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9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199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希山 《中国肿瘤》1999,8(2):64-64
1癌症疼痛的临床治疗癌症疼痛的临床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临床常用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药物治疗:止痛药物,辅助用药,骨磷、阿可达等;心理治疗;神经外科治疗;放射性核素治疗;理疗;中医用药等。多年来国内外临床经验认为药物治疗是癌痛治疗的主要手段,特别应遵循“三阶梯治疗”的基本原则,即按阶梯给药;口服给药;按时给药;个体化给药。但也不能排除其它治疗手段,目前癌症疼痛的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性治疗。2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麻醉药品目前常用于临床主要有可待因、吗啡。度冷丁。芬太尼针剂。麻醉药品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92.
肿瘤患者自体树突状细胞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一种抗原递呈细胞,其最显著的特点是能有效刺激静息的T淋巴细胞,诱发初次免疫应答.DC来源于骨髓细胞,在正常组织中含量很少,在体外可用GM-CSF联合IL-4能从CD14~ 单个核细胞培养出DC,细胞因子对DC的分化成熟和抗原递呈功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我们在体外成功的建立了16例肿瘤患者的自体DC细胞.血标本的来源为中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52岁,其中男性9例,女性7例.实验方法:肿瘤患者外周血经CS-3000血细胞分离机采集,经Ficol淋巴细胞分层液密度梯度离心分离获得单个核细抱,计数  相似文献   
93.
大剂量放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CT)系治疗恶性血液肿瘤及部分实体瘤的新疗法之一。然而,移植后仍有部分病人出现复发和转移。移植后免疫功能的状态及免疫治疗对清除体内残留肿瘤细胞和移植后的抗感染作用都至关重要池。。因此移植后的免疫重建及免疫治疗已成为当今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人参皂甙Rg3是从中药人参中提取的一种四环三萜皂甙,能显著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提高体液免疫的功能、NK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活性水平。本研究利用“扶正祛邪”理论,通过对人参皂甙Rg3(参一胶囊)用于干细胞移植后免疫功能重建的研究,以期找到一种促进免疫重建的新方法,从而提高AHSCT的生存率,降低移植后的复发和感染。  相似文献   
94.
腹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47例临床和预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HF)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策略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70年1月至2000年1月间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47例腹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手术切除治疗情况。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病变单一。结果术后随访中共有32例患者出现复发、转移,术后单纯局部复发13例(29.5%),出现肺及胸膜转移7例(15.9%),肝转移4例(9.0%),骨转移6例(13.6%),肾脏转移2例(4.5%),复发 转移5例(11.4%)。术后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5.9%、40.9%和29.5%,累计生存率分别为70.5%、52.3%和31.8%,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为肿瘤发生的部位、治疗方式、病理类型、肿瘤的局部复发等。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较单纯手术及放化疗预后好,术后辅以放疗可降低局部复发率,尤其对那些切端阳性患者。结论腹部MHF侵袭性强,复发率高,病理分级差,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放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95.
目的初步探讨IL-2短期活化的HLA半相合的异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allo-mPBMCs)治疗晚期转移性/化疗抗性实体瘤的可行性.方法11例晚期转移性/化疗抗性恶性实体瘤患者,供者为与患者HLA半相合直系亲属.供者经10μg/kg·d G-CSF动员3天后采集PBMC,体外用大剂量rhIL-2培养后回输患者.观察治疗后临床反应,采用流式细胞仪、LDH和ELISA试剂盒检测动员、活化前后表型,IL-2短期活化前后的非特异性杀瘤活性以及患者回榆前后血清中各种细胞因子的含量变化.结果11例患者回输的HLA半相合allo-mPBMCs总数达(2.5~4.3)×1010.体外经G-CSF动员后T细胞,尤其是CD4+T细胞显著下降,而NK细胞比例显著上升;经大剂量IL-2短期活化后,各种细胞亚群比例未见改变,但活化细胞(包括CD69+和CD25+细胞)亚群比例显著升高.体外实验中可观察到IL-2短期活化的allo-mPBMCs具有类似LAK样的较高的非特异性杀瘤活性.经过治疗,11例患者血清中Th1类细胞因子,如IL-2、IL-12、IFN-γ、TNF-α含量明显升高,而Th2类细胞因子,如TGF-β含量明显下降.治疗后8例观察到临床症状的缓解,或肿瘤标志物的降低,或影像学资料的改善,其中1例治疗后4个月达到部分缓解,而3例出现进展,其中2例死亡.结论IL-2短期活化的HLA半相合的allo-mPBMCs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效应,为治疗晚期转移性/化疗抗性实体瘤提供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96.
