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对陶瓷对聚乙烯和金属对聚乙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远期界面磨损进行回顾性研究。方法 1995年3月至2002年8月实施的127例非骨水泥固定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随访研究。根据关节界面配伍不同分成两组,即陶瓷对聚乙烯组(CP组)和金属对聚乙烯组(MP组)。两组患者分别经过平均8.7年和9.1年的随访,对手术后和最近随访的标准髋关节正位X线片进行股骨头位移的测量,同时评估骨溶解的情况及Harris评分。结果 CP组在聚乙烯线性磨损及骨溶解方面明显优于MP组,Harris评分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陶瓷股骨头对聚乙烯是目前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较为理想的关节界面选择。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表明RNA Ⅲ抑制肽(RNA Ⅲ inhibiting peptide,RIP)是葡萄球菌一种有效的全面抑制剂,作用机制与传统抗菌素明显不同,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实验评价聚乳酸乙醇酸(polyaiticglycolic acid,PLGA)/RIP缓释微球的血液相容性。 方法: 实验于2005-10/2007-10在解放军总医院临床药理研究所及医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选择成年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6只。药品及试剂: PLGA,二甲基亚砜、MTT,DMEM,二硝基氟苯。实验方法:①PLGA/RIP微球制备:采用Fmoc法由C端至N端先合成粗品肽;采用反相液相色谱法对RIP粗品进行纯化分析,按紫外吸收峰收集组分,冷冻干燥,得到RIP纯品。再采用液相复乳法制备直径50~70 mm的PLGA/RIP微球。②洗提液制备:PLGA/RIP微球粉末按1 g/L在37 ℃无菌条件下用生理盐水洗提72 h,制得洗提液原液;加入同体积的无菌生理盐水制得0.5 g/L的稀释液。③溶血实验:以蒸馏水和生理盐水分别为阳性、阴性对照,观察PLGA/RIP洗提液原液和0.5 g/L洗提液的溶血率。④凝血实验及PLGA/RIP对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的影响实验:以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观察PLGA/RIP洗提液原液和0.5 g/L洗提液对兔凝血时间的影响和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的影响。⑤PLGA/RIP对兔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实验:观察PLGA/RIP洗提液原液和0.5 g/L洗提液对兔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结果:纳入动物30只, 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溶血实验结果显示PLGA/RIP洗提液原液和0.5 g/L洗提液的溶血率分别为3.24%和2.67%,两者的溶血率均 < 5%,符合医用生物材料的溶血实验要求。②凝血实验结果表明PLGA/RIP洗提液原液和0.5 g/L洗提液对兔凝血时间无明显影响。③PLGA/RIP对各时间点兔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均无明显作用。④PLGA/RIP对兔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无明显影响。⑤PLGA/RIP对兔血小板聚集无明显影响。 结论: PLGA/RIP缓释微球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  相似文献   
23.
股骨头坏死发展到塌陷期(Ⅲ期和Ⅳ期),通常不可避免地继发骨关节炎.如果继发骨关节炎的病人髋关节疼痛并严重影响生活,则有髋关节置换的指征.  相似文献   
24.
异体皮质骨板在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异体皮质骨板在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2006年7月使用异体皮质骨板治疗的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22例,其中术中骨折18例,术后骨折4例。采用Vancouver分型方法对骨折进行分类,其中A型4例,B型13例,C型5例。所有骨折均采用非骨水泥柄加异体皮质骨板支撑固定,异体皮质骨板以钢丝和(或)捆绑带与股骨固定。采用Harris评分对术后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45个月,平均27.5个月,术后平均Harris评分89分。术后12~24周22例患者中21例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6.5周。1例患者于术后17周发生移植骨板骨折。最后一次随访时X线片均证实移植物与宿主骨整合。1例患者术后患肢疼痛,3例同侧膝关节僵直。结论异体皮质骨板是治疗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有效手段,能够作为生物接骨板提供机械稳定性和生物稳定性。短期随访发现使用皮质骨板有较高的骨折愈合率并能增加骨量。异体皮质骨板应在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中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25.
背景:葡萄球菌感染和生物被膜形成受群体感应机制调控。葡萄球菌RNAⅢ抑制肽可以干预葡萄球菌群体感应系统,阻断葡萄球菌细胞间的信号传导通路,进而抑制葡萄球菌的毒素分泌和生物被膜形成,防治葡萄球菌感染。 目的:探讨葡萄球菌RNAⅢ抑制肽(RIP)的人工合成方法。 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于2006-08/11在北京宣武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 材料:Fmoc-AA、Pipredine、TFA、HMP购自美国MERCK公司;DCC、HOBT、DMAP购自美国ABI公司。 方法:采用固相合成法合成RNAⅢ抑制肽,HPLC法纯化,进行质谱分析法、酸水解法、红外光谱分析法和内酰胺酶活性测定法检测。 主要观察指标:①合成和纯化结果。②分子量测定结果。③组成成分分析结果。④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⑤结构分析结果。⑥生物活性鉴定结果。 结果:合成的RNAⅢ抑制肽纯度为97.42%,相对分子质量为914.37, 与理论相对分子质量基本一致;与天然RNAⅢ抑制肽具有相同的氨基酸组分、氨基酸序列以及空间结构;生物活性检测证明合成RNAⅢ抑制肽具有和天然RNAⅢ抑制肽相同的功效,可以有效抑制细菌产生RNAⅢ。 结论:采用固相合成法成功合成RNAⅢ抑制肽,鉴定分析证实合成的多肽和天然RNAⅢ抑制肽蛋白具有相同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26.
