人工关节感染临床症状通常多不典型,难以与无菌性松动鉴别,诊断棘手,常常延误治疗,带来严重后果;常规的诊断方法敏感性较低.近年研究表明超声粉碎法结合现代显微技术可明显提高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生物被膜感染的细菌检出率,分子生物学技术可迅速准确地诊断人工关节生物被膜感染.该文就人工关节关节置换术后生物被膜感染的诊断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总结二期翻修重建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的经验,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1997年2月~2004年11月采用二期翻修共治疗15例(16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男9 例(髋),女6 例( 髋).原发疾病:股骨头坏死9 例,股骨颈骨折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髋),髋臼发育不良1例,同侧髋膝关节感染治愈后关节强1例.所有患者一期彻底清创,平均间隔6.7个月(6月~21个月)二期重建.术后定期随访.结果均无感染复发,感染控制率为100%.Harris评分平均85.1分(57~98分),较治疗前改善54.9分.优7例,良6 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6.7% .3例患者的3髋(包括双髋感染患者的1髋)在清创术中发生股骨干穿孔, 1例患者重建时股骨假体柄穿出股骨干, 2例患者的2髋!包括(双髋感染患者的1髋)发生脱位.结论 二期翻修在感染控制和功能结果方面均较满意,应作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常用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5.
目的:通过观察碳酸化磷灰石与骨界面间形态学特征及其成骨和降解情况,探讨原位形成骨骼矿物相材料碳酸化磷灰石的组织学特点。方法:实验于2001-03/11在解放军总医院骨科研究所完成。选用成年新西兰兔30只,将两侧股骨远端制作直径5mm,深10mm的缺损模型,随机选一侧植入碳酸化磷灰石为实验组,另一侧植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对照组。于术后1,4,8,12和16周时分批麻醉处死动物,每批6只。对植入材料与骨界面之间形态及降解的情况进行以下观察。①大体观察。②组织学检测。③体视显微镜观察。④荧光染色观察。⑤钼靶软X射线观察。结果:术后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体视显微镜观察、荧光染色观察和钼靶软X射线观察显示碳酸化磷灰石术后在1周时固化填充良好,与骨结合紧密,4周时界面出现成骨,8周时开始降解,16周时大部分碳酸化磷灰石已经降解,有大量新骨形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组界面间始终没有成骨现象,1周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固化填充良好,与骨结合紧密,8周时界面间开始形成纤维结缔组织,16周时界面间形成一层厚的致密纤维结缔组织。结论:碳酸化磷灰石是生物相容性非常好的生物活性材料,植入体内后能够与骨直接结合,界面间不形成纤维结缔组织并持续有破骨和成骨活动存在,随时间推移可以逐步降解,但是确定完全降解的时间尚需更长时间的观察和验证。  相似文献   
56.
碳酸化羟基磷灰石骨水泥的开发与多孔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无机化学材料合成碳酸化羟基磷灰石骨水泥,并通过发泡成孔的新方法制备能原位固化形成多孔结构的无机植骨材料。[方法](1)以碳酸钙、磷酸氢钙等化学试剂为原材料,通过高温烧结合成碳酸化羟基磷灰石粉体。再以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合成浓度为0.2mol/L的磷酸钠缓冲液,作为固化液。粉体与固化液以1g/0.4ml相混合,原位固化形成碳酸化羟基磷灰石;(2)在碳酸化羟基磷灰石粉体中加入成孔剂,成孔剂在骨水泥固化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由此形成多孔碳酸化羟基磷灰石骨水泥;(3)通过化学成分、化学结构、力学强度、固化时间、孔隙率等检测,对其理化性能、可操作性能和组织相容性进行评估。[结果]所合成的碳酸化羟基磷灰石骨水泥原位固化性能好,固化时间为12—15min,可操作性能强;化学成分分析发现,其固化产物中含有5.6%的碳酸根成分,与天然骨的矿物相类似;孔隙分析表明,材料的孔隙之间相互贯通,孔隙率为36%;力学测试结果显示,材料的抗压强度为4.34-2.6MPa,相当于松质骨的力学强度;细胞毒性实验证明,该材料具有优秀的组织相容性。[结论]多孔碳酸化羟基磷灰石骨水泥的化学成分、理化性能、孔隙结构均与天然的松质骨相似,组织相容性良好,可作为无机植骨材料。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总结分析髋臼骨折后全髋关节置换的特点及效果,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全髋关节置换方法治疗的髋臼骨折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8例(59髋)中,行切开复位内固定(open reduction and intemal fixation,ORIF)治疗46例(79%),非ORIF固定7例(12%),非手术治疗5例(9%);关节置换术前术中检查确定存在感染者共13例,均为ORIF病例,占28%,均行清创骨水泥占位器置入,二期翻修.其余病例行一期关节置换.平均随访45个月(20~58个月),Harris评分由平均术前的48.2分提高到87.3分,并发症6例,髋关节脱位3例(5.2%),经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愈;深部感染2例(3.4%),经二期翻修治愈.结论 关节置换可获得良好效果,但应注意排除术前存在感染,并注意预防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8.
股骨头坏死是由于不同原因引起的股骨头血液供应障碍所导致的最终结果.因其导致髋关节疼痛,功能障碍严重,病残率较高,治疗上也较为困难,所以越来越引起骨科医生们的关注.同时股骨头坏死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高,也使其成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该病直到本世纪初才被医务工作者所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对本病的成因和机制由宏观感性的认识和研究进入到生化等病理微细改变的探索.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总结使用自制压模器制成的关节型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二期翻修中应用的经验与教训,评价其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二期翻修中的效果和作用.方法 2005年8月至2009年12月采用二期翻修治疗的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患者中,127例患者在一期彻底清除后,植入了使用自制压模器术中制成的关节型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待感染控制后行二期翻修.其中106例患者107髋获得随访.观察使用这种占位器控制感染的有效率,制作、植入及取出的方便程度和出现的并发症,特殊情况的使用,观察患者的功能和满意程度.结果 106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34.3个月(3~55个月),一次感染控制率为96.3%,经过二期翻修末次随访时感染控制率为94.4%.占位器柄断裂4.7%,脱位率为2.8%,二期翻修时占位器取出困难者14.0%.患者满意率为93.5%.结论 使用自制压模器制成的关节型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二期翻修治疗中,具有制作简单、重复性好、感染控制率高、保留关节功能好、患者满意率高等优点,通过改进方法后可以减少断裂及取出困难问题,结合使用金属内固定或异体骨不会影响感染的控制率.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聚乳酸聚乙醇酸(PLGA)/RNAⅢ抑制肽(RIP)缓释微球的合理制备方法,测定其载药率和体外释药特征。方法采用改良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PLGA/RIP缓释微球,观察其表征,测定缓释微球的载药率和包封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点PLGA/RIP的释放速度,观察PLGA/RIP微球的体外释药特点。结果采用改良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的PLGA/RIP缓释微球粒径均匀、表面光滑,包封率约为(68.22±6.20)%,载药率为(15.35±3.26)%。PLGA/RIP释药动力学方程为y=31.016x+59.611,符合Huguchi方程。结论采用改良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的PLGA/RIP缓释微球粒径均匀、表面光滑,包封率和载药率较高,体外释放动力学符合Huguchi方程,是理想的缓释载药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