目的:通过乳腺原发癌与琳巴结转移癌基因表达谱的比较研究,筛选乳腺癌转移相关基因,探讨淋巴强转移阳性乳腺癌患者分子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RNA扩增方法分别将乳腺原发癌与配对的淋巴结转移癌标记Cy3和Cy5的荧光探针,与点有21 329个人功能基因的Oligo芯片进行配对杂交.筛选30例病中至少16对样本(50%以上)有2.0倍以上相同差异表达趋势的基因:采用Cluster3.0对样本及病例进行非监督聚类分析.结果:共筛选得到95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41个在转移癌中表达上调,54个下调,分别与细胞格附和运动能力,细胞外基质,蛋白水解酶,信号传导与转录调节.细胞生长与凋亡相关.基于全基因表达谱对样本聚类将83.3%(25/30)病例的原发癌与其配对的淋巴结转移癌聚类在一起,基于差异表达基因对病例的聚类分析将30便患者分为2组,其中A组与B组比较,A组多为肿瘤体积T3-4(P〈0.05),ER阴性(P〈0.05),组织学Ⅲ组(P=0.073)和3年内发生远处转移(P=0.085)的预后较差的病例.结论:以同一病例乳腺原发癌与其淋巴结转移癌进行基因表达谱的比较分析,筛选得到的在多病例中有共同差异表达趋势的基因,涉及了与转移相关的重要生物学过程;同一病例的原发癌与转移癌聚类在一起,证实淋巴结转移癌是其原发癌高转移能力细胞的亚克隆,因而具有相近的基因表达谱,其中的差异基因即包含了涉及转移表型的基因改变.基于原发癌差异基因的表达谱可以将淋巴结转移阳性乳腺癌病例进行分子分组并能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抑制物的表达与大肠癌分期和预后的相关性,以期在分子水平上更准确判断患者的预后及寻找相应的基因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70例大肠癌术后标本的MMP-9及TIMP-1蛋白进行检测.结果:大肠癌MMP-9和TIMP-1蛋白表达存在显著正相关(r=0.397,P<0.05).MMP-9蛋白阳性表达在不同Dukes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中的大肠癌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TIMp-1蛋白阳性表达在不同的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的大肠癌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年龄的大肠癌患者MMP-9和TIMP-1蛋白的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MMP-9蛋白阳性表达组5年生存率低于阴性组(P<0.05).结论:大肠癌Dukes C期肿瘤组织中MMP-9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Dukes A期及B期,肿瘤浸润越深,MMP-9蛋白的表达越高.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患者MMP-9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转移患者.在恶性度较低或分化程度较高的肿瘤组织中,其TIMP-1蛋白的阳性率明显较高.MMP-9蛋白阳性表达患者预后较差.MMP-9可作为预测大肠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98.
李慧  任秀宝  张澎  安秀梅  郝希山 《肿瘤》2004,24(2):142-145
目的证实外周血中循环血管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CECs)及血管内皮前体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ecursors,CEPs)的存在,以及内皮前体细胞的增殖分化能力.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法检测57例肿瘤患者及15例正常人外周血中的CECs/CEPs.选择经造血干细胞动员的肿瘤患者,分离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s,MNCs),在VEGF、IGF及bFGF条件下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并应用透射电镜法对培养细胞进行鉴定.结果肿瘤患者外周血中CECs/CEPs含量分别为0.378±0.047%、0.059±0.013%,高于正常对照组.培养细胞透射电镜下可见Weibel-Palade小体,为血管内皮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结论外周血中存在CECs/CEPs,在肿瘤患者体内存在血管内皮及其前体细胞的动员,循环血管内皮干/祖细胞可进一步分化成熟.  相似文献   
99.
与DNA疫苗相比,RNA核酸疫苗在安全性和可操作性方面更具有优势。树突状细胞(DC)作为人体内功能强大的抗原递呈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现就RNA转染DC这一新型治疗型肿瘤核酸疫苗研究和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0.
CIK细胞中CD4+T细胞亚群抗肿瘤免疫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CIK细胞中CD4+T细胞亚群抗肿瘤免疫活性。方法:体外大规模扩增CIK细胞,利用磁珠分离系统富集纯化CIK细胞中的CD4+T细胞亚群。采用胞内染色法分析其中Th1/Th2的比例变化; LDH法和荧光染色法比较4 h和20 h其对raji细胞的杀伤率和raji凋亡。结果:经磁珠分离法富集的CD4+CIK细胞纯度高达96%, 其中Th1/Th2的分布较PBMC有显著的改变:Th1亚群、Th0亚群明显升高,Th2亚群无显著变化。CD4+CIK细胞虽然不能在4 h之内溶解raji细胞,但可在20 h时产生同CD4-CIK细胞同样强大的杀伤活性,荧光染色可见其在4 h之内诱导raji出现早期凋亡的迹象。结论:本研究提示CD4+CIK细胞具有明显的“Th1优势”可以调节宿主免疫细胞活性;同时CD4+CIK细胞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实现对肿瘤的抑制和杀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