两种不同截骨方法治疗Crowe Ⅳ型先天性髋脱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对成人Crowe Ⅳ型先天性髋脱位患者(congenital dislocated hip,CDH)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时两种不同截骨方法的效果及适应证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3年4月至2007年10月行THA治疗的36例单侧Crowe Ⅳ型CDH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测量下肢长度差、旋转中心高度差及Harris评分等指标比较股骨近端截骨和粗隆下截骨的效果.股骨近端截骨组20例,股骨粗隆下截骨组16例.结果 手术均成功复位,粗隆下截骨组手术时间较短,术后下肢长度差近端股骨截骨组平均为0.3 cm(-1.0~1.5 cm),粗隆下截骨组平均为0.6 cm(0~1.5cm).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髋臼角、旋转中心高度差以及重力臂的比较无显著差异.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股骨近端截骨组明显高于粗隆下截骨组.最近一次随访,Harris评分近端股骨截骨组为(83±8)分,粗隆下截骨组为(90±6)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严重的成人Crowe Ⅳ型CDH行THA时通过两种截骨方式均能有效恢复患肢长度、重建关节功能,但对于脱位过高的患者(>4 cm)采用股骨近端截骨容易出现并发症,粗隆下截骨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7.
四肢长骨骨巨细胞瘤手术治疗72例分析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15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四肢长骨骨巨细胞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访1984年11月~2002年9月间手术治疗的72例四肢长骨骨巨细胞瘤。男性31例,女性41例。年龄14~66岁,平均32.4岁。结果72例患中有53例获得随访,随访率为73.6%,随访时间8个月~18年,平均11年4个月。刮除组肿瘤复发率为23%,瘤段切除组肿瘤复发率为9%,结论病灶刮除术和肿瘤瘤段切除术是治疗骨巨细胞瘤的基本方法,肿瘤瘤段切除术的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缺氧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酶消化法获取人成骨细胞并进行原代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成骨细胞的生长形态;采用Gomori改良钙钴法和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分别检测原代培养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ALP)和骨钙素(OCN)的表达,进行原代培养成骨细胞鉴定。细胞传至第2代时,按继续培养条件的不同将细胞分为缺氧组(氧分压〈4.8kPa、氧容积比〈5%)和常氧组,在传代培养24、48、72h时分别收集2组细胞,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VEGF和BMP-2的表达,应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检测,结果以平均灰度值表示,平均灰度值低示表达水平高。结果原代培养成骨细胞可表达ALP和OCN,初步确定经体外培养获得了具有生物活性的成骨细胞。在培养24、48、72h时,缺氧组成骨细胞VEGF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常氧组(平均灰度值分别为123.53±7.38 vs 141.21±6.03、116.45±6.34 vs 138.37±5.04、108.11±5.37 vs 136.65±6.54,均P〈0.01),且缺氧组成骨细胞VEGF表达水平随缺氧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缺氧组成骨细胞BMP-2表达水平在培养24h时明显高于常氧组(平均灰度值为143.28±2.82 vs 146.91±2.06,P〈0.01),而在培养48、72h时与常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缺氧可诱导成骨细胞VEGF的表达上调;而缺氧延长则不利于成骨细胞BMP-2的表达。缺氧对VEGF和BMP的早期表达调控可能与骨修复的启动相关。  相似文献   
29.
CR型活动衬垫膝关节假体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使用CR型活动衬垫膝关节假体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临床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随访观察本院从1997年11月~2005年6月,使用CR型活动衬垫膝关节假体进行膝关节置换的效果,其中218个患者、301个膝关节获得了满意的随访,平均随访48.7个月。采用X线片及HSS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HSS评分从术前平均53.3分增加到术后的91.3分。活动范围从术前平均伸-9.5°、屈64.3,°到术后平均伸0°、屈97.5°。术前最大内翻角25,°最大外翻角15°;术后总外翻角为0°~10°,平均5.3°。感染2例,假体周围骨折2例,胫骨内侧平台塌陷1例,后外侧不稳1例。其余未见有骨溶解现象。[结论]CR型活动衬垫膝关节假体不但在理论上有其独特的优越性,而且在临床上中短期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4种内植物材料对表皮葡萄球菌黏附及形成生物被膜的影响。方法表皮葡萄球菌培养、分离纯化、药敏试验及生物被膜形成鉴定,将钛合金、钴铬钼、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国产骨水泥(PMMA)制成圆片状试样,分别与表皮葡萄球菌悬液共同培养5d;试样表面黏附的细菌经胰酶消化、制成细胞悬液、定量接种培养及菌落计数,观察4种试样表面黏附的细菌数量;真空干燥法制备试样,扫描电镜(SEM)观察4种试样表面生物被膜形成情况。结果此菌株为表皮葡萄球菌,对半合成青霉素耐药,可形成生物被膜;细菌计数显示UHMWPE试样表面细菌数量最多,为(24.96&#177;1.459)&#215;10^5/CFU;其次为国产PMMA,为(17.44&#177;1.883)&#215;10^5/CFU;金属合金表面细菌数量较少,钛合金为(0.424&#177;0.065)&#215;10^5/CFU,钴铬钼为(0.382&#177;0.075)&#215;10^5/CFU;UHMWPE、国产PMMA与其他各组比较,均P值〈0.05;SEM观察发现UHMwPE试样表面有较多生物被膜形成,钛合金及钴铬钼表面细菌聚集成团,国产PMMA表面黏附许多单个细菌菌落。结论4种内植物材料对表皮葡萄球菌黏附及形成生物被膜有影响,表皮葡萄球菌容易在UHMWPE表面黏附、形成生物